中考物理三輪複習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鑑於現在中考命題指導思想的逐漸轉變,從巨集觀上進行“三輪”複習是必要的。

  第一輪:遵“綱”循“本”,迴歸課本,全面複習,儘量作到“四清”

  綜觀歷年來的物理試卷,我們都會感到一些試題“似曾相識”,基礎知識佔的分量大,而且學生在這一方面卻往往失分多,究其原因,就是忽視課本,忽視基礎知識。所以複習課教學和新授課一樣,首先應領會課程標準,把握好教材,明確教學內容,教學範圍,教學目的與要求。備課時既不能超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落實好要求須防止兩個極端:一是防止拋開課本,隨心所欲淹入題海的自由主義傾向;二是防止把課本看成“聖經”照本宣讀炒剩飯式的形式主義傾向。複習第一階段特別重要的應是注意基礎知識,通讀加精讀課本,重溫課後的練習。這階段要達到的目標是解決知識的覆蓋面。解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問題。力爭不留問題,切實抓好“雙基”。但中考不會只考察學生積累了多少“雙基”,而是要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這一步的關鍵是如何在科學,生產和生活實際問題的情景中去發現,理解和把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通過參與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來連線物理與生活,物理與社會,科學技術之間的聯絡,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無論怎樣複習,課本都是物理教學的主要依據,雖說新課程要求我們:“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我們仍然要堅持以“新課標”為“綱”,以“教教材”為“本”,在全面複習過程中,堅持緊扣課本,作到“四清”即“清課本”、“清插圖”、“清實驗”、“清習題”做到徹底清理,學懂弄通。

  l、清課本:物理現象,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和物理理論,這是組成物理知識的四大因素,要明確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和伴隨的科學方法。各章節包含的物理知識點及其相互關係,弄通物理各章節知識結構,能力要求,重點,難點。使學生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對於課本用黑體字排印的內容要釋疑名理,要分析關鍵詞,以使學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課本上的“加油站”的內容是學生積累物理知識的好途徑,不容忽視。

  2、清插圖:物理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見物講理”或“識物樹理”。每年的中考題都有不少插圖,2006年中考題5、8、12、13、15、16、18、21、22、24、25等題目的考察都有插圖。可見,插圖在中考中的份量和作用是相當重要的。因此課本豐富多彩的插圖必須重視。總之,對課本的每一張圖和表,我們都要求學生會看圖說話,讓學生學會從中搜集資訊,提高自己的觀察和分析以及表達能力。

  3、清實驗:實驗考察不可缺少,像2006年24題就是以考察實驗為主。因此,我要把以往對實驗技能考試的複習分散到平日複習之中,結合我們物理組合編的實驗專題,儘量開放實驗室,實驗課上挑選10位物理高才生協助老師檢查指導。對教材中重要的探究實驗要仔細研讀,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器材、步驟、原理。資料、測量和所得結論。做到會正確處理資料和分析結論。對每一個實驗,都必須合理的設計,讓學生會正確的操作使用儀器。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使用,讓學生養成習慣,使用前,觀察掌握三點:***1***認清量程;***2***確定最小刻度;***3***找準零刻線。在此基礎上,掌握其正確的使用方法,看指標位置,確定讀數。

  4、清習題:對於課本上的例題,練習題,即使簡單也要重新研究一遍。這對鞏固基礎知識是不可缺少的,對於重要習題則要深入討論,適當擴充套件延伸,可讓學生同桌之間編題,相互交流,學會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第二輪:抓住重點,專題複習

  迎接中考,要實現教學目標還必須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知識,深刻理解,熟練掌握。在普遍複習的基礎上,我們把所學知識進一步分成專題進行復習,抓考點,抓考題。這個階段所要達到的目標是通過歸納和總結,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技巧。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從而提高自已的素質。我們在複習中大致按以下方式進行。

  1、“板塊式”專題複習:打破教材的章節順序,把所有內容分為力學、熱學、光學、電學四大板塊,重點加強每塊知識的聯絡,提高複習的難度,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按題型”專題複習:根據中考題目型別,分為選擇,填空,實驗***包括操作實驗***,簡答、計算等專題,進行專門練習,使複習縱橫交錯,從整體上掌握複習重點。

  3、“熱點知識”專題複習:把近幾年來中考中的熱點,重點問題編成若干個專題進行。此階段複習以練為主,以講為輔。練習時採用題組的形式從不同角度反覆出現,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此題與彼題的異同,既順利解決了問題又熟練掌握了方法,且在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們通過專題複習把複習材料密切相關的內容按內在聯絡組成若干專題,形成不同於教材原來體系的一系列新的複習單元,按這些複習單元——專題進行總複習。這樣做不僅因為材料以新的面目出現而增強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這樣新的複習單元有利於揭示事物間的內在聯絡和探索問題的本質,有利於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

  第三輪:綜合強化訓練

  經過前兩輪的複習,學生無論從知識的掌握,還是從解題能力的培養都會有所提高,但在臨考前心理上很不穩定,因此要進行必要的適應性訓練或模擬訓練,以提高學生解題速度和正確率。一般採用成套的綜合題,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嚴格考試和分類講評。此論複習要從目標的確定,審題,答題,都要對學生進行認真的輔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嚴肅科學的應考態度。提高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使學生進入考場時有一種熟悉感,適應感。

  另外,我們也希望通過這一階段的複習,使學生綜合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大的提升。綜合分析和應用能力是要求學生用兩條以上的物理原理正確分析物理現象或用兩項以上的物理知識綜合處理和靈活解決實際問題,或者物理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我們通過蒐集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並將命題中出現的新題型進行分類,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的模擬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正確率,並通過考、練、評,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這裡特別注意:抓好試題講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它不僅僅是公佈分數、訂正錯誤、核對答案。為此,我們主要採用小組活動,通過教師點評匯入—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精講點撥—小組互教—共同提高的過程來提高講評課的質量。實施好本環節,關鍵在於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一是要精心組織測試,及時批改、及時講評;二是精心設計教案,要做到有針對性、延續性;三是教師要循序漸進,督促指導學生養成勤學,善思好辯的良好習慣,通過評課鼓勵進步學生,給學生樹立信心,每次評課後,佈置特殊的作業——考後反思。

  複習無定法,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和措施,我們只要在複習過程中結合本校、本班、本人實際,認真總結教學與考試規律。教給學生一個科學的複習方法和態度,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內容,讓學生保持濃厚的複習興趣,自覺的研究,提高和發展,就可以達到良好的複習效果,中考成績就一定能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