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生書法作品欣賞

  黃建生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法藝術委員會會員,南京國際梅花藝術協會會員,桂林市硬筆書法協會常務理事。是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黃建生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黃建生書法作品圖片1

  黃建生書法作品圖片2

  黃建生書法作品圖片3

  黃建生書法作品圖片4

  書法中寫字真的需要轉筆嗎

  看過孫曉雲老師《書法有法》的人,可能只記住了書中的一個觀點“捻管”***也叫“轉管”***概念,而且也有點雲山霧罩的搞不清咋回事,甚至片面的理解為“寫字要轉動筆桿”。私下裡,我也聽到很多書法家對此頗有異議。

  那麼,寫字真的需要“捻管”嗎?孫老師忽悠我們了嗎?

  筆法,就是正確、合理是用毛筆的方法。什麼是正確、合理的使用方法呢?我想這裡面無非就有這麼幾個因素:

  第一,用筆要考慮到毛筆筆毫的特點----軟、一根一根聚攏在一起的、圓尖。。。如果不考慮工具的效能,是無法正確使用工具的。

  第二,用筆要考慮毛筆的效能----我們寫字的時候,必然會讓毛筆有提***毛筆提起來***按***毛筆壓下去***、轉圈***使轉***、順勢、逆勢。。。而且這些動作基本都是連續的。那麼,就要讓我們的書寫的時候的“手勢”具有連續且合理的動作。

  大家都知道,一般情況下,任何一個筆畫,到了收筆的時候、轉折的時候都會“提筆”,然後再“壓筆”,可這僅僅是其中一個方法。如果要使得轉折、勾內角圓潤,不出現圭角,筆毫就要有“轉”,怎麼轉?大家考慮過嗎?

  比如我們寫大字行草書的時候,毛筆寫上一兩下,筆頭肯定會“彎了”,這時候咋辦?跟老年大學的書法家似的----寫一筆就在硯臺裡面折騰十分鐘毛筆?這個時候,就需要調整筆鋒了,怎麼調整筆鋒?兩種辦法:一種是把毛筆在手中轉動一下,換個筆毫的書寫角度。還有一種方法是“用手腕調整筆毫的角度”,所以有些人寫字被贊曰“腕子很靈活”就是這個意思。***對於筆毫換鋒,有很多原理和技巧,這不是本系列要展開的話題,恕不贅述。***

  那麼,這種寫大字行草書轉筆、調腕的方法,何嘗不是一種“捻管”的方法呢?

  那麼,寫小字的時候,我們的筆毫一樣需要調整,這樣就可以連續完成最大行程的寫欄位落***簡單說就是一筆能夠寫儘可能多的字***。而寫小字自然動作幅度也沒有這麼大,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輕輕調整一下筆管的角度,這何嘗不是“捻管”呢?!

  或許有人說,沒這麼複雜吧?我覺得很多人沒有看過自己怎麼寫字。現在××這麼普及,你寫字的時候,讓你老婆給你拍一段視訊看看,你就知道了。沒老婆的算了,自己揣摩吧。

  至於是否有人認可“捻管”或者“轉筆”這個概念或者說法,我認為,這就跟常年喝假酒的人,是永遠體會不到茅臺酒為什麼是中國第一的。

  原來,聽評書看金庸,總覺得哪有什麼“沾衣十八跌”啊,騙子!後來聽一個我信得過的人說,太極宗師李宗吾90歲生日的時候,坐在輪椅上一隻手把一群小夥子推個跟斗。再後來,我被一個太極高手一根手指頭弄了一個趔趄,於是我信了----的確有人能夠四兩撥千斤,只是,原來我沒有見識,所以我不信。

  所謂四兩撥千斤,就是借你的力打你,你不用力他奈何不了你,想想也很簡單。書法也是,很多東西你只有不斷努力到了那個高度,才體會得到,等你會了。你會覺得----書法,其實就那麼回事!

  說白了,捻管也好、轉管也好、轉筆也好,都是為了調整筆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