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生書法作品

  黃華生 南平市博物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鋼筆圓珠筆研究會理事,福建省書協理事,福建省硬筆書法學會副會長,《書法報》特約創作員,南平書協副主席,武夷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翰墨功高造妙境——訪書法家黃華生

  黃華生 南平市博物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鋼筆圓珠筆研究會理事,福建省書協理事,福建省硬筆書法學會副會長,《書法報》特約創作員,南平書協副主席,武夷書畫研究院研究員。

  黃華生搦筆三十餘年,其書法作品中帶有濃郁的“書卷氣”。楷書以早歲學張黑女碑揉入晉人寫經法,典雅自然,意態清和可人;行草以晉唐風度,結合宋米芾、清王鐸行筆走勢,灑脫中見雄巨集,沉著中見綽約。其作品八項入選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性書法展,並在全國全省各類毛筆、鋼筆書法比賽中獲各類獎項五十餘次,其中一等獎十二次。部分作品流傳海外並被收藏,還有一些作品刻入黃河碑林、神墨碑林及清風書壁碑林等.

  方方正正的漢字給了中國人堂堂正正做人的理由,方方正正的漢字演繹出的書法藝術,或豪邁或纖美,或端莊或靈動,在數字時代的今天依然是書法家們孜孜追求的境界。在黃華生的記憶中,對於書法最初的概念,源於上學前父親每天五個字的學習要求。儘管僅是習字,而且是用鉛筆習字,但做老師的父親嚴格要求,使黃華生少年時期就注重書寫之法。上山下鄉的年代,黃華生沒有放棄對書藝及知識的追求,白天出工,晚上習字,與書法結下不解之緣。

  不為人知的是其外甥李桓在其精心指導下,也成為書法家。現任南平書協會祕書長。服務於南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記者:執筆幾十年,一管狼毫,一張宣紙可能都是一個可傾訴的朋友。你在生活中把書法擺在哪個位置?

  黃華生:生活中多了這一愛好,的確更加充實了。從16歲插隊到八年後考上大學,書法一直是我的業餘愛好。當時在農村,誰家中有紅白喜事都少不了寫對聯。特別是農家嫁娶,從前廳寫到新房,有時要寫上十幾副對聯。當然,主人家也會有好酒好肉犒勞。那時候是為農民服務,上了學就為班級學校出板報,做宣傳。南平師專畢業後,我留校任教,除了理論研究,還兼教學活動,教《古漢語》和《書法》兩門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學以致用。這些年,墨香伴隨左右,也是修心養性的一種好方式。晚上在家看看古代碑帖,學習文史知識,不僅對書法,也是對歷史的進一步瞭解。同時,練習書法也是健身的一種方式。縱觀古代書法家大多為長壽者。這是因為書寫過程中要求思想專注無雜念,而且運氣講究自然,行筆追求一氣呵成。書法在我的生活中,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記者:你生長在建甌,成名於南平。閩北文化是否影響著你的書法創作與理論研究?

  黃華生:建甌是個文化古城,當時在閩書法界有“建甌四老”一說。這就說明那裡的書法氛圍濃,其傳統文化的根基深。許多人可能不太瞭解,其實朱熹也是一位大書法家,只是其理學宗師的學術盛名掩蓋了他在書法方面的名氣。《城南唱和詩帖》是他行草書的代表。武夷山申報雙世遺曾將此帖鐫刻成碑立於朱熹紀念館門牆上。《城》帖用筆沉實爽鍵,挺拔有力,雖縱橫揮灑卻又斂放有度。他對規則、法度、典則極為注重和推崇,其特有的尊古態度,在援筆弄翰時自然反映了他對藝術的 追求和審美理想。我有一文《朱熹<城南唱和詩帖>淺析》發表於《武夷書畫研究》上。

  記者:從倉頡造字到如今的電子時代,漢字在中國人生活中的位置無可替代。但書寫卻越來越趨向無紙化狀態。這樣一種大環境裡,應如何發揚書法這門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如何在書法藝術中表現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黃華生:在古代,毛筆是人們書寫的必備工具。書法與寫字是融為一體的。而如今,筆不再是書寫的惟一工具,書法已不再普及,一些中小學現在也不設定書法課了。人們越來越多地用起了電腦,幾個字母一摁,就跳出一個或幾個的漢字。以後的書法將是一門,也已成為一門藝術,就像國畫一樣成為少數人從事的一門藝術。發揚這一中華傳統藝術,要從孩子抓起。我現在帶的一些學生,其中就不乏好苗,他們的作品都已在省內的一些賽事中獲獎。

  說到在書法中將傳統與現實結合,首先要博採眾長。創新不能脫離傳統,而要植根於傳統。書法不僅是書寫得法,更需要文學修養,這樣才能提高藝術鑑賞力,以提高書藝。我追求的是一種“書卷氣”,講究氣韻生動,水到渠成。現在還研究如何在用筆用墨方面,加強黑白對比,粗細對比,增強空間感;在章法上加強節奏感,追求視覺衝擊力。創新中但不失傳統審美標準。

  記者: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猴年,你有什麼打算?

  黃華生:其實在書藝上,我對自己還很不滿足。我希望我的作品能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而且能兼擅大字與小楷。因為大字、小字能相互促進,大字表現氣勢,小字型現精到。能大能小,可以將大字寫得有氣勢又不失精妙,而寫小字時,既體現精到,又具大字之氣概。近期我想準備一些作品,辦些展覽,之後還想出本《毛筆書法作品集》。

  ***《閩北日報》 劉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