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期中試卷

  感覺複習不怎麼樣的你,也不要浮躁,要知道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祝七年級語文期中考試時超常發揮!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期中試題

  一、積累運用***共20分***

  1、閱讀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代表的漢字和加點字的注音依次分類寫在方框內。***2分***

  常州篦箕巷,沿運河而建,自古就是商lǚ*** ▲ ***雲集之地;所產梳篦屢獲大獎,chí*** ▲ ***名中外。常州梳篦,選料堅韌而富有彈性,齒面光潔,齒尖吃發,利於梳理按摩。可梳zhuānɡ*** ▲ ***打扮,可收藏饋*** ▲ ***贈。工藝篦雕鏤*** ▲ ***各種圖案,畫面賞心悅目,刀法細膩,令人歎為觀止。

  ***《常州梳篦博物館》***

  漢字 注音

  2、默寫。***8分***

  ***1***曲徑通幽處, 。

  ***2*** ,乾坤日夜浮。

  ***3***請默寫出《黃鶴樓》中的任意兩句:“ __________ ”

  ***4***晚年手不釋卷, ,____________________,讀之竟日。***《宋史•趙普》***

  ***5***在這四年裡,我歷盡艱苦, , ,哼都不哼一聲。

  3、下面對《魯濱遜飄流記》相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魯濱遜熱愛航海,他瞞著父親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風浪,船隻沉沒,幸好被一艘葡萄牙貨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裡買下一個莊園,做了莊園主。他不甘心於這樣的發財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販買奴隸,從此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B、《魯濱遜飄流記》的主人公魯濱遜熱愛航海,性格堅毅,在荒島上生活了28年,他曾救下一個土人,取名“星期五”,後來這一土人成為他的忠實僕人和朋友。

  C、《魯濱遜飄流記》記述了魯濱孫遇險後在荒島上生活的情景,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了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創造能力和開拓精神。

  D、漂流到荒島後的魯濱遜,看到一群野人正在圍攻一個逃犯。見此情景,魯濱遜拔槍解救了他,並給他取名“星期五”。

  4、下面是某同學寫的一個作文片斷,仔細閱讀後,請選擇 4-6處***不得超過6處***,用規定的符號***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1***換用號: ***2***增補號: ***3***刪除號:

  ***4***復原號: ***5***調位號: ***6***留空號:

  一年之季在於春,在生機盎然的三月裡,眾多朝陽中學的莘莘學子和英語節來了一次親密接觸。每天中午,輕快悠揚的英文歌曲都會飄動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同學們手拿歌詞,興致勃勃地淺吟低唱……通過精心地準備,使一幕幕精彩異常的課本劇,一首首委婉動人的英文歌曲,一次次慷慨激昂的脫稿演講,贏得了觀眾和評委們一次又一次的掌聲。隨著30日中午九年級各班“小小書法家”獲獎名單的確定,英語節也順利結束落下了帷幕。

  5、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閱讀下面的幾則材料,說說清明節承載著哪些文化內涵。***4分***

  材料一:清明節是“清明”節氣、上巳節、寒食節三者融合而成的一個節日。

  材料二:“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公曆4月5日前後,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歲時百問》寫道: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材料三:農曆三月三是上巳節,始於周朝,原本是在水邊招魂續魄,因與清明節氣日期相近,後兩節合一,逐步演化為祭祀祖先、遠足踏青的習俗。

  材料四:寒食節始於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漢代以後與清明重合。寒食節一是禁火悼亡,二是少餐冷食。寒食之後重生新火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

  二、閱讀理解***共40分***

  ***一***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段,完成 6-9 題。***15分***

  第二次行禮時,先生便和藹地在一旁答禮。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鬚髮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

  不知從那裡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曰“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現在得到機會了,可以問先生。

  “先生,‘怪哉’這蟲,是怎麼一回事?……”我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趕忙問。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臉上還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於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願意說。年紀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見過 好幾回了。

  我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後來卻好起來了,不過給我讀的書漸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

  三味書屋後面也有一個園,雖然小,但在那裡也可以爬上花壇去折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蒼蠅喂螞蟻,靜悄悄地沒有聲音。然而同窗們到園裡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裡便大叫起來:——

  “人都到那裡去了?”

  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矩,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

  “讀書!”

  於是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有念“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的,有念“上九潛龍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書。後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

  “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裡,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象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讀的書多起來,畫的畫也多起來;書沒有讀成,畫的成績卻不少了,最成片斷的是《蕩寇志》和《西遊記》的繡像,都有一大本。後來,因為要錢用,賣給一個有錢的同窗了。他的父親是開錫箔店的;聽說現在自己已經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紳士的地位了。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

  6、請問以上片段中,記敘了我在三味書屋生活的哪幾件事?***4分***

  7、魯迅先生一直高舉“反封建”的大旗,有人說魯迅對三味書屋的先生非常的痛恨,他是封建教育制度的典型代表,極大的扼殺了兒童的天性。對此你有何看法,並結合選文敘述依據。***4分***

  8、文中師生讀書一段寫得對比鮮明,非常有趣。老師一個人在大聲朗讀,而同學們卻在偷偷玩耍。這裡作者為什麼要如此細緻的描寫我畫畫的事情?這對錶現先生的形象有什麼作用?***4分***

  9、請你說說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

  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裡,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

  ***二***閱讀丁立梅的散文《草地上的月亮》,完成10—14題。***共15分***

  夏天正熱烈的時候,我意外撞見一塊美麗的草地。有月的夜晚,我邀人一起,盤腿坐在草地上,聽風吹,聽蟲叫,聽花開,聽草與草的喁喁私語。夜的聲音,豐富得令人驚奇。

  ***A***月亮掉在河裡。河水清幽幽的,河裡的月亮,便顯得格外俏皮。像喜歡探險的孩子,偏要往了那幽深的地方去,一步一探,一步一驚叫。這是月亮的樂。月亮為什麼不樂呢?

  ***B***一艘駁殼船停泊在不遠處的水上。月色把它的堅硬,泡成柔軟。它看上去,很像一蓬青綠的小島,浮在水面上。我認識那船,外地人的,男人女人,還帶著兩個五六歲的孩子。是兩個男孩,看上去像雙胞胎,一樣黝黑的面板,一樣圓溜溜的眼睛,壯壯實實的。他們在岸上捉蚱蜢,追蜻蜓,玩得不亦樂乎。有大船運來貨物的時候,男人女人就忙開了,他們的駁殼船,承載著解除安裝貨物的重任。那是晴白的天。

  一些時候,河岸靜著,男人女人閒著。船上的桅杆上,扯出一根繩索來,女人在晾衣裳。家常的衣裳,一件一件,大大小小,紅紅藍藍,有歲月靜好的意思。男人呢?男人竟在船頭釣起了魚,天熱,他打著赤膊,相當地悠閒自得。有天黃昏,我走過那裡,竟意外發現他在船頭拉二胡。女人進進出出,並不專心聽。兩個孩子在打鬧著玩,也不專心聽。男人不在意,他拉了自己聽,拉得專注極了,嗚嗚啞啞,嗚嗚啞啞。那是他的樂。

  我想起另一些場景。那個時候還小,***C***鄰家有老伯,相貌奇怪,嘴角歪著,臉上遍佈疤痕,手腳亦是不靈便的,走路抑或遞物,都抖抖索索著。聽大人們說,他年輕時,遇一場大火,家人悉數遇難,唯他死裡逃生。村人同情他,給他重新搭了兩間茅屋住 ,分配了兩頭牛,讓他養著。日日見他,都是與牛同進同出的。

  他卻喜歡歌唱。有人無人時,他高興起來,都會扯開嗓子吼幾句。唱的什麼歌無人說得清,反正就那樣唱著,頭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大張著,一聲接一聲,樂著他自己的樂。每逢他唱歌,村裡人都會笑著說,聽,謝老大又在學牛哞哞叫了。謝老大是村人對他的稱呼。可能他是謝家最大的孩子——這是我的猜測了。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名字。

  ***D***他並不介意村人的取笑,照舊唱他的,頭微微仰向天空,嘴巴半張著。他身旁的牛,溫順地低著頭,吃著草。

  也見他在夕陽下喝酒。作下酒菜的,有時是一碟蘿蔔,有時是一碟鹹菜。他眯著眼睛,輕呷一口,並不急著把酒嚥下去,而是含在嘴裡,久久咂摸著,臉上浮現出滿足的笑容。我遠遠站著看,以為那酒定是世上最好的美味。某天趁他不注意,偷喝,麻辣出兩眶淚。經年之後,我始才明白,他品嚐的,原是心境。

  月亮升得越來越高,升到草地的上空。夜露悄悄落,落在草葉上。這個時候的月亮,變得更調皮了,它鑽進草葉上的每滴露珠裡。於是,每滴露珠裡,都晃著一個快樂的月亮。我坐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月亮中間,跟蟲子比賽吟唱,心境澄清,我也像一枚快樂的月亮了。

  ***選自《中華活頁文選》,有刪改***

  10.文中所有景色和人物都呈現出什麼樣的共同特徵?用一個詞語概括。***2分***

  11.“草地上的月亮”在文中具體指什麼? ***4分***

  12.對***A******B******C******D***四個劃線句的分析與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水中月亮的活潑、美麗。

  B.寫駁殼船“柔軟”、輕巧的特點是為了烘托船上人 們的悠閒與快樂。

  C.運用外貌描寫,寫鄰家老伯的不幸,表達作者的深切同情。

  D.神態描寫,寫出老伯唱歌時的投入和內心的滿足。

  13.有人評價丁立梅的散文“有一幅優美的背景,有一兩則輕靈的故事,最後得出一條 富於理趣的生活哲理”,據此,請你代寫“一條富於理趣的生活哲理”的話作為本文的結尾。***40字左右***。***3分***

  14.文中寫“偷喝”鄰家老伯的酒,“經年之後,我始才明白,他品嚐的,原是心境 ”,結合你對生活的體驗和了解,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並簡述“心境”對於人生的意義。***4分***

  ***三***閱讀文言文,完成 15-17 題。***10分***

  《趙普》片段: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孫權勸學》: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 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15、解釋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習吏事*** *** 及為相*** *** 手不釋卷*** *** 闔戶*** ***

  16、對《孫權勸學》中相關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治經:研究儒家經典。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B.當塗:當道;塗,道路。

  C.涉獵: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

  D.見事:認清事情,識別事勢。

  17、寫出下列語句的基本意思。***2分***

  ①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

  ___

  ②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

  18、結合兩文,說說趙普和呂蒙有哪些共 同之處。***至少列舉2個方面******4分***

  ___

  ___

  三、作文***共40分***

  19、困境中的自信,是一盞燈;困難中的援助,是一盞燈;困惑中的指點,是一盞燈;困境中的解圍,是一盞燈;困苦中的堅持,是一盞燈……

  點亮一盞燈,為自己,自己將因此而獲得新生;點亮一盞燈,為別人,他人將由此而心懷感恩;點亮一盞燈,為世界,世界將從此變得絢爛多姿……

  請以“點亮一盞燈”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感而發,說真話、抒真情。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少於45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題目: 點亮一盞燈

  參考答案

  1.旅 馳 妝 kuì lòu ***共2分。答對2~3個得1分***

  1、略

  2、D

  4、 “一年之季在於春”的“季”應改為“計”;“ 眾多朝陽中學的莘莘學子和英語節來了一次親密接觸”中“眾多”和“莘莘學子”重複刪去其中之一;“輕快悠揚的英文歌曲都會飄動在校園的各個角落”中“飄動在角落”搭配不當改為“飄揚”;“ 同學們手拿歌詞,興致勃勃地淺吟低唱……”中省略號改為句號;“通過精心地準備,使一幕幕精彩異常的課本劇、……的掌聲。”缺少主語,刪去“通過”或“使”;“英語節也順利結束落下了帷幕”中刪去“結束”。 ***對一處得1分,滿4分為止***

  5、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也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引著名民俗學博士王浩驊語******4分。畫線部分為四個得分點,如從材料中獲得其他見解,只要合理可得分***

  6、提問怪哉;讀書寫字;後園玩耍;師生讀書;遊戲畫畫。

  7、不同意。魯迅先生痛恨的是封建教育制度,不是文中的先生,文中的先生在當時封建教育制度下,還是比較開明的,“兩個不常用”、“溜到花園去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能太多、 太久”、“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先生“和藹”且“極方正,質樸,博學”、“ 我對他很恭敬”。

  8、同學們在課上偷偷畫畫是為了表現孩子們對這種枯燥的教學內容,死板的教學方法很反感;同時從側面突出老師對知識的熱愛以及他的淵博。

  9、這些加點的詞通過神態、動作描寫,準確生動描寫出先生讀書時候的專注認真與全身心投入的沉醉狀態,讓人忍俊不禁。

  10. 快樂。***共2分。意對即可***

  11. 水中活潑美麗的倒影,天空中調皮可愛的月亮。***2分***恬靜生活中人們快樂的心境。***2分******共4分。意對即可***

  12. C***共2分***

  13. 示例:快樂,原是上帝賦予每個生命的。公平,無一遺漏,如陽光普照,如月光傾灑。無論貴賤,無論貧富。***共3分。按扣文、觀點、表達等依3、2、1、0給分***

  14. ***1***鄰家老伯醜陋、殘疾、單身而且貧窮,但有一個“樂著他自己的樂”的好心境,“麻辣”的酒也被他“咂摸”成了美味。這樣寫,深化了文章主旨。***2***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或別人的生活經歷談好的“心境”對於獲得、享受人生快樂與幸福的決定意義。***共4分。兩個方面各2分。意對即可***

  15、熟悉; 等到;放下;關上 16、B

  17、***1***到了第二天,辦理政務時,處理決斷很快。

  ***2***有志氣的人,分別了數日後,就應當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

  18、兩人的成就都很大;兩人都善於聽取他人的忠告;讀書後他們的處事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共4分。兩個方面各2分。意對即可***

  19、作文***40分***

  一類卷36—40分; 二類卷31—35分;

  三類卷26—30分; 四類卷25分以下***慎打***。

  建議切入分為31分;書寫工整,清楚美觀加1-2分;書寫潦草,有汙跡,扣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