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怎樣養生

  人到了一定年紀,不僅各項生理機能會發生變化,心理也會隨之出現異常,容易產生一些消極、悲觀的心理;再加之勞少逸多,嗜食肥甘,就會不可避免地罹患老年常見病。那麼老人該怎麼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老年人養生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老年人養生的方法

  根在養神

  神是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也就是人的精神狀態、思維活動。“精盈、氣充、神全”,為養生長壽之本,而調攝精、氣、神的關鍵就在於養神。

  養神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做的是“安心”,即養成理智和冷靜的態度。中老年人在養生方面,應該心情安閒,心思若定,心除雜念,心清如鏡,以便真氣順暢,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形體勞作但不致疲倦,身體健康而無疾患。

  此外,休眠也是養神的方法。綠色睡眠是中老年人休眠養神的理想方式。

  貴在養性

  養性,也稱養德,養性養德是中醫攝生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家的“德全不危”,儒家的“德潤身”、“仁者壽”,釋家的“積德行善”,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是把修養德行作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養性的原則,無外乎仁禮、性善、知足、忍讓、寬容這幾個方面。

  古代養生家認為,人若想養生,必先治其身。如果一方面想延年益壽,另一方面又追求名利權勢,無異於緣木求魚。中老年人不求名利,看淡曾經擁有的權勢,自然不會產生失落感。至於榮辱得失,更是不必計較。輕得失、淡榮辱,不為情志上的悲喜所左右的養生思想,是養生史上的一種靜養觀點。若為小事斤斤計較,便有違養生的本意了。

  此外,還要注意舒暢情志。讀書吟詩,漫遊山林,可暢情悅心,增添興趣,有利於增壽。

  重在養氣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老年人退休後的養生知識可以學習一下,因此,要想健康長壽,不單單是靠藥物的治療,而且還要保養人體的真元之氣。

  養氣要避免三種“氣”:餒氣、悶氣、怨氣。

  此外,生悶氣對人體危害甚大。清代名人閻敬銘曾寫《不氣歌》以自慰,歌曰:“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出病來無人替,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危害太可懼,誠恐因病將命棄,我今嘗夠氣中氣,不氣不氣就不氣。”這個樸素的至理名言,應該是中老年人排解悶氣的靈丹妙藥。

  老人養生知識問答

  1.如何防治老年吸收不良綜合症?

  答:吸收不良綜合症是由於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存在著一定的障礙而引起的一組症候群。該病患者常出現脂肪瀉、消化不良和體重減輕等症狀。由於老年人是吸收不良綜合症的高發人群,因此臨床上又將該病叫做老年吸收不良綜合症。臨床調查發現,在所有因消化道疾病而住院的老年患者中,約有12%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不良綜合症對於老年吸收不良綜合症的治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對有實質性病變***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憩室炎等***的老年吸收不良綜合症患者應進行對症治療,

  ②老年吸收不良綜合症患者要加強飲食調理,平時應以高蛋白、高熱量、低脂肪、無刺激、易消化的飲食為主,每日的脂肪攝入量應少於30克,

  ③老年吸收不良綜合症患者要對自己的併發症狀進行積極的治療,如腹脹嚴重者可服用助消化藥***如嗎丁啉等***;有貧血者可服用鐵劑、葉酸片和維生素B12等藥物,嚴重者還可以考慮進行輸血治療,有感染者可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2.為什麼不能忽視老年人嗓音變啞?

  答:聲音變啞可不像頭髮變白、眼睛發花那樣是年老的自然規律。嗓音變啞是一種病態,不僅反映咽喉區域性疾病,還可能有全身性疾病;可能是炎症,也可能是癌瘤,為此,我們必須重視。人們說話、唱歌、發出聲音全靠喉部內外大小肌肉、關節和運動神經掌管著聲帶的張弛開合,凡能影響這些結構的疾病都可導致聲帶病變或功能不好而發生嘶啞。飲酒、吸菸、吵架、謾罵可引起聲帶水腫,時間一久,進而增厚變性,甚至長出小結節、息肉。這樣一來,聲帶張力變弱,閉合不緊,聲門有縫、漏氣,說話像鴨子似的難聽。急慢性喉炎、結核、喉部風溼性特異性感染,還有喉癌都能侵犯聲帶的肌肉、關節、神經,往往首現症狀就是“發音嘶啞”。全身疾病如病毒性神經炎、流感、內分泌紊亂及肺門淋巴結核、肺癌或縱隔腫瘤及食管、主動脈的腫瘤都可因喉返神經的受侵、受壓引致聲帶運動障礙,發生聲音嘶啞。嘶啞可突然出現,也可逐漸發生,進行性加重。

  3.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應怎樣防治口乾症呢?

  答:老年人患了口乾症後,除了要到醫院做全面檢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外,平時還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飲食調理:日常多飲水,以少量多次飲用為佳。還可選用中藥麥冬30克,桔梗20克,甘草6克,用開水浸泡後當茶飲或每日用其漱口數次。平時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新鮮蔬菜和水果中不僅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水分,還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粗纖維需經充分地咀嚼方能下嚥,而咀嚼可以有效地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從而緩解口乾。適當吃些酸味水果如山楂、杏、獼猴桃、草莓等,也可增加唾液的分泌。飯食要幹、稀結合,要儘量多喝一些湯水,飲食不宜過鹹。

  4.初戴助聽器注意事項有哪些?

  答:初次配戴助聽器時,您可能會感到不太適應。您可以先把音量調小些,先練習適應自己的聲音。先在安靜的環境下使用,兩個人面對面一對一談話,看電視時先看新聞聯播,以後慢慢適應多個人交談,上街時,可把音量調小些。當開會或聽演講時,最好坐在中間或前面3米以內位置。看電視或聽收音機時可能會難些,這要根據自己的適應能力慢慢來。您如果戴上助聽器後感覺耳朵和大腦都累了,可取下來休息幾小時,逐漸延長每天的使用時間,減短不戴時間。晚上睡眠時,可以取下來開啟電池蓋,既通氣又省電。

  5.老人如何保護腎臟?

  答:老年人應注意保護自己的腎臟。

  ***1***要多喝水:一般來說,老年人每天應喝水1000毫升以上,在炎熱的夏季則應適當增加喝水量,以充分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水應以白開水和礦泉水為主,也可喝些綠茶,不宜長期服用蘋果汁和葡萄汁等飲料,以免引起腎臟結石。每天清晨空腹服用1-2杯水,十分有助於代謝廢物的排出。

  ***2***低鹽飲食:成年人每日攝鹽量應不超過6克,吃鹽過多,不僅會增加腎臟負擔,而且還可引起水腫和血壓增高。平時應少吃鹹雞蛋、鹹鴨蛋和鹹菜等醃製食品。

  ***3***不過量食用蛋白質: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必須通過腎臟排出,故過量食用蛋白質可增加腎臟負擔,易引起體內代謝產物積累。蛋白質每天攝入量以60克左右為宜。

  ***4***防治感染:患感冒、扁桃體炎、齲齒和面板感染時,病菌可通過直接侵害和免疫反應損害腎臟,引起病變,故應積極防治。

  ***5***慎用腎毒***物: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磺胺類藥物和一些解熱止痛藥物等,都可引起腎功能損害,故應避免使用。此外,要積極防治高血壓病、糖尿病、腎盂腎炎、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等可引起腎功能損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