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棚蔬菜種植現狀

  現在有很多的農民開始用大棚種植蔬菜,那麼你們知道大棚蔬菜種植的現狀是怎樣的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生產經營比較粗放,產品質量不高。蔬菜的生產、流通仍處於粗放型的發展階段,仍在按照數量規模型的發展模式增長, 還沒有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優勢主導產品未見端倪; 品種雖然多,但大宗菜、低檔菜品種面積大,而名特優新品種、高檔精細菜面積小,沒有形成質量優勢和規模優勢,特別是沒有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外銷品種優勢; 包裝、保鮮、冷藏和加工數量小,延伸增值能力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佔有率的名優產品少,缺乏市場競爭力。

  2、資訊不靈,流通不暢。蔬菜是鮮嫩產品,市場價格多變,供求矛盾轉化快,產銷價格、資訊應及時彙總、交流才能實現巨集觀指導。 有些地區市場環境、市場發育程度、 流通秩序和資訊服務等還不夠完善,批發零售市場基礎設施落後,資訊不靈,渠道不暢,與全國大市場銜接不緊,影響批量外銷。

  3、生產經營主體多而分散,產業化程度不高。目前,蔬菜生產仍以單家獨戶生產經營為主,缺乏必要的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檢查,各家各戶的蔬菜產品直接進入市場,難以保證市場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難以創名牌產品。

  4、基地建設規模小,集約化生產水平低,加工發展滯後。雖然建設了一批蔬菜生產基地,且初具規模,但基地較分散,生產設施差,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弱,始終未能形成拳頭產品和集約化生產,直接影響到蔬菜產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5、扶持力度不夠,資金投放不足。蔬菜生產主要靠農戶自身投入,多數菜地基礎設施不配套,日光溫室、大棚等設施簡陋,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弱,蔬菜生產基本處於粗放經營狀態。

  中國大棚蔬菜種植髮展趨勢

  1、堅持科技興菜,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加快制訂“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計劃,重點推廣“綠色蔬菜”生產技術,優良品種是先進科技的重要載體。 當前生產上要積極推廣優良品種,加速蔬菜品種的更新,提高良種覆蓋率。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逐漸建立健全蔬菜檢測體系,杜絕超標菜上市。

  2、實施品牌戰略,提高產品競爭力。菜名牌要有超前意識,在全國實施蔬菜名牌戰略,創蔬菜名牌作為推進蔬菜產業化的重要內容來抓,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蔬菜的知名度。積極利用新聞釋出會、 農副產品博覽會和電視廣告、電臺、 報刊專版等傳媒多種形式宣傳蔬菜,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

  3、大力發展龍頭企業,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發展蔬菜加工企業,不僅對蔬菜生產帶動作用大,輻射面廣,而且發展潛力巨大。 加強蔬菜產品加工的根本任務是把企業做大,培育龍頭企業,提高其加工轉化增值和帶動生產發展的能力。

  4、建立資訊網路,增強和改善市場功能。合理規劃佈局,推進規模化、專業化生產,加大政策扶持,確保蔬菜產業穩定發展。

  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平整土地、平衡施肥

  大棚蔬菜種植要求相對較高,不管是土壤的質量程度,還是施肥管理都有高要求,需從科學角度出發。選擇種植的蔬菜土地要平整、精細,在種植前對土地要翻新、施肥、除草等。由於大棚內的溫度與外界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施肥需適量,避免過量施肥造成土壤變質。適當增加施磷鉀肥,減少氮肥使用。

  3.2 選擇合理的棚型結構在60 ~ 120 m,三面土牆、三排立柱,在立柱上最好使用竹或鋼立架。在棚面使用覆蓋無滴膜,從而增加大棚內的溫度。

  品種選擇

  在一般情況下,選擇棚型跨度在8 ~ 12m,大棚長度

  最好選擇的品種可以耐低溫、光照要求低、抵抗力強、耐高溼、產量高、種植時間短的品種。種植的大棚蔬菜產量高、品質好才能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經濟效益。如種植黃瓜、番茄、青椒等。

  合理利用“棚氣”,調控溫溼度

  大棚蔬菜在種植過程中,由於大棚內密閉,易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損害了蔬菜的生長速度。因此,要正確控制棚氣,併合理運用棚氣。在早上大棚內的蔬菜較為缺乏二氧化碳,應適當補充CO氣肥,促進蔬菜的生長。在午間氣溫較高的時候,適當開啟通***2***風口,進行換氣,避免有害氣體傷害蔬菜。選擇種植的大棚蔬菜以喜溫型為主,最佳溫度25℃~ 33℃,生存上最高溫度不能超過44°,最低不能在0°以下。當溫度超過33℃時,要給予降溫處理,可以採用定期開棚通風、換氣孔、噴霧等。當低於0℃時,給予加溫處理,如熱風加溫等。注意控制棚內溼度,避免溼度過大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需經常通風換氣,改善大棚內的溼度。

  膜下滴灌澆水

  在大棚內水分蒸發和擴散相對比較慢,多部分大棚蔬菜的蒸發速度比外面種植的蒸發量低一半,尤其在晚上、陰天、冬季的時候,空氣的溼度早已在飽和狀態。大棚內溼度過高,嚴重影響蔬菜的生長。因此,大棚蔬菜可以採用膜下滴灌澆水法進行灌溉,這種方式,不僅能大大改善棚內環境,而且把溼度控制正常範圍內,保持棚內溫度,降低了病害的發生率,蔬菜的產量也得到提升。膜下滴灌澆水是一個經濟實惠、方便、有效的灌溉方法。

  科學打藥治病

  由於蔬菜在生長過程中,易產生害蟲,主要的防治方法就是打藥除蟲、綜合防治。常見的害蟲有地老虎、蚜蟲等。除蟲要選擇科學打藥,必須是正確的時間,選好藥。一般情況下,選擇含有銅、鋅劑,這類藥,不僅能超強殺菌,而且能增加蔬菜的抵抗力,有效促進農作物生長;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降低溼度,可以控制病蟲的生長,減少打藥次數;土傳菌是嚴重的病菌,如果在早期沒有很好的控制,生長的蔬菜就會被病菌汙染,因此要重視苗期的預防;採用物理防治,如深耕深翻、品種選擇等。當出現不同程度的病害時,要對症治療、科學打藥。

 

猜你感興趣:

1.2017年大棚蔬菜種植前景如何

2.大棚蔬菜種植有何前景

3.大棚蔬菜種植利潤分析

4.大棚蔬菜種植可行性報告

5.種植大棚菜創業策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