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的基本知識***2***

  拍攝時,準確的曝光是獲取高質量影像的關鍵。後期軟體來彌補曝光不正確的失誤,但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

  曝光準確的影像,影調自然,顏色飽和、鮮豔;

  曝光不足,影像晦暗,暗部層次損失嚴重;

  曝光過度,影像的高光部分沒有層次。

  1、逆光拍攝,但不追求剪影效果

  可以使用反光板或閃光燈對主體進行補光,如與被攝體距離太遠而導致無法使用反光板或閃光燈進行補光時,可以使用點測光功能對主體進行精確測光,也可以使用測光表走近主體進行入射光測量。

  2、被攝主體處於大面積白色背景前

  由於大面積白色或淺色背景會嚴重影響測光表的準確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同方向、同等光線亮度的其它中灰色為主的物體來進行測光,如實在找不到參照物,則可以適當增加曝光補償,至於增加多

  少曝光量,要看現場拍攝時白色背景所佔比例的大小和光線反差的強弱來確定,一般會在1-2 級之間。

  3、拍攝黑色背景前的小物體

  當被攝體處於黑色或深色背景時,由於黑色或深色的背景會吸收大量的光線,如果使用平均測光模式或多區測光模式都會導致曝光嚴重過度,應使用點測光模式對主體進行測光,如相機沒有點測光功能,則可以使用曝光負補償來解決問題,一般來說,隨光線照射到主體上的強弱來決定曝光補償值。

  EV 即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也是一種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見在±2-3EV左右,如果環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

  被拍攝的白色物體在照片裡,看起來是灰色或不夠白,要增加曝光量。——“越白越加”!這似乎與曝光的基本原則和習慣是背道而馳的,其實不然,這是因為相機的測光往往以中心的主體為偏重,白色的主體會讓相機誤以為很環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這也是多數初學者易犯的通病。

  曝光補償也不是萬能的,在過於暗的環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時要考慮配合閃光燈或增加相機的ISO感光靈敏度來提高畫面亮度。

  曝光補償的調節是經驗加上對顏色的敏銳度所決定的,一定要多比較不同曝光補償下的圖片質量,清晰度、還原度和噪點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圖片。

  重要結論:

  影響一張圖片是否正確曝光:光圈,快門速度,ISO。

  其中光圈和速度聯合決定進光量,ISO決定CCD的感光速度。如果進光量不夠,我們可以開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門速度,還是不夠的話就提高ISO。大光圈的缺點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門速度降低則圖片可能會糊,提高ISO後圖片質量也會下降 。沒有完美的方案,取捨要靈活。

  一般手持拍攝步驟:

  1定焦距***根據自己的視覺,距離***,

  2定光圈***根據虛化需求***,

  3定快門***根據物體移動速度,靜物最低安全快門***,

  4定iso***從100往上加,一直往上加到合適曝光為止***。

  一般腳架拍攝夜景步驟:

  1定焦距,

  2定iso***指定100或者更小***,

  3定光圈***根據虛化需求***,

  4定快門***從很快,到很慢,一直加到合適曝光為止***

  單反的基本知識7:焦段

  焦段,簡單說就是變焦鏡頭焦距的變化範圍。 ***注意熟悉自己手中鏡頭的最佳焦段,利用好此時的解析度***

  標準鏡頭:對於135相機來說,焦距50MM左右的鏡頭——視角在43度左右,標準鏡頭拍攝的照片,透視效果和人眼類似,極其自然,沒有誇張。紀實類的照片使用標頭可以忠實得記錄所看到得東西,因此紀實攝影大師們大多喜歡使用標頭,比如法國攝影泰斗佈列鬆。不同片幅的相機,它的標準鏡頭的焦距是不一樣的,因為對標準鏡頭焦段的定義是指焦距等於底片對角線的長度,對於35mm的底片,也就是135相機使用的膠片,它的標準鏡頭的焦距就是50mm,而其他一些大畫幅的相機,比如120相機使用6X6的膠片,它的標準鏡頭的焦距就應該在90mm左右,其他一些大畫幅的相機也可以計算出其標準鏡頭的焦距。

  廣角鏡頭:焦距35MM以下的鏡頭——焦距小於標頭時,鏡頭可以記錄更大視角的影像,所以稱之為廣角鏡頭。廣角鏡頭的透視是被誇張的,呈現明顯得近大遠小得透視效果,強調遠近感,在新聞攝影和風光攝影中使用較多,會產生很強的視覺衝擊力。

  中焦鏡頭:焦距為85MM~135MM的鏡頭——比標頭焦距大1.5~4倍的焦距的鏡頭,一般稱為中焦,這個焦段拍攝的照片變形最小,能正確體現被攝體的形狀,而且設計成超大光圈也相對容易, 在人像攝影當中,中焦是最常用的。

  望遠鏡頭:焦距為200MM以上的鏡頭——很少遠近感,對景觀的遠近透視有壓縮效果。***易抖動,儘量使用三腳架***

  單反的基本知識8:構圖十忌

  出色的構圖,能使畫面主次分明,層次豐富,給人以美感。“畫有法,畫無定法”,此合乎辯證法之說也同樣適合於攝影構圖。但只有先掌握其基本規律才能獲得優異的影像。

  一忌畫面撐得太滿

  有些初學攝影者拍照時喜歡讓被攝主體頂天立地地充滿畫面,缺少空間,不僅給人以壓抑之感,且不利於照片後期製作過程中進行裁剪,畫面容易出現削頭砍足、景物殘缺的弊病。

  二忌地平線傾斜

  有的拍攝者為了將一些高大的景物***如寶塔、高樓大廈*** 拍全,便在取景時採取了讓畫框傾斜的方法,這勢必造成地平線傾斜,畫面失衡,視覺感受令人很不舒服。

  三忌頭撞南牆

  拍攝側面的人像或帶有向前衝勢態的物體時,沒有在畫面主體的前方留有一定的空間***或將大量空間留在了其後面***,給人一種頭撞南牆之感,畫面顯得沉悶、壓抑。

  四忌附加物纏身

  背景選擇不當,產生了煙囪長在了肩膀上、腦袋上冒出大樹杈等現象,破壞了人物原來的形象。

  五忌落格

  當被攝者與高大的襯景在一起時,顧景不顧人,一味將鏡頭抬高,結果景是拍全了,人物在畫面上卻常常只剩下個腦袋,落在畫面的下端,非常難看。

  六忌畫面分裂

  取景時沒有處理好地平線的位置,將其置於畫面正中,於是畫面被一割為二,呈分裂狀,缺乏和諧、統一之感。像附圖,作者適當地處理好了地平線的位置,使畫面顯得很美好。

  七忌喧賓奪主

  在畫面中過多地表現了陪襯體,使主體處於次要的地位,反而不引人注目。

  八忌缺乏趣味中心

  取景時缺乏忍割愛的精神,“魚”取,“熊掌”也取,意欲兼收幷蓄。反而造成了畫面無主次、少頭緒,結構鬆散、雜亂無章的現象。

  九忌各顧東西

  神情不一致在拍攝眾人合影照時,人物的位置沒有安排好,不能形成一個向核心靠攏的趨勢,畫面形勢呈分裂狀,與所表現的主題不相符合。

  十忌畫面失衡

  在構圖時沒有顧及畫面的影調結構、色彩結構的協調,造成畫面色彩、影調失衡,影響照片的效果

  單反的基本知識9:“六防”美化構圖

  一防“滿”

  有些初學者在構圖時喜歡讓被攝主體頂天立地充滿畫面,這不利於照片後期製作的剪裁。而且由於畫面太滿:照片通過擴印機印放出來後,容易產生景物殘缺的現象。

  二防“頂”

  攝影者在拍攝側面人像或帶有前進趨勢的運動物體時,沒有在畫面主體的前方留下一定的空間***或將大量空間留在了主體後面***,會使畫面顯得沉悶、壓抑。

  三防“不當”

  拍人物照時背景選擇不當,以致出現煙囪長在肩膀上,頭上冒出樹權等情況,破壞了人物形象。還有,當人物與高大的背景合影時,顧景不顧人,一味將鏡頭抬高,結果背景拍全了,可人物在畫面上只剩下人物的頭部,導致視覺不舒服。

  四防“亂”

  取景時沒有突出主體,造成了畫面無主次、結構鬆散、雜亂無章。有時在畫面中過多地表現了陪襯體,反而使主體處於次要的地位。

  五防“平”

  在構圖上,不同明暗的色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為有了明和暗,畫面中的影像才會有立體感。應通過明暗色塊的巧妙配置,在最大程度上使被攝主體顯得鮮明突出。

  六防“斜”

  有些攝影者為了將一些高大的景物***如高塔、大廈***拍全,便在取景時將畫框傾斜,如此構圖,會造成地平線傾斜,使畫面失去平衡,視覺不舒服。其實,對此我們可在攝影時採用一些措施來解決弊病。如與被攝體拉開距離、採用長焦距鏡頭、選擇高角度拍攝等。

  單反的基本知識10:有關藝術

  光線: 光線是攝影構圖的基礎和靈魂。攝影主要是根據光線本身的色溫和強度來控制畫面.通過光線的照射角度來把個人情感融入照片之中。在選擇、處理光線時就必須隨時隨地考慮拍攝物件周圍的環境對畫面光影結構的影響.自然光是不可以控制的,但可以採取遮擋、反射等方法調節:人工光是可以控制的.我們可以隨意控制造型效果.並使之發生變化。在複雜的自然光和人工光源混合時.要注意控制色溫的一致。

  色彩: 如果說光線賦予照片以生命,那麼.色彩就給照片注入了更多的情感。作為攝影構圖的重要元素之一.色彩在構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拍攝時通過畫面色彩構成的主觀控制.把色彩元素進行設計、提煉和選擇搭配.拍出來的照片就會獲得更好的藝術效果.從而渲染、烘托出主題和內容所需要的情緒基調和特定氛圍。

  1、對比色的和諧:是指互補色之間的關係,如紅與綠配置得當也能得到和諧的效果。

  2、鄰近色的和諧:如黃與橙、藍與綠等,會呈現出一派寧靜的色調,給人以一種超凡脫俗的和諧。

  3、類似色的和諧:亦稱同種色的和諧,如深紅與淺紅、深藍與淺藍等。4、消色、光澤色與其它色的和諧:消色包括黑、白、灰三色,光澤色包括金、銀色。消色、光澤色與其它任何色彩搭配在一起,都能達到完美的色彩效果。 不同快門速度和光圈組合的作用

  影調: 影調是指畫面中的影像所表現出的明暗層次和明暗關係.它是處理畫面造型、構圖及烘托氣氛、表達情感、反映創作意圖的重要手段。從黑白攝影來看.影調的主調可以分為三類:高調、低調、中調***灰色調***。不同的影調有其不同的感情色彩,如高調的明快、淡雅,低調的莊重、深沉,中間調的和諧、平穩等。影調只有與具體的形象、物象相結合.才能賦予作品以鮮明的、生動的感染力。

  線條: 線條一般是指畫面所表現出的明暗分界線和形象之間的連線線.在構圖中合理地利用線條可以傳達不同的情感。根據線條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外部線條和內部線條。外部線條是指畫面形象的輪廓線.內部線條則是指被攝物件輪廓線範圍以內的線條。根據形式的不同,可將線條分為直線、曲線兩類,直線又有水平線、垂直線和斜線之分.水平線易產生寬闊之感。在拍攝風光時.常以水平線作為構圖的主線條。垂直線易傳達高聳、剛直之感,如林立的樓群、挺拔的樹木、高峻的山峰等:曲線則指一個點沿著一定的方向移動併發生變向後所形成的軌跡。曲線給人以優美,柔和、輕盈、流暢的感受。

  單反的基本知識11:有關忠告

  1:拍攝外景人像的時候光圈不要開的太小,這樣比較容易控制景深

  2:儘量選擇在散射光線下拍攝,也可讓被攝者站在逆光環境下***利於被攝者的身體輪廓被太陽光勾畫出來***但是在拍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眩光的出現

  3:躲避正午陽光的直射,外景人像拍攝應該選擇合適的天氣和時間

  4:善於利用背景坐人物襯托和對比

  5:光比,反差不要太大

  6:多變換拍攝角度,試看從未拍過的角度來展現人物,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7:全方位觀察被攝者,抓住其最美的一面, 可以用抓拍,搶拍來抓取,效果一定不錯

  8:人和背景不能重疊:外景人像的大忌是人和背景的重疊

  9:靈活地運用景深:可以在拍攝時運用不同的景深來實現不同的表現效果

  10:人景交融:外景人像雖然是以人為主體,但是景色不僅僅是一個陪襯

  11:和諧的色調:再美的景色,如果不能和人物諧調,營造出和諧的氣氛來,都是失敗的

  12:廣角來表現空間:在外景拍攝中,為了獲得更加豐富的空間效果,廣角的使用也非常廣泛

  13:構圖的原則是平衡:不要機械的使用,黃金分割點"讓景物和陪襯體與主體人物相互應,這樣就取得了一種動態的平衡

  14:構圖的另一原則就是簡潔:一幅畫面不能出現很多重點,這樣不僅會失去其應有的平衡,而且導致畫面的凌亂,不知所云

  15:對臉部測光:一般情況下,應該對臉部進行測光

  16:一雙賊眼,一雙快手:把所有可以利用的資源都記錄下來,準備應用 舞臺攝影的要點 :

  單反的基本知識12:速成技巧

  1、拍靜物、花卉魚蟲

  A檔,光圈F5.6以上儘量大,焦距50以上,靠近被攝物可使背景虛化。光線強iso100,光線弱iso400以內。鮮豔模式,中央或點測光,注意對焦,可用居中、對比構圖***四周留空間***,機位降低、半蹲或平視。圖片太暗適當+0.7EV曝光補償。

  2、拍人

  A、M檔。若拍人物特寫:參照拍靜物,銳度適中,注意對焦在眼睛或重點部位,居中構圖;若拍人景搭配,中等光圈F8,焦距最廣,構圖三分、黃金分割。iso100儘量低,raw格式,注意臉部曝光正確,因寬容度不足導致其他部位過黑、過曝,可後期曲線拉回。人物著裝顏色要區別背景。動作姿態:頭痛牙痛肚子痛腿痛、仰望天俯視地、落寞背影、舒展起跳等,可藉助身邊道具。

  3、拍景

  A、M檔。晴天iso100,、F8、1/200左右,陰天iso400,A檔整體測光。廣角體現廣闊***有畸變***,中焦寫實,長焦切割空間造虛化。注意安全快門。介紹幾種濾鏡:UV***紫外線濾光鏡***,作用保護鏡頭鍍膜;CPL***偏振鏡***,作用增色、消除玻璃水面反光;ND***中灰密度鏡***,作用減少進光量、延時,拍水神器;GND***中灰漸變濾鏡***,作用前期天空顏色漸變,有藍橙綠灰等種類。如遇光比過大***天太亮景太黑***,則保證景物正常曝光,鏡頭中天空部分用黑卡紙遮一會兒,減少進光量。

  4、拍夜景

  M檔。上三腳架iso100,沒有則iso1600以內,自定義白平衡或白熾燈,開啟降噪,raw格式。1、F8以上小光圈***如F11***可以使燈光出現星光,注意安全快門。2、淨化場景:延長曝光時間***如F22,iso100,快門10-30秒***,行人可從畫面上消失,不留痕跡,反光板預升減少機震,遮住取注意安全快門景器、避免雜光從後進入影響畫質。流動車軌同理。3、拍光斑:最大光圈,最遠焦距,正對散佈的光源,手動對焦擰出光斑,或對焦最近的前景。

  5、夜間人像

  M、夜間人像檔。原理是採集二次曝光***一次閃捕捉人物,一次閃捕捉背景***。上腳架、或穩定依託調,自動白平衡,iso400左右。M檔:F2.8-8,慢速同步閃光,後簾閃光模式。夜間人像檔:引數無需調整。此時閃光燈會閃兩次,按下快門閃一次,曝光結束前再閃一次,所以中途人不要離開和晃動。可實現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漂亮,不至於一團黑。

  6、追拍,拉焦,旋焦

  追拍:T檔,快門1/30左右,對焦按快門同時,鏡頭以合適的速度追著車輛移動***有腳架便於控制方向***,可營造動感的車輛效果。運動中的人同理。光強弱決定iso大小。

  拉焦:T檔,快門1/30左右***需搭配變焦鏡頭***,先對焦,按快門瞬間擰動變焦環,即拉伸鏡頭***過程中保持手臂穩定***,可拍出徑向縮放、光線拉伸效果。上腳架可延緩拉焦動作,如小光圈配合快門2秒勻速擰動,可實現更細膩更有變化的效果。

  旋焦:T檔,快門1/30左右,先對焦,按快門瞬間,以鏡頭中心為軸***Z軸***,小角度晃動機身***XY平面內***,過程中保持身體穩定,可拍出徑向旋轉效果。多用於小物件在中央部位,四周陪襯雜亂的場景。

  7、拍流水或噴泉

  T檔。噴泉:快門1/200足以凝固水珠。適當光圈,注意對焦。流水:上腳架,iso100,快門1/50左右,可拍出綢緞絲感。若在黃昏天色漸暗,F16,快門2-10秒,可使絲綢感更細膩。運用ND濾鏡效果更佳。注意構圖和機位,前景中景遠景需俱全。

  8、拍煙花

  M檔,使用快門線,三腳架,F8,B快門:從煙火騰空瞬間按住快門,綻放墜落後鬆開。在2枚煙火間隔時間,用黑板紙遮住鏡頭,可拍出多煙花重疊效果。水平轉動機身角度,可拍出整排壯觀煙火。

  9、拍鳥和月亮

  拍鳥:A檔,iso100,長焦鏡頭***200以上焦段***,最大光圈,如機器高階可追焦,則設定連續自動對焦,放連拍。如機器普通,則上腳架耐心等候,預先對焦在鳥兒可能落的位置,後切換手動對焦,取消raw格式***因SD卡讀寫速度限制***,放連拍。

  拍月亮:M檔,上腳架,iso100,長焦鏡頭***300以上焦段***,F8-10,快門根據夜色明暗調整,最好液晶屏取景,放大手動對焦。

  10、拍水滴和煙霧

  水滴:M檔,iso100,F8,快門1/200,無線引閃器,外接閃光燈***指數1/8左右***。機位與水面接近,容器和背景要乾淨,用滴管或者吊水瓶上方固定位置,用鉛筆點住落點,自動對焦後切換手動對焦,閃光燈放正上方、側後方、正後方效果均不同。掌握滴落的節奏,放連拍。多多耐心嘗試。

  煙霧:設定同拍水滴。深色背景,閃光燈放側後方,對焦方式同拍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