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學雷鋒事蹟材料

  雷鋒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學校“培養文雅學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班級學雷鋒事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

  我們六年二班搭載文雅學生的培養及假日小隊的活動,積極開展班級學雷鋒、做好事比賽,並組織學生參與學校及社會活動,努力把學雷鋒活動落到實處。雷鋒精神像春風一樣拂過了同學們稚嫩的心靈,播下了樂於奉獻樂於助人的種子,並不斷吸取營養,茁壯成長起來。

  一、在思想上,我們以雷鋒叔叔為榜樣,挖掘雷鋒精神的實質。

  1.學雷鋒不僅僅是做好事。雷鋒精神不僅僅是做做好事這麼簡單,雷鋒在學習上的釘子精神、在批評和自我批評方面的敢於直言的精神、在是與非的選擇上的立場堅定的精神、在對待同志上的高度熱情的精神、在對待工作上的高度負責的精神等方面都是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的。因此,我們利用晨會時間就假日小隊去敬老院做好事一事展開討論。最終大家討論的結果一致認為,長時間以來,學雷鋒活動已留於形式,助人只是為了贏得榮譽或完成任務,真心的付出才是助人的原動力。由此,同學們似乎抓住了雷鋒精神的實質——熱情、無私。

  2.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雷鋒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為此,我班結合每學期的三次文雅學生評價活動,每位同學對照文雅學生評價標準,在小組內積極開展自評、互評活動,大家既能用賞識的眼光挖掘同學的優點,又能客觀地幫同學查詢不足,大家樂於接受同學的幫助,每次都會在《文雅學生成長手冊》上,記錄下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並制定出自己的改進措施。我想這也是我班學生能快速成長的關鍵所在。

  3.成立教育小組,營造互助班風。為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在班內形成“比、學、趕、幫”的良好班風。我班同學們團結互助、熱心助人的現象在班內隨處可見,優等生幫助輔導學困生學習給他們講解不懂的題目,自制力強的同學督促自控力差的同學,時刻提醒他們按照文雅學生標準約束自己。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共同進步,大家被濃厚的互助氣氛包圍著、感染者,彼此更加親切更加和睦,班級凝聚力不斷增強。

  4.走進雷鋒世界,感受雷鋒精髓。在雷鋒月我班開展了“背一句雷鋒名言”、“學唱一首雷鋒歌曲”、“我來講一個雷鋒的故事”等活動,在班級圖書角添置一些有關雷鋒的書籍供學生閱讀,以此來帶動學生走近雷鋒,瞭解雷鋒的平凡事蹟和偉大的精神,並號召學生學習雷鋒愛國愛黨、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輝思想。通過這個活動,同學們很受感觸,班上的紀律有了明顯的好轉。同學們的言行也文明多了,學習面貌煥然一新。思想上也改變了許多,一時間,同學們熱情高漲,行動迅速,以小隊單位成立“學雷鋒”小組,並自發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雷鋒活動。

  5.設專欄,樹典型,學楷模。利用班內的壁報開設文雅學生成長園地,每週“學雷鋒”小組製作《文雅學生成長週報》以此對雷鋒事蹟、好人好事進行宣傳與表揚。為了使活動真正落到實處,徹底克服形式主義,要求學生通過活動,在《文雅學生成長手冊》上寫出自己對雷鋒精神、對生活態度的感悟。

  二、在行動上,我們踐行雷鋒叔叔的精神,播撒愛心與奉獻的種子。

  寒假期間,在我班大隊委劉博文同學的號召下,幾名同學多次到彩虹敬老院慰問那裡的孤寡老人。為老人們帶去了自己編排的小節目和親切的關懷。女同學們為老人們梳頭整理房間,陪他們畫畫做手工,男同學則為敬老院打掃衛生,熱情地與老人們聊天,給他們讀報。短短几天時間,同學們已經和老人們建立起了感情,有的老人握著孩子們的手眼裡泛著淚光,這使他們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開學後,班內同學在都市報道中看到了這幾名同學與敬老院的老人們聯誼的報道,也決定向這些同學學習。我班的學生有90%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家庭條件並不富裕,但每逢休息日,都會有像韋浩宇、王曉石這樣的同學拿出自己的零用錢購買水果探望老人送去溫暖。同學們的行為也感染了他們的家人,一些同學的弟妹也主動要求一同前往,劉博文的奶奶親手縫製了幾十個枕套送給老人們。前幾日,當得知敬老院的x奶奶胳膊摔折了的訊息後,很多同學的臉上流露出擔心的神情,一些同學買了小西紅柿、香蕉等水果前去探望,看得出孩子們已經把老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同學們會長期做下去,哪怕只是陪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但一定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真誠與熱情,讓他們盡情地在夕陽中微笑。

  不只是彩虹敬老院,班級內、校園裡、社群中處處都有同學們學雷鋒的身影。上個月,班上的張偉志同學右手手腕骨折了,身邊的同學幫他記作業、提書包、穿脫外套、打水打飯,每個同學都會主動為他伸出援手。在為貧困地區捐款的活動中,同學們沒有一個說風涼話,大家認為自己少吃一根冰棍,少吃一點零食,就多獻一份愛心,雖然很多同學家庭條件也並不富裕,但我班的捐款總數全校第一。平日裡,同學們還會幫鄰居家的小朋友輔導功課、幫老人做家務;在社群清掃樓道、擦拭健身器械、清除小廣告,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

  我們所做的一切雖然都是些平凡小事,但平凡之中有偉大,小事當中見精神。同學們在奉獻愛心的同時,自身也得到了多方面的收穫和鍛鍊。思想得到了提高心靈得到了淨化,品質得到了錘鍊,對雷鋒精神的實質和內涵有了更準確、更深刻的把握,在今後生活和學習中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態度更加端正,熱情更加高漲,學會了艱苦樸素,遠離了鋪張浪費,學會了團結友愛,遠離了狹隘自私,雷鋒精神這顆種子,會深深埋在同學們的心中,並將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

  2

  柳瑩,一個十六歲的普通的女孩,她是英額門中學九年二班的班長,是一個堅韌、頑強、全面發展的優秀中學生,十三歲本應是充滿朝氣與快樂的年紀,但十十三歲時,她卻經歷了其它同齡孩子所沒有經歷過的苦難,父親因為意外斷了一條腿,這晴天霹靂在她的心靈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不久之後,厄運再次降臨,她剛剛5歲的妹妹又喪身車輪之下……

  雖然家庭遭受了不幸,但她卻從未頹廢過,她始終以樂觀、豁達的心態面對著一切,她以雷鋒為榜樣,認真貫徹雷鋒精神,她關心集體,樂於助人,具有較強的奉獻精神,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各種公益活動,受到了家人和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

  在家裡,她十分懂事,非常體貼父母,每天都要幫助父母做很多家務,不僅如此,她還經常幫助鄰居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受到了他們的誇讚……

  在學校,她同樣做得更出色,她成績優異,是全校學生的學習榜樣,身為班長的她,處處以身作則。她關心班級,對集體的事格外用心,每次學校舉辦集體活動或比賽,老師讓她安排時,她都會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興趣廣泛的她,自己還經常主動的參加到學校的活動和比賽之中,她和同學們團結一心,為班級贏得了不少榮譽。上初二時,學校組織班會比賽,老師將任務交給了她之後,她經常抽掉自己的休息時間準備班會,及時向同學們分佈任務,與同學們進行彩排……正式比賽前,老師看了一下這節班會彩排,十分順利,最終,她們班得了第一名,她善良、熱心,從不拒絕同學們的求助,她經常幫助同學們解決困難。有時,某位同學如果學習狀態不好或有什麼其他大問題時,她都會主動與同學們溝通,她還多次幫助幾位成績不理想的同學打消了輟學的念頭……課間,她很少走出教室,要麼她在一旁為同學講題,要麼和同學溝通,幫同學解決一些問題,要麼坐在座位上努力學習……如果教室沒有她的影子,那麼她一定在辦公室向老師反映班級情況呢!她是一個無私的孩子,她樂於奉獻,她經常為了給同學講題或為了處理班級的某些事情而錯過吃飯的時間……雖然這些事浪費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可她卻從不抱怨,她是老師同學眼中最優秀的學生,最負責任的班幹部,加入共青團後,更是一名合格的團員。

  由於她的種種優秀表現,她獲得了多項榮譽——xx年4月,她被評為“撫順市優秀共青團員”,5月又獲得了“感動撫順十強女孩”的稱號,xx年上半學期,她又獲得了“遼寧省三好學生”這一殊榮,9月,她又被評為“遼寧省華育優秀中學生”, 在此期間,她還曾參加了清原滿族自治縣“四德主題報告會”,並在會議上做了“小小冰凌花,淡淡幽香遠”的報告演講……

  一張張獎狀,一份份榮譽是一份又一份的鞭策,讓她在前行之路上更加努力地奮進……現在的她和以前一樣,始終貫徹雷鋒精神,以雷鋒為榜樣,雖然上初三學習緊了,但她依舊會在週末幫父母做家務,依舊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兒;她始終把學習放在心上,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是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中學生;她依舊像以前一樣,把班級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主動的幫助同學們解決困難,是同學眼中的好班長,每年學雷鋒活動月,她都主動組織同學們一同去探望孤寡老人,為生活清貧的孩子送去一些新的學習用品,她是我校學雷鋒活動當之無愧的帶頭人。

  3

  我叫陳傳福,我今年十一歲,是欽村小學五年一班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

  自從全校開展“弘揚雷鋒精神”活動以後,我從老師及課外書上了解了許多關於雷鋒的故事,學會了唱雷鋒歌曲,我就決心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要處處以雷鋒叔叔為榜樣,做一個真正的愛心天使。

  我把學習看成是一種樂趣。上學是我最快樂的事,每天堅持準時到校,從沒有缺過一堂課。在學校裡,我勤奮學習,課堂上,我總是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我的聲音響亮清脆,充滿了自信。我的各科作業都是優,遇到學習難題,我愛問老師,也愛獨自思索。

  我還是老師的小助手。擔任班長近五年,我積極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班上有同學不會的題目,問到我,我總是儘自已所能給同學講解。我覺得自已學好,再幫助同學,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自已也能從中得到很多快樂!課外活動課時,我還充當小老師,幫助老師維持秩序。做起值日,如擦窗戶、抹課桌,掃地、擦黑板更是一絲不苟,即使有時候在校園裡,看到別人扔下的紙屑,我也會一聲不響地把紙屑揀起來丟進垃圾箱裡,我把每一件事都做得認真仔細。

  我有著很強的集體榮譽感,積極參加學校及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

  我有著“小大人”般的懂事。我不僅關心班級的事,在家裡,我一樣關心家人。我知道爸爸媽媽很辛苦,我的學習很少讓家長操心,自已能做的事都是自已做,學雷鋒活動開展後,我在家裡更懂事了,幫爸爸拖地、送生日賀卡,幫媽媽洗腳、端茶、洗碗;我知道媽媽腿疼,就經常給媽媽捶捶腿。我非常懂禮貌,每次在街上看到各科老師,總會大聲地向老師打招呼問好。

  我還是一個特別善良的同學。每次看到街上那些乞討者,我都會盡自已的能力幫助那些人,遞上一些零錢和零食。媽媽說:“討錢的太多了”我說:“能夠幫助一點是一點呀。”好習慣的養成源於平時的積累,有好吃的,我從不一個人獨自享用,我覺得與家人、與小朋友一起分享更快樂;在公共汽車上,我總是主動給一些老人讓座,有次媽媽帶我去前郭,我主動給一位老人讓座,受到了車上乘客的稱讚。在公園裡玩,看到小朋友摔倒了,我會跑去扶起來;拾到錢或物,我會毫不猶豫地交給老師。

  在愛心的召喚下,天使正在慢慢起飛,我們有理由相信,我處處以雷鋒為榜樣,也一定能夠成為雷鋒式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