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鹹雞蛋的方法有哪些保健功效

  鹹雞蛋美味可口,也是一道很好的下飯菜,而鹹雞蛋的醃製方法又有哪些呢?鹹雞蛋有哪些保健的功效?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醃鹹雞蛋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醃鹹雞蛋的方法

  1、黃沙醃製做法:備黃沙500克、精鹽100克、精油50克、水適量。醃製時先把黃沙倒入盆中,加入精鹽、精油和水,攪成糊狀,再將已洗淨晾乾的鮮雞蛋逐個地放進粘泥,等到雞蛋均勻粘上泥沙後取出,放入食品袋或者其他容器內,3周後便可取出洗去泥沙煮食。若無黃沙,可用其它的泥沙代替,如果沙的粘性不好,可加少量粘土。

  2、鹽水醃製法:水和鹽的用量按雞蛋的多少來定。醃製時先把食鹽溶於燒開的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濃度約為20%***。待鹽水冷卻之後倒入壇中,並將洗淨晾乾的雞蛋,逐個放入鹽水中,壇口密封住,置通風處,大約25天即可開壇取蛋煮食。此法醃製的鹹雞蛋,蛋黃出油多,味道特別地香。

  3、麵粉糊法制法

  取麵粉適量,用熱水調成糊狀,加入少許的五香粉和白酒並拌勻。再把洗淨晾乾的雞蛋逐個地粘裹麵糊,然後再滾上一層食鹽,放進壇中,密封壇口。將食鹽與麵糊融和在一起,讓鹽分充分地滲入蛋內,25天后便可取出煮食。

  4、白酒浸製法:按每5公斤雞蛋和60度白酒1公斤、精鹽0.5公斤備料。浸醃時候先將晾乾的雞蛋放在白酒中逐個地浸蘸一下,然後再滾上精鹽,放在容器內,密封放置在乾燥、陰涼、通風處,大約30天即可取出煮食。

  鹹雞蛋的保健功效

  1、健腦益智

  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都有很大的作用。卵磷脂被人體消化之後,可以釋放出膽鹼,膽鹼可以改善各個年齡組的記憶力。

  2、保護肝臟

  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以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以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肌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3、防治動脈硬化

  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工作者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出人意料的驚人效果,他們從雞蛋、核桃、豬肝中提取到卵磷脂,每天給患心血管病人吃4-6湯匙。3個月之後,患者的血清膽固醇顯著下降,獲得較為滿意效果。

  4、預防癌症

  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比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根據對全世界人類癌症死亡率進行的分析,人們發現癌症的死亡率跟硒的攝入量成反比。

  5、延緩衰老

  雞蛋含有人體幾乎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不少長壽老人延年益壽經驗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個雞蛋。中國民間流傳的許多養生藥膳也都離不開雞蛋。如何首烏煮雞蛋,雞蛋煮豬腦,雞蛋粥等等。如果將雞蛋加工成鹹蛋後,含鈣量會明顯地增加,可以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大約為鮮雞蛋的10倍,特別適宜於想補鈣的人。

  鹹雞蛋的醃製原理

  1、醃鹹雞蛋主要用食鹽醃製而成的。鮮蛋在醃製時,蛋外的食鹽料泥或者食鹽水溶液中的鹽分,通過蛋殼、殼膜、蛋黃膜滲入蛋內,蛋內水分也不斷的滲出。蛋醃製成熟時,蛋液內所含的食鹽成分濃度,與料泥或者食鹽水溶液中的鹽分濃度基本相近。高滲的鹽分使得細胞體的水分脫出,從而抑制了細菌的生命活動。同時食鹽還可以降低蛋內蛋白酶的活性和細菌產生蛋白酶的能力,從而也減緩了蛋的腐敗變質速度。食鹽的滲入和水分的滲出,改變了蛋原本的性狀和風味。

  2、醃製過程中的變化隨醃製時間延長,蛋白中的含鹽量明顯增加,而蛋黃中含鹽量增加不多;蛋黃含水量下降非常明顯,而蛋白的含水量下降不明顯;蛋白黏度逐漸變稀,呈水樣物質,而蛋黃濃度增加,變得粘稠,呈凝固狀態;蛋白pH值變化不明顯;蛋黃內的含油量上升較快,醃製10天時更明顯,以後則上升緩慢;蛋黃的含油量對醃鹹雞蛋的風味形成有重要意義。由於水分的損失,醃鹹雞蛋在醃製過程中重量略有下降。

  食鹽濃度大,向蛋內滲入的速度較快,成熟較快,醃製的時間短;醃製溫度高,食鹽向蛋內滲入的速度較快,成熟較快,醃製時間較短。所以在醃製時用鹽量多少,要根據醃製時氣溫的高低和消費者喜好來決定,既要防止蛋的腐敗,又要使消費者不感到過度鹹。

  用鹽泥或者灰料混合醃製時,鹽分向蛋內滲入的速度慢,時間比較長;用鹽水浸泡時,鹽分充分滲入蛋內速度較快,可縮短醃製時間。

  要獲得高質量的醃鹹雞蛋,必須選用新鮮的蛋,根據不同的醃製方法,靈活控制食鹽的用量和濃度、環境溫度以及醃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