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金融工程學金融工程學的研究範圍

  金融工程學是隨著公司、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與證券投資業務的迅速發展而誕生的一門工程型的新興交叉學科。那麼你對金融工程學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金融工程學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金融工程學的簡介

  金融工程學側重於衍生金融產品的定價和實際運用,它最關心的是如何利用創新金融工具,來更有效地分配和再分配個體所面臨的各種經濟風險,以優化它們的風險/收益率。較為具體而言,金融工程是在風險中性的假設條件下,將某種金融證券資產的期望收益率擬合於無風險收益率;從而是趨向於一種風險厭惡型的投資型。

  金融工程學的研究範圍

  約翰·芬尼迪分類法

  1***1998年,美國金融學教授約翰·芬尼迪***Jhon Finnerty***首次給出了金融工程的正式定義。從他對金融工程的定義出發,將金融工程的研究範圍分為三個方面:1***新型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的開發, 包括面向大眾的金融產品***如新型銀行帳戶、新型共同基金等*** 和麵向企業的金融工具***如期貨、期權、新型可轉換債券、新型優先股等***。

  2***新型金融手段的開發,主要是降低交易成本, 如電子化證券交易等。

  3***創造性地解決金融問題。例如現金管理策略的創新,公司融資結構的創造等等。

  約翰·馬歇爾分類法

  現美國金融工程師協會執行主席、聖·約翰大學工商學院約翰·馬歇爾***John F Marshall,1992*** 博士從實務角度,認為金融工程的研究範圍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公司理財。當傳統的金融工具難以滿足公司特有融資需要***包括兼併與收購*** 時,金融工程師就要為其設計出適當的融資方案。

  2***證券及衍生產品等金融工具的交易。主要是開發具有套利性質或準套得性質的交易策略,這些套利策略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地點、時間、金融工具、風險、法律法規和稅率等方面的套利。

  3***投資與貨幣管理。開發新的投資工具和“高收益”共同基金,貨幣市場共同基金, 以及回購反向回購協議, 將高風險投工具轉變成低風險的投資工具的系統。

  4***風險管理。將各種風險管理方法組合而進行金融風險分析與管理工作。即對企業風險識別與風險度量之後,根據企業的管理目標,利用已有的金融工具構造出降低或避免風險的方案。

  宋逢明分類法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九五”重大專案“金融工程”課題負責人宋逢明***Frederick***Fengm ing***Song,1997*** 博士將金融工程類比於機械工程中的零件設計、結構設計、整機設計和對機器運作環境的研究,認為金融工程的研究範圍可概括如下四個層次:

  1***金融工具與金融手段的設計、開發與實施。

  2***風險管理技術,即運用各種金融工具與手段以達到預期的收益/風險目標。

  3***整體金融架構的創造,例如設計企業的兼併與收購的方案,資產證券化,設立貨幣市場基金,建立回購/反向回購市場等等。

  4***對金融市場的研究,例如對金融市場的完全性、有效率性及金融市場一般均衡的研究,以及對金融市場在整個市場體系中的地位、作用的研究等等。

  這四個層次從微觀到巨集觀概括了金融工程的研究範圍。

  值得說明的是,金融工程在實際運用方面,甚至已超出了金融和財務的領域。一些工業企業已把金融工程的技術方法應用於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商品定價、專利權價值估算、員工福利政策的制定、商務契約的談判等等方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而且經常是隻用一項簡單的金融工程技術就可以解決原本相當複雜的問題。實際上,只要是牽涉到收益和風險權衡抉擇和分配轉移問題,金融工程就有用武之地。也就是說,金融工作的理論和實務,可拓展到更為廣泛的領域中去。

  另外,在某種意義上,金融工程師們在扮演著三種角色:交易方案制定者***市場參與者***、新觀念創造者***創造者*** 和經濟法律打擦邊球者。

  各種金融投資理論比較

  凱恩斯選美論

  選美論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創立的關於金融市場投資的理論。凱恩斯用 “選美論”來解釋股價波動的機理,認為金融投資如同選美,投資人買入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股票並非至關重要,只有正確地預測其他投資者的可能動向,才能在投機市場中穩操勝券,並以類似擊鼓傳花的遊戲來形容股市投資中的風險。

  隨機漫步理論***Random Walk Theory***

  1959年,奧斯本***M.F.M Osborne***提出了隨機漫步理論,認為股票交易中買方與賣方同樣聰明機智,現今的股價已基本反映了供求關係;股票價格的變化類似於化學中的分子“布朗運動”,具有隨機漫步的特點,其變動路徑沒有任何規律可循。因此,股價波動是不可預測的,根據技術圖表預知未來股價走勢的說法,實際上是一派胡言。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PT***

  1952年,美國經濟學家馬可維茨***Harry M.Markowit***在他的學術論文《資產選擇:有效的多樣化》中,首次應用資產組合報酬的均值和方差這兩個數學概念,從數學上明確地定義了投資者偏好,並以數學化的方式解釋投資分散化原理,系統地闡述了資產組合和選擇問題,標誌著現代資產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簡稱MPT***的開端。該理論認為,投資組合能降低非系統性風險,一個投資組合是由組成的各證券及其權重所確定,選擇不相關的證券應是構建投資組合的目標。它在傳統投資回報的基礎上第一次提出了風險的概念,認為風險而不是回報,是整個投資過程的重心,並提出了投資組合的優化方法,馬可維茨因此而獲得了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有效市場假說***EMH***

  196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金融學教授尤金·法瑪***Eugene Fama***,發表了一篇題為《股票市場價格行為》的論文,於1970年對該理論進行了深化,並提出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簡稱EMH***。有效市場假說有一個頗受質疑的前提假設,即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理性,並且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資訊作出合理反應。該理論認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競爭充分的股票市場,一切有價值的資訊已經及時、準確、充分地反映在股價走勢當中,其中包括企業當前和未來的價值,除非存在市場操縱,否則投資者不可能通過分析以往價格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利潤。

  有效市場假說提出後,便成為證券市場實證研究的熱門課題,支援和反對的證據都很多,是目前最具爭議的投資理論之一。儘管如此,在現代金融市場主流理論的基本框架中,該假說仍然佔據重要地位。

  2013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瑪、拉爾斯·皮特·漢森以及羅伯特·J·席勒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研究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採用了新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三名經濟學家“為資產價值的認知奠定了基礎”。幾乎沒什麼方法能準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債市的走向,但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這些看起來令人驚訝且矛盾的發現,正是今年諾獎得主分析作出的工作”,瑞典皇家科學院說。

  值得一提的是,尤金·法瑪和羅伯特·席勒持有完全不同的學術觀點,前者認為市場是有效的,而後者則堅信市場存在缺陷,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至今為止人類對資產價格波動邏輯的認知,還是相當膚淺的,與我們真正把握其內在規律的距離,仍然非常遙遠!

  行為金融學***BF***

  197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發表了題為《期望理論:風險狀態下的決策分析》的文章,建立了人類風險決策過程的心理學理論,成為行為金融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是金融學、心理學、人類學等有機結合的綜合理論,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該理論認為,股票價格並非只由企業的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限制和心理學兩部分。

  由於卡納曼等人開創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分析正規化,成為二十世紀80年代之後行為金融學的早期開拓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在2002年10月宣佈,授予丹尼爾·卡納曼等人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其綜合運用經濟學和心理學理論,探索投資決策行為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現今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認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鑑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

  大致可以認為,到1980年,經典投資理論的大廈已基本完成。在此之後,世界各國學者所做的只是一些修補和改進工作。例如,對影響證券收益率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研究,對各種市場“異相”進行實證和理論分析,將期權定價的假設進行修改等等。

  演化證券學***EAS***

  2010年,中國演化分析專家吳家俊在其專著《股市真面目》及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創造性提出股票市場是“基於人性與進化法則的複雜自適應系統”理論體系,首次建立了演化證券學的基本框架和演化分析的理論內涵。該學說運用生命科學原理和生物進化思想,以生物學正規化***Biological Paradigm***全面和系統地闡釋股市執行的內在動力機制,為解釋股市波動的各種複雜現象,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框架,實現可持續的高勝算博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作為一個全新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體系,演化證券學***Evolutionary Analysis Theory of Security,簡稱EAS***摒棄證券市場行為分析中普遍流行的數學和物理學正規化,突破機械論的線性思維定式和各種理想化假設,重視對“生物本能”和“競爭與適應”的研究,強調人性和市場環境在股市演化中的重要地位;指出股市波動在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複雜多變的“生命運動”,而不是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的線性的、鐘擺式的“機械運動”,其典型特徵包括: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節律性等。這就是為什麼股市波動既有一定規律可循,又難以被定量描述和準確預測的最根本原因。

  比較常用的演化證券學模型,主要有如下幾種:MGS模型、BGS模型、AGS模型、PGS模型、IGS模型、VGS模型、RGS模型等。

  當前,除了學科內部的縱深發展外,金融學領域的學科交叉與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作為證券學、生物學、進化論等有機結合的邊緣交叉學科,演化證券學已成為證券投資界的前沿研究領域,對於揭示股票價格形成機制及其演變規律,推動現代金融理論的多學科融合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以上關於證券市場執行規律的理論,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市場波動的內在邏輯”這個中心命題來展開的。

  另外一些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則從股票交易的具體操作層面進行了技術性探索,主要包括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

金融工程學的研究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