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的製作方法

  微雕藝術是漢族傳統工藝美術中最為精細微小的一種工藝品,是集漢族文化精華的袖珍藝術品,是雕刻技法的一門分支。下面,小編來為你介紹和文化價值。

  

  1、微雕特別講究選材,其石材質地要求絕對精純,容不得有半點砂格和半絲裂紋,因為半個砂點就可能破壞了一個精細畫面或10多個漢字。

  2、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細刀,既要尖細,又得鋒利。

  3、要有特別精熟的書法和國畫功底,雕刻的時候才可進行“意雕”、““意刻”。

  4、臨場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釐千鈞,一氣呵成。

  5、運刀要穩、準、狠,微雕的刀即是筆,功力不足,因微失控,刀不達意。在微雕作品上配微刻題款一定要講究書法效果,那些見大顯醜,字之歪斜,行之不齊,畫之失準,配之失調,都是創作者應避免的。

  6、應把握刀具與石材所產生的線條變化的藝術效果。只有這樣,才能使書法和刀法筆意達到完美的統一。

  微雕的文化價值

  只有體現各種刀法的金石型微雕才有比較高的價值。在分辨材質真偽、工藝型別的前提下,再從作品的章法、色彩、技法上判斷品位的高低,從而確定其藝術價值。

  第一、微雕講究選材,其石材質地要求絕對精純,容不得有半點砂格和半絲裂紋,因為半個砂點就可能刻10多個漢字。

  第二、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細刀,既要尖細,又得鋒利。

  第三、要有特別精熟的書法和國畫功底,雕刻的時候才可進行“意刻”。

  第四、臨場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釐千鈞,一氣呵成。

  第五,運刀要穩、準、狠,只有這樣,才能使書法和刀法筆意達到完美的統一。

  20世紀90年代,開闢了“案頭摩崖石刻”的壽山石書法微刻新品種。壽山石的案頭摩崖本來就小巧玲瓏、千姿百態,再配以微刻書法藝術,就更具有欣賞價值,因而人見人愛。

  微雕的發展介紹

  微雕施工極小,沒有相當高的微觀雕刻技藝和書法功底以及熟練運用微雕工具的技能是難以完成的,且刻作時,要屏息靜氣,神思集中,一絲不苟。

  微雕,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微小精細見長的雕刻技法,微雕分立體雕和平面書畫雕,平面書畫雕也叫“微刻”是凹進去的,屬於“陰雕“”淺雕”一類,而立體雕”則指“圓雕””浮雕“”透雕“屬於陽雕一類,微雕既是微觀藝術。也是書畫藝術雕塑藝術,不同的是這些作品極其微小,如微雕家石峰微雕的世界最小油畫《蒙娜麗莎》作品只有4毫米X5毫米,作品雖然是原作的幾十萬分之一,但在180倍的顯微鏡下觀看,一些細節刻畫,油畫肌理人物神情,比例設色,遠近關係和明暗關係等依然處理得非常逼真。欣賞微雕講究環境要安靜,當你深入進去就彷彿被帶進另一個幽靜的微觀世界裡,會忘掉周圍一切,這種感受是其它藝術沒有的,只有微雕藝術才有這種獨特的魅力。

  中國微雕歷史源遠流長。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現微型雕刻。戰國時的璽印小如累黍,印文卻有朱白之分。眾所周知的王叔遠的《核舟記》,也是中國歷史上微雕藝術的經典之作。近代微雕大師於碩,與吳南愚有“南於北吳”之譽,於碩於金石書畫之外,精於微雕,1915年其作品《赤壁夜遊》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牌獎。天津博物館收藏其作品六件

  早期受觀看和雕刻裝置的限制微觀雕刻較少,隨著時代進步和科技發展,能夠用於觀看更微小物體的儀器和極精細又堅韌的工具出現,致使微雕作品越來越小,雕刻難度也越來越大。微雕有雕和刻兩種形式,雕指圓雕浮雕等陽雕,刻指陰雕,一個偏重空間藝術,一個講究平面藝術,歷史上把這兩種藝術形式統稱為中國的微雕藝術,微雕因精細,對材質要求很高,《核》、《骨》、《象牙》、《竹》等都是《微雕》的很好材料。 “微刻”是以刀代筆,繪畫寫字,不但有刻還有設色;講究繪畫藝術,”圓雕浮雕透雕”講究雕塑藝術,不同的只是微小而已

  微雕還有軟派硬派之分,軟派是在象牙髮絲等軟材料雕刻,硬派是在瑪瑙玉石瓷器等6度以上的硬質材料雕刻,相對難度來說,硬材雕刻難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