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鬆靜的練習方法

  太極拳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遺產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我國一項傳統的體育健身專案。太極拳的鬆靜該怎樣練習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第一點,心態上要保持輕輕鬆鬆

  別把練功夫當負擔,宋世榮老先生說“要玩而求之”,這是太極拳入門的鑰匙。大家要往輕鬆愉快裡練,往神清氣爽裡練。站樁的時候可以聽輕鬆的音樂,可以看風景。

  剛開始諸事不問,累也不管,錯也堅持!先在姿勢大概正確的前提下保持時間。最起碼衝到四十分鐘,然後再往裡面轉。大家放心,這個階段筋骨疲勞痠痛是很正常的,每天只要不超兩個小時的標準訓練量,想落下毛病也難!

  第二點,重心在前腳掌上

  保持下肢三節***胯、膝、踝***的彈性,千萬不要把腿站死了。站滿腳跟是其他訓練體系的要領,後面的訓練步驟有其特殊要求。

  雖說太極拳各宗各脈殊途同歸,但是起始階段大家不要亂套用。人家是有傳承的,練到一定階段,老師會告訴他,怎麼調整一下,人家功夫就上去了。那個要領你不知道,還一直站在腳跟上,時間長了,很容易傷後腦。

  第三點,顫抖是好事,出汗也是好事,不用擔心

  長輩說“出完大汗出臭汗,出完臭汗出細汗,出完細汗出香汗”。到了只細細出汗,但不疲不喘才算進門。剛開始大汗淋漓之關是一定要過的。抖是調整內裡的上乘法門,妙處說不盡,大家自己在練裡體會,金子撒在地上,誰揀到算誰的。

  第四點,鬆肩

  但“肩”的問題不要多問、也別多想,記著“鬆”這個大要領,先站去。鬆肩涉及的要素太多,說不明白,越說越糊塗。

  其實就是耗的肌肉沒勁了,筋就抻開了,筋一開就不用別人給講了,自己就明白了。如果能把肩鬆下來,手就沉了,這是個標準。利用手的沉勁,進一步鬆肩,慢慢就把頸、背的筋腱抻開了。這樣勁才能順著脊椎沉下去,然後才能談到練腰。

  習太極拳的三大注意事項

  學習太極拳神要凝

  太極拳是內家拳,以練內功為本。人身三寶精、氣、神是內功的基礎,又是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條件。

  中醫治病是用望、聞、問、切四診法來診斷病情的,其中望診首先就是“望神”。神,指“精神”“神氣”,是人體生命活動重要的外在表現,也包含有“神明”、“神志”等思維意識活動。

  望神,即通過察神之好壞,瞭解病人精氣的盛衰,分析病情的輕重,推測預後的吉凶。《素問•移精變氣論》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由於目為五臟六腑精氣之所注,內通於腦,為肝之竅,心 之使,因而有“神藏於心,外候於目”的說法,所以診察眼神的變化是望神的重點。

  神在人體健康中如此重要,故在練習太極拳時首先要凝神,專心致志,思想集中,眼隨手走,神不散而養神。凝神還在於行拳用意不用力,以意領氣。

  練拳練功意識在先,以鍛鍊大腦指揮身體整個系統的能力。太極拳要求練養結合,以養為主,也包括練神養神,會練會養能成功。所以說練習太極拳是“外練手眼身法步,內練心神意念足”。

  學習太極拳氣要順

  中醫學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中醫對氣的描述有“夫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

  另外中醫藏象學中稱臟腑之氣為心氣、肺氣、脾氣、腎氣、胃氣等,專門指代各臟腑的功能活動。

  人體內的氣能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長髮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動血的生成執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排洩等。明白了氣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及功能,對我們理解練氣健身是有幫助的。

  因此,我們練拳從起式的開合呼吸,到收式的收氣歸丹,整個過程都要放鬆練,用意而不用拙力;並注意整體動作的上下相隨,內外合一,節節貫串而氣遍周身,將全身的氣混合運轉,不斷壯大,並與天地之氣融為一體。

  這一過程也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過程。

  學習太極拳身要穩

  簡單地說,太極拳就是混合的圓形運動。在做不同方向角度的圓弧運動時,身體的穩健是保證心靜、體鬆、神凝、氣順的基礎條件。

  王宗嶽宗師在《十三勢行功歌訣》中,對形體的要求是“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頭頂懸”。

  具體說來,就是在運動中虛實轉換要穩;要圓襠開胯,使下肢形成一個拱形,既能承受身體的重量,又保證在運動中拳架的穩定工整;鬆腰鬆胯是保證在運動中既穩如泰山,又靈活自如。

  鬆肩垂肘既能使力達於手指,而又保證上肢不漂浮;虛領頂勁使人的椎體鬆開,既保證人體正直,又能使頭部靈活運動等等。以上諸條都是我們在練習太極拳時要遵守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