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練習太極拳樁功的方法

  太極站樁功作用有那些了,太極站樁功可使全身氣脈通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怎樣練習太極拳樁功,希望你們喜歡。

  太極站樁功的作用

  一、身體發熱:初站樁後,初步感覺熱氣瀰漫逐漸及與腰胯、小腹盎於背以及周身四肢,繼使自身之元氣充及五梢***五梢者舌為肉梢,齒為首梢,為筋梢,為血梢,十指為神經末梢。***充沛之熱以關元、氣海最明顯。

  二、周身發汗:體溫增高,熱能可通達全身,暢及四肢,周身面板毛孔開,透出微汗,出汗不宜過多,以汗透毛皮為度,初步可治療傷風感冒,經常練功者能遍燒全身,汗流如雨,溼透衣褲,可永絕感冒。

  三、唾液增加:站樁入靜嘴似笑非笑、齒微叩、舌往上微卷、唾液自然增加,自如泉湧,其味清洌,久則甘甜,具生長荷爾蒙及助消化之功效,唾液增加時,可緩緩吞下,不生津時可用舌滿口攪動,使之再生,稱為“神龍攪海”。

  四、健全脾胃:站樁放鬆入靜,鍛鍊肝胃脾,健全脾胃,增進食慾,強固整個消化系統機能,可使胃腸蠕動功能加快產生腸鳴,發動胃氣,如打噎呵氣等現象,久之可永絕腸胃病。

  五、降低血壓:緩和呼吸、降低血壓、柔和血管、鬆馳神經。腦下垂體內分泌均衡活動,使淋巴腺、甲狀腺、腎上腺恢復健康,調和氣血、旺盛血液、防治血管硬化,使血壓恢復正常。

  六、強健心臟:鬆靜減輕心臟負擔,增強心力,心臟跳動緩慢,增加休息,心機能得以休息,保證血液迴圈正常。

  七、打通督任二脈:經絡通順,能透尾閭,循夾脊神經穴位通路盎於背,達於頂,復循會陰尾閭執行不止,可使上元神氣、中元心氣、下元腎氣接通為一,可還精補腦。

  八、補腎益精:精為命寶,精衰則神衰則萬病生,站樁功則在補精補腎、益陽壯陽、添髓活髓、恢復元神、增強體魄。

  九、補腦安神:站樁可使大腦安靜下來,得以休息,加深睡眠,此一安靜壯態不同於睡眠和一般休息,係一種特殊的入靜放鬆,是特殊性內仰狀態,可使大腦皮質神經得到特殊的休息,使其運動轉向機能的恢復,能量的消耗轉向能量的貯存和補充,故能補腦安神,對失眠神經衰弱得到恢復。

  十、返老還童:站樁可以防止衰老及延緩衰老,人所以衰老主要是細胞新陳代謝功能衰退,骨髓乾枯內分泌荷爾蒙不足所致,站樁功可自生荷爾蒙,旺盛內分泌腺,充實骨髓,活潑中樞神經,鼓盪血氣,增強生命代謝功能,疏通經絡,旺盛精神,永葆青春。

  十一、培補元氣:站樁功可使元氣通達全身,使全身氣脈通順,通暢無滯,內臟五官、四肢筋骨經脈以至末梢神經,無不貫到,而收到整體鍛鍊又不費力***各種運動均需力氣,用力則傷身***。

  練習太極拳站樁的方法

  樁身體下蹲後容易犯的毛病是兩膝蓋死往裡扣,往裡擠,把襠夾住了和翹屁股。應該是膝蓋往裡擰著往上提,再往外擠往外翻,從大腿根後邊往外撐,把胯給撐開。兩腳站得不能太寬,腳跟比肩稍寬一些,腳尖和肩寬度差不多,也可以稍窄一些。腳太寬,腰不易往後放鬆。寬度適當,站莊時身體會慢慢往下坐,越來越矮。身體不鬆,腰不鬆,蹲低了就非常費勁,不過,開始站莊時不論怎麼站都要費力氣,膝蓋、大腿痠痛,這時就要堅持,愛怎麼酸就怎麼酸,就是耗著不動,可以用意念去體會哪裡酸,怎麼酸法,把氣注進去,還可以用百會、會陰、鼻子尖往上提膝蓋。這時的酸正是長力氣、換力氣的時侯,等到氣足了把“拙力”換掉了,以後就不會酸了,身體也會蹲得更低了,身體重心也不會都壓在後腳跟上了。腿這一關就不太好過,因為上邊有重力壓著,所以身體下蹲時不要勉強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

  上下氣機平衡,身體會很輕鬆。不注意尾閭下垂,光上不下,氣機上湧,失去平衡會帶來血壓升高。姿式對了,意念對了,身體鬆了,慢慢體內氣機充足、通暢,氣一通,身形自己會往下矮。身形矮注意膝蓋不能過腳尖,這樣站膝蓋上面有兩鶴頂穴,膝蓋放鬆就是用意念上提一點鶴頂穴,膝蓋就輕了些。再用意念把賓骨上緣往上一提,從膝蓋到腳這一段就較輕鬆了,如果不這樣做,當你下蹲膝蓋處非常死,腰又沒鬆開,同樣膝蓋是會出毛病的。

  慢慢體會兩條胳膊兩張弓,兩條腿為兩張弓,脊樑骨為一張弓武功還講一身備五弓當撥背時,先把大椎穴往起提,當下頜往回收時大椎穴也往上提,大呼一口氣,就有了含胸的意思,肩頭再往外一拉,開了,就夠了怎樣的開胸法呢?是要藉助兩個肩膀頭往外引,有的人一往外引,肩就往上抬起來了,所以,又不能撥肩往上縱,只能是稍稍往前一引,胸就開了。含胸又要開胸就是兩個肩頭往上一拉,就開了,就在那一點點上,不能開大了下頜往回收,通過喉頭找到玉枕,百會往上頂,自然把項堅起來。用下頜往回一收,意念通過喉頭上找百會,很自然地把頭懸起來,從喉頭通過玉枕到達百會古人比方頭如懸磬。

  藥無貴賤,中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者妙。就是這個道理。一個最簡單的功法,只有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地去練。

  怎麼站才比較好身子不是直著往下坐。身子直著往下蹲,你的大腿根就折住了、就不是空鬆圓撐開的了,那麼你折住了氣就不好往下通,你的腿就會覺得非常累,時間長了就會麻,再時間長了你的腳就會痛領著百會,整個人就象被一個氣的繩子向上提著然後體會丹田裡邊有一團氣,這團氣催著你的命門平著向後移,命門、就是你的腰,它平著向後移的時候,要注意脊柱是垂直的,是隨著腰向後平移自然帶動整個豎直的脊柱向後移,但是它平著往後移在你快到極限的時候,把膝蓋輕輕一放鬆,在快到極限的時候,膝蓋只要往前微微一鬆,我們的臀部就會自然地坐下去,這個過程是非常自然的。因為你往後一移,就要摔倒,你保持平衡,膝蓋一放鬆,身體就蹲下去了,你這樣蹲下去之後它非常自然,這個氣它是從丹田貼著你的脊背充斥到你的腿,然後充斥膝蓋,充斥到腳上去的,這樣做整個人就非常的順溜。這樣做就不是往下壓,一壓的話胯膝踝都鬆不好。你百會提著把整個人都抻拉開的情況下,命門往後移,上身也是直的,脊柱是直的,向後平移,移到一個極限的時候,膝蓋一放鬆,往下一蹲。這樣胯、膝、踝各個關節處就都是非常空鬆的然後就要注意圓襠,想象有個氣球一樣的一團氣夾在你的襠這裡,把襠充實開了,一定要提著會陰。襠圓撐起來的時候,我們這個大腿根就要把它撐開,大腿肌肉往外翻,就會牽著我們的胯骨往外抻拉。我們用意念、用丹田氣從丹田裡面催著骶骨向後放鬆,使骶骨向後走,同時髖骨向外拉,這樣就把骶髂關節耳狀這個鶴頂穴的位置:膝蓋有一塊圓形的骨頭,這個穴位在這塊骨頭上緣邊,鶴頂血往丹田提,有了這個意念,膝蓋就不發緊,而且整個練功過程全身要放鬆。

  站莊時採用腹式呼吸,吸氣時意念收向命門,吸滿氣,微微向下一坐,同時腰放鬆,可反覆進行3~5個呼吸。每次站半小時,此法不僅能鬆腰胯,亦為鬆尾閭之捷法。4提會陰:第一步從腹底往命門和肚臍聯機中間提;有了這個基礎,再往上走一步,往混元竅提;最後提到百會上,這樣就可以使精氣上升;往百會提要注意:不要提到發旋處,要提到百會前1.5釐米到2釐米的地方,發旋的位置深處是崑崙宮所在處,是祖性還家之所,精氣往那提不行,往前提才行站莊姿勢正確與否要解決兩對矛盾:

  腰部放鬆後突,小肚子不能往回癟,大腿根部往後收呈空虛的三角,使尾閭對準指地點,臀部不能翹。解決的辦法是:百會下領、尾閭下垂、上提下墜,把脊柱抻直的同時,用丹田氣充斥,使腰向後放鬆,臀部後挪,大腿根部虛空,使脊柱的運動範圍加大。垂尾閭的同時必須提肛,免得氣機下降,而出現下肢靜脈曲張或疝氣。

  每次站莊時間最好不要少於40分鐘,這是培補腎氣、通透全身最可靠的功法了,您尤其要注意自始至終都是領著百會、提著會陰的,而且要一直提到頭頂上方一尺遠的虛空處,和百會一起領起來。

  太極拳的主要特點

  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同時,太極拳也不排斥對身體素質的訓練,講究剛柔並濟,而非只柔無剛的表演、健身操。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

  太極拳基本內容包括太極陰陽養生理論、太極拳拳術套路、太極拳器械套路、太極推手以及太極拳輔助訓練法。其拳術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單刀、雙刀、單劍、雙劍、單鐗、雙鐗、槍、大杆和青龍偃***yǎn***月刀等。

  太極拳這中華武術瑰寶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普遍推崇。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及廣大民眾對太極拳這一古老文化體系的保護意識日益強化,各級政府相繼制定保護措施,以太極文化為主的各個地方先後舉辦了11屆國際性太極拳交流大會。傳承人、民間傳承組織也加大深入推廣的力度。2006年5月,太極拳被中國政府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太極拳逐漸成為連線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國家的文化紐 帶,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對外交流傳播重要載體之際,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太極拳文化,武當山鍾雲龍,陳師行等道長相繼開辦武當武術傳統訓練班,21世紀開始,吸引諸多海外人士,來武當山學習武當武術,太極文化。又著手新建太極館,對來武當山尋求太極文化的人士,提供一個完善的,核心的場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