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書筆記精選

  篇一: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愛”,一個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要完全的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裡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在這本書裡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還有《義快的行為》這兩節,第一節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琵斯的愛,諾琵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琵斯的父親知道後,非要諾琵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琵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琵斯道歉,從這裡可以知道,諾琵斯的父親是一個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薰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節寫的是一個墨盒砸到老師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後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沒想到扔到了剛從門外進來的老師,最後卡隆要幫他頂罪,但老師知道不是他,讓肇事者站起來,並沒給他處罰,聽他講完事實後把那些人抓了起來,但卡隆跟老師說了些話,老師就不處罰他們了。這裡就表現了卡隆他關心他人的一種高尚的精神,並且得饒人過且饒人,這是難得的一種為人處事。

  讀到這裡,我想在這個以經濟利益為主的社會上,使很多人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那種關愛他人的精神已經漸漸淡漠,在社會加強精神建設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在學校家庭上學習這關愛他人,讓自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愛心來薰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

  篇二:

  在整理班級圖書的時候,偶然發現新課標必讀書目裡有《愛的教育》這本書,早就聽說了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曾感動了成千上萬的讀者。100多年來此書一直暢銷不衰,曾多次被改編為動畫片、電影、連環畫,讀者遍佈全世界。但是我卻一直沒有靜下心來閱讀。

  拿起這本書,腦海中湧現了好多的疑問,在這美麗的世間“愛”究竟是什麼?在這本書裡愛又是怎樣去體現的呢?它又帶給了我們什麼教育的結晶呢?帶著這些未知的疑問我走進了《愛的教育》去探求我想要的答案。

  這是一本以日記形式撰寫的小說,書裡的每一個故事雖然比較短小,但是每一個個小故事都講述著那父母與孩子間美好的愛、那老師與學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間的純真友誼……這一切的一切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裡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內中包含了父母的愛、同學的愛、老師的愛,以及社會的愛,這些在安利柯的心裡種下了光明的種子,教育了他怎樣去愛,又怎樣接受愛。字裡行間折射出的全是一顆純真透明的愛人之心。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

  看了這本書,也想到了現在的自己,身在教師崗位,滿腔熱誠的愛,希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角色,然而在專業經驗不足、缺乏教學經驗、也沒有很好的方法的現實之下,有時候也以教師的權威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在師生情感上劃出了一道情感交流的鴻溝,而《愛的教育》給了我很多的啟迪。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要潛移默化;要了解學生,認識學生,要適時的讚美和接納,鼓勵與協助;要培養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判斷能力,讓學生快樂成長;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絡,適時的提供教給家長養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如在《我們的老師》、《父親的老師》、《我弟弟的女老師》這幾篇日記中描繪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在《我們的老師》一文裡,作者用一種非常口語化的語言描寫了老師在迴應學生的問候時的神態、關心孩子時手的動作、批評孩子時的語調等,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慈祥的、感性的、親切中不失威嚴的好老師形象。《弟弟的女老師》一文所描寫的那些情景彷彿就是我曾經經歷和正在經歷的。女老師怎樣教換牙的孩子學拼音,怎樣處理孩子們帶到教室來的東西,怎樣應付上課時突發的事件,怎樣剋制自己情緒,怎樣在發火後後悔等等。

  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此書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有許多挫折、跌倒和失敗,但是一個良師必須適時適切地,來激發學生們自信心。讓他們勇敢面對所遇到的困難,並在困境中堅強的站起來,堅持的走下去。

  從《愛的教育》中,從安利柯的身上,我終於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源自父母和長輩的精神力量,父母、老師只有教會他如何關心別人,如何與人團結合作,如何熱愛勞動並創造生活,他才能在成年後不至於孤單、自私,而始終以樂觀、善良之心快樂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