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之上是不是也有厚厚的大氣層

  曾有科學表明,火星跟地球一樣,也擁有厚厚的大氣層,而大氣層是我們人類生存的重要星球條件。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火星上有大氣層嗎,一起來看看吧。

  火星上有大氣層嗎

  火星上有明顯的四季變化,這是它與地球最主要的相似之處。但除此之外,火星與地球相差就很大了。火星表面是一個荒涼的世界,空氣中二氧化碳佔了95%。濃厚的二氧化碳大氣造成了金星上的高溫,但在火星上情況卻正好相反。火星大氣十分稀薄,密度還不到地球大氣的1%,因而根本無法儲存熱量。這導致火星表面溫度極低,很少超過0℃,在夜晚,最低溫度則可達到-123℃。

  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概率只有70%至75%,這個數字是被一些事實所證實的.火星上有極稀薄的大氣層,還有碳酸氣.在火星的赤道部分,夏季白天的氣溫在10度至15度以上,這說明,水在那裡可以是液態的,而在有液態水的地方,是有可能存在著生命的.當然,火星上生命不會像我們這樣,那裡的生命是極其簡單的單細胞組織的藻類,火星生命多半是隱藏在土壤裡的,惡劣的條件使它們處於休眠狀態,這種狀態不僅像冬季的冬眠狀態,而且類似於夜間的睡眠狀態,相似的生命可在地球格陵蘭和南極洲上找到.

  火星的大氣層介紹

  與地球相似,火星周火星上也有大氣層嗎?圍也籠罩著大氣層。火星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次是氮、氬,此外還有少量的氧和水蒸氣。火星大氣層與地球大氣層都有氮存在,這是火星與地球最大的相似之處。去年,安裝在夏威夷群島的紅外線天文望遠鏡和安裝在智利的歐洲南部天文觀測臺通過觀測證實火星大氣中含有甲烷氣體,前不久,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號火星軌道探測器再次證實這一發現,這將是火星存在生命的又一個有力證據。天文學家聲稱,他們利用世界上最大型的望遠鏡已觀察到在火星大氣層中甲烷的光譜特徵。

  甲烷是火星大氣中極不穩定的分子,如果得不到必要的補充,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將在數百年之內消耗完。甲烷不會長期停留在火星大氣中,但有兩種方法可以做到這點。要麼,這些甲烷來自火山爆發,但人們尚沒有在火星上發現火山;要麼,這些甲烷就來自微生物。 在下個月舉行的天文學家大會上,天文學家們將向世人展示更多通過加拿大--法國--夏威夷天文望遠鏡所採集到的火星上存有甲烷的證據。

  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可能是火山活動所產生的。在火山活動中它會與熔岩一道噴發出來或者直接從火星地表溢位。然而,要證實這一點卻並不那麼容易:截止目前,在眾多的火星軌道探測器中還沒有一個能紀錄下火星表面火山活動的痕跡。如果火山假說被證實,這將成為科學界長期研究的一個重要成果。火山噴發所散發出來的熱量會使火星地表中的大量冰層溶化,這便在理論上為火星產生生命提供一個有利條件。

  在地球上,微生物能夠利用氫氣和二氧化碳氣體制造出甲烷。類似於這樣的微生物並不需要氧氣。科學家認為這種型別的微生物同樣也可能在火星上存活。由於今年先後成功登陸火星的美國火星車“勇氣號”和“機遇號”主要從事火星地質勘探,因此它們也無法回答火星上是否存在甲烷這一問題。歐洲航天局發射的“獵兔犬-2”號探測器安裝有吸收火星大氣的儀器,但由於技術原因,該探測器在登陸火星之後便消失了。

  在未來登陸火星的活動中,也許科學家們會在探測器上安置感測器,以分析火星大氣中從在的甲烷,決定它究竟來自哪裡。

  曾有稠密大氣層

  稠密大氣層使液態水的存在成為可能。如今火星的大氣層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科學家認為,如果當年火星大氣層密度達到如今地球的30%,流動水確實有可能在火星表面存在。

  人類對認知神祕火星的渴望,部分源自火星表面那千溝萬壑的山峽溪谷與河道,而更加稠密的大氣層是液態水存在的必要條件。美國航天局計劃2013年啟動一項新的火星探測計劃,命令探測器接近火星大氣層頂部,尋找火星大氣溢位之謎。

  美國《科學》雜誌21日報道,火星在60萬年前擁有比今天火星大氣層更加稠密的二氧化碳大氣層,正因為大氣層密度高,當年的火星是沙塵暴的天下,塵土飛揚,風暴頻繁。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藉助刺地雷達技術,在火星南極附近地區發現大面積地下“乾冰湖”。科學家斷言,乾冰湖封存的大量固體二氧化碳在60萬年前曾是火星的大氣層。

  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火星專案研究者傑弗裡·普勞特說:“那真是一個地下大寶藏。我們先前在火星地下發現一些物質,但從來沒有想到會有一個乾冰湖。”

  地下封存大面積乾冰意味著,在某個時代,這些二氧化碳可能存在於火星的大氣層中。科學家分析認為,60萬年前,火星大氣層的密度是如今的30倍。

  厚重的大氣層意味著風暴可能形成。文章主要撰寫者羅傑·菲利普斯說:“那時候的火星,就像上世紀30年代美國沙塵暴地區一樣,風暴頻繁,沙塵飛揚,但火星的程度要更加嚴重。”

  火星大氣層探測原因

  "有關火星大氣隨時間變遷丟失水和二氧化碳,科學家存有許多問題," 此次建議的贏家之一、火星大氣與不穩定性變化***MAVEN***的主要調查者、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的布魯斯-嘉庫斯凱說。

  瞭解火星大氣在發生什麼對確定此行星現在或曾經是否適合生命生存發展很重要。研究火星大氣的化學組成與動態變化也是MAVEN競爭的重點,這就是名為"偉大逃溢"的專案,是由美國西南研究院提出的。

  "偉大逃溢"專案的目標是通過測量火星上層大氣的構成與動態變化來確定火星大氣隨時間的變化情況。週二在阿靈頓舉行的火星科學計劃會議上,美國宇航局的火星探測計劃的首席科學家邁克爾-梅葉表示,局裡很高興獲得了二大如此好的建議,希望有足夠的錢來完成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