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中考語文真題

  中考語文方面要多做真題,精讀文章,總結做題技巧,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抄寫下面的句子,並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2分***

  聖火傳dì夢想,愛心鑄就國魂!

  2.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我們無法_______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靠________它的寬度和高度來_______它的容積,使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A.增加 擴大 控制 B.擴大 控制 增加 C.控制 增加 擴大

  3.修改下面的病句。***3分***

  空降兵部隊具有機動能力強、突擊速度快,可以越過地理障礙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

  改正:

  4.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語句依次是*** ***和*** ******只填序號******4分***

  __________。所謂“形散”,一般指行文的結構靈活多樣,手法不拘一格。所謂“神不散”,是指文章的主題集中。瞭解散文的這一特點,有助於我們欣賞散文。閱讀散文,________。這樣,才能品出其中的韻味,得到藝術享受。

  A.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

  B.散文是一種最適合抒發作者主觀情感的文學形式

  C.要把自己的聯想和想象與作者的聯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再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和想象

  D.要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和知識積累,進行由此及彼的聯想和想象,再把自己的聯想和想象與作者的聯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5.在橫線上填寫古詩文句子。***8分***

  ***1***人生自古誰無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過零丁洋》******2分***

  ***2***先天下之憂而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陽樓記》******2分***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分***

  6.根據要求完成下面題目。***10分***

  為了引導同學們對生命的價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學校準備開展以“珍愛生命”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1***同學們擬定了以下幾個選題,你認為不適合作為選題的一項是*** ******3分***

  A.珍愛生命與保護環境

  B.珍愛生命與仿生技術

  C.珍愛生命與遠離毒品

  D.珍愛生命與見義勇為

  ***2***假如你們小組的綜合性學習報告題目擬定為《珍愛生命需要智慧》,你會選用下面哪一則材料?為什麼?***4分***

  [甲]邰麗華身殘志堅,為實現夢想,和同伴們一起克服重重困難,經過艱苦訓練,終於為人們奉獻了精彩絕倫的“千手觀音”。

  [乙]22歲的樂劉會,困在地震廢墟中冷靜等待救援。聽不到任何聲音,她就平靜呼吸,儲存體力;聽到有人經過的聲音,她就大聲地呼救。在被困70多個小時後,她終於獲救。

  ***3***星期天,課題小組的同學們終於完成了綜合性學習報告。由於天熱,有位同伴提議一起到江邊去游泳,你不贊同他的想法。這時,你看了看學習報告的題目《呵護生命從現在做起》,靈機一動,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閱讀***40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0小題。***15分***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出門則以一騾二馬捆書自隨。遇邊塞亭障②,呼老兵詣道邊酒壚,對坐痛飲。諮其風土,考其區域。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遇故友若不相識,或顛墜崖谷,亦無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詣淵涵博大,莫與抗衡與。——《清朝藝苑》

  [註釋]①亭林:即顧炎武。②亭障:邊塞崗亭、堡壘。

  7.解釋下面加點的詞。***6分***

  ***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 釋:

  ***2***呼老兵詣道邊酒壚 詣:

  ***3***諮其風土 諮:

  8.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正,必無所疑乃已。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面文段中沒有涉及的內容是*** ******2分***

  A.交友B.考察C.讀書

  10.這段文字主要表現了顧炎武的哪些特點?***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現代文,完成第11-13小題。***10分***

  元青花之謎

  在青花瓷的家族裡,元青花的名字一聽就如雷貫耳。然而,元代青花瓷從誕生之日起,就給後世留下了眾多的謎團。

  第一個謎就是它的紋飾為什麼是藍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藍,是受波斯文化的影響。蒙古當時跟西域的關係十分密切,在13世紀初,由於成吉思汗異軍突起,他和他的繼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亞、中亞,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湧入中國,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學家、醫學家等,他們帶來了西域的文化。藍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調,今天去中東我們依然可以看見到處都是以藍色為主色調的建築。

  第二個謎就是它的發展沒有初創期,沒有萌芽期, 它是突然成熟的。過去任何一個瓷窯,其發展脈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則不然,你看見的時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嬰兒,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這有多種解釋:有的說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現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現的,那個時候,波斯人帶來了現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藝,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響。另外一種說法是元代以後有大量北方工匠南遷,他們繪畫能力都比較強,他們來到南方的景德鎮駐紮下來,在景德鎮漂亮的瓷胎上重新開始作畫,就跟一個畫家到另外一個地方畫畫似的,只不過是換了紙,換了顏料而已,技藝上沒有什麼區別。元青花的這種突然成熟,從學術角度講,至今還有很多問題尚待研究。

  第三個謎是元青花紋飾為什麼題材眾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題材表現不一樣,它的題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題材大都是花卉、鳥獸、龍鳳,後期才出現了人物題材。後期畫人物的第一個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說的影響,注意展現情節。第二個原因是在元朝後期,朱元璋沒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長時間駐紮在景德鎮。他對景德鎮的瓷器生產應該有過影響,由於他對戰爭故事的關注,以人物為紋飾題材的作品開始逐漸增多。

  第四個謎是元青花造型碩大,大件瓷器特別多,如大盤、大罐、大瓶。土耳其的託布卡比宮裡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幾十件,都是中國當時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別多有一個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關。蒙古人性格粗獷,不拘小節。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當中有一個“把杯”,所謂“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著。為什麼做成這樣的呢?因為元人是馬上民族,他騎在馬上,一隻手騰出來就可以攥住這個杯子。“欲飲琵琶馬上催”就是這個感覺。高安出土的這個“把杯”,上面寫著兩句詩,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我能夠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場,也無非三萬六千場,人生苦短啊!

  元青花自其誕生之日起,就迅速繁榮起來。後來的明清兩代,瓷器都以青花為主。元青花是漢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結晶。正是因為其產生的特殊歷史背景和蘊藏的民族文化內涵,千百年來,它以撲朔迷離的光澤閃爍在歷史的記憶中。

  ***根據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相關內容整理***

  11.根據文字內容填空。***3分***

  作者從色調、□□、□□、□□四個方面介紹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謎團。

  12.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為什麼?***3分***

  他對景德鎮的瓷器生產應該有過影響,由於他對戰爭故事的關注,以人物為紋飾題材的作品開始逐漸增多。

  13.作者為什麼說“元青花是漢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結晶”?請整合文字資訊回答。***4分***

  ***三***閱讀下面現代文,完成第14一17小題。***15分***

  神奇的絲瓜

  今年春天,孩子們在房前空地上,斬草挖土,開闢出來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小花園。周圍用竹竿紮了一個籬笆,移來了一棵玉蘭花樹,栽上了幾株月季花,又在竹籬下面隨意種上了幾棵扁豆和兩棵絲瓜。土壤並不肥沃,雖然也鋪上了一層河泥,但估計不會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過是玩玩而已。

  過了不久,絲瓜竟然長了出來,而且日益茁壯。這當然增加了我們的興趣。但是我們也並沒有過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牆外馬路上的車水馬龍和亞運會招展的彩旗,顧而樂之,只不過順便看一看絲瓜罷了。

  絲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並沒有想到會有什麼神奇之處。可是忽然有一天,我發現絲瓜秧爬出了籬笆,爬上了樓牆。以後,每天看絲瓜,總比前一天向樓上爬了一大段,最後竟從一樓爬上了二樓,又從二樓爬上了三樓。說它每天長出半尺,決非誇大之詞。絲瓜的秧不過像細繩一般粗。如不注意,連它的根在什麼地方,都找不到。這樣細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間輸送這樣多的水分和養料,供應前方,使得上面的葉子長得又肥又綠,爬在灰白色的牆上,一片濃綠,給土牆增添了無限活力與生機。

  這當然讓我感到很驚奇,我的興趣隨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絲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務。爬小山反而成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視著細細的瓜秧和濃綠的瓜葉,陷入沉思,想得很遠,很遠……

  又過了幾天,絲瓜開出了黃花。再過幾天,有的黃花就變成了小小的綠色的瓜。瓜越長越長,越長越大,重量當然也越來越增加。最初長出的那一個小瓜竟把瓜秧墜下來了一點,直挺挺地懸垂在空中,隨風搖擺。我真是替它擔心,生怕它經不住這一份重量,會整個地從樓上墜了下來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證明了,我這種擔心是多餘的。最初長出來的瓜不再長大,彷彿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長。在上面,在三樓一位一百零二歲的老太太家的窗外窗臺上,卻長出來兩個瓜。這兩個瓜後來居上,發瘋似的猛長,不久就長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這兩個瓜加起來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細秧怎麼能承擔得住呢?我又擔心起來。沒過幾天,事實又證明了我是杞人憂天。兩個瓜不知從什麼時候忽然彎了起來,把軀體放在老太太的窗臺上,從下面看上去,活像兩個粗大彎曲的綠色牛角。

  不知道從哪一天起,我忽然又發現,在兩個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樓之間,在一根細秧的頂端,又長出來了一個瓜,垂直的懸在那裡。我又犯了擔心病:這個瓜上面夠不到窗臺,下面也是空空的。總有一天,它越長越大,會把上面兩個大瓜也墜了下來,一起墜到地上,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卻看到了奇蹟。同往日一樣,我習慣地抬頭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個早已停止生長,孤零零地懸在空中,似乎一點分量都沒有;上面老太太窗臺上那兩個大的似乎長得更大了,威武雄壯地壓在窗臺上;中間的那一個卻不見了。我看看地上,沒有看到掉下來的瓜。等我倒退幾步抬頭再看時,卻看到了那一個我認為失蹤了的瓜,平著身子躺在緊靠樓牆突出的臺子上。這真讓我大吃一驚。這樣一個原來垂直懸在空中的瓜怎麼忽然平身躺在那裡了呢?這個突出的臺子無論是從上面還是從下面都是無法上去的,決不會有人把絲瓜擺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絲瓜下面,像達摩老祖一樣,面壁參禪。我彷彿覺得這絲瓜有了思想,它能考慮問題,而且還有行動:它能讓無法承擔重量的瓜停止生長;它能給處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擔重量的地方,給這樣的瓜特殊待遇,讓他們瘋狂地長;它能讓懸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釋我上面談到的現象。但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又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絲瓜用什麼來思想呢?絲瓜靠什麼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呢?上下數千年,縱橫幾萬裡,從來也沒有人說過絲瓜會有思想。我左考慮,右考慮,越考慮越糊塗。我無法同絲瓜對話。這是一個沉默的奇蹟。瓜秧彷彿成了一根神祕的繩子,綠葉子照舊濃翠撲人眉宇。我站在絲瓜下面,陷入夢幻。而絲瓜則似乎心中有數,無言靜觀,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彷彿含笑面對秋陽。

  ***選自《季羨林散文》,略有改動***

  14.在絲瓜的成長過程中,哪些神奇現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請簡要概括。***4分***

  15. 品味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作用。***3分***

  兩個瓜不知從什麼時候忽然彎了起來,把軀體放在老太太的窗臺上,從下面看上去,活像兩個粗大彎曲的綠色牛角。

  16.說說作者心目中的絲瓜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為什麼?***4分***

  17.品讀文字,說說作者看待事物的方式給了你什麼啟迪。***4分***

  三、寫作***5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50分***

  “加油!”簡單的一句話,讓她渾身充滿了力量,頑強地衝向終點。“孩子,老師說你做得不錯,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簡單的一句話,讓一個學習有困難的孩子一步步走進了大學的殿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簡單的一句話,讓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

  簡單的一句話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這些現象引起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戲劇除外***,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

  1.遞***共2分***.

  2.C***3分***

  3.在“突擊速度快”後加上“的特點”。***3分***

  4.AD***共4分。每空2分。***

  5.***1***留取丹心照汗青***2***後天下之樂而樂***3***零落成泥碾作塵***4***安得廣廈千萬間***共8分。每題2分***

  6.***1***B***3分***

  ***2***示例:我會選擇[乙]材料,因為[乙]材料中樂劉會不因被困而慌亂,而是根據周圍的情形進行判斷,選擇合理的方式進行自救,充分體現了她珍愛生命的智慧。***共4分。***

  ***3***示例1:不可以,江中游泳很危險,呵護生命應該從現在做起呀!示例2:不行吧,到江裡游泳不安全,你可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呀!***3分。***

  7.***1***放下***2***到***3***詢問***共6分,每個2分。***

  8.示例:如果發現與自己以往瞭解的情況不相符合,他就翻書詳細地訂正,一定要毫無疑問才停止。***共4分。***

  9.A***2分***

  10.勤奮、嚴謹、專注***3分。***

  11.***1***發展***2***題材***3***造型***共3分。一點1分。***

  12.示例:不能刪去。“應該”一詞表明作者推測朱元璋曾影響了瓷器的紋飾,刪去“應該”就不嚴密了。***共3分。***

  13.示例:因為元青花受到了漢族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等三種文化的影響,其紋飾的題材與漢文化關係密切,其顏色、原材料、工藝與西域的波斯文化有關,造型的碩大與蒙古文化有關。***共4分。***

  14.示例:①絲瓜秧生長迅速,細秧能養育出濃綠的瓜葉,充滿了活力與生機。②絲瓜能控制瓜的生長,似乎有思想。***共4分,一點2分。***

  15.示例:這兩個動詞描繪了絲瓜主動調整生存狀態的動作,表現出絲瓜具有主動性,似乎有思想的特點。***共3分。***

  16.示例:在作者心中,絲瓜好像是一位智者,因為它能從容不迫地應對各種生存環境。***共4分。***

  17.示例:把植物當作一個生命去看待,細心觀察,用心體味和思考,並從中獲得生活的啟示。***共4分。***

  18.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