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課古詩兩首知識點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課《古詩兩首》均為絕句,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練。小編在此整理了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課《古詩兩首》知識點,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課《古詩兩首》知識點課文梳理

  本課由《所見》《小池》兩首古詩組成。兩首詩均為絕句,詩句內容簡潔,語言通俗淺易,用詞精準凝練。內容中情景交融,動靜相宜,好比一個個鏡頭移動交織成兩幅行動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圖。從不同側面表現夏天的情趣。教學中應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引導學生反覆誦讀,進面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薰陶。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前就有一定的古詩積累,詩歌特有的韻文形式利於學生朗讀,教材為詩歌選配的畫面生動、形象,降低了理解和感悟內容的難度。詩句中的文字注音,對於有一定自讀能力的孩子來講難度不大。但教者應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以利於學生對詩句內容的理解感悟。

  《所見》的大意是: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迴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歌唱,一聲不響地站在了樹下。這首詩寫的是“意欲捕鳴蟬”的情趣。《小池》的大意是:泉眼珍惜地讓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的濃密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風光的柔和。嫩綠的荷葉那尖尖的小角剛露出水面,就有蜻蜓飛來落在上頭。這首詩寫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兩首古詩從不同側面表現了夏天的情趣。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課《古詩兩首》知識點詞句梳理

  【牧童】

  本課指放牛的兒童。

  【樾】

  樹陰。

  【林樾】

  本文指道旁成蔭的樹。

  【振】

  振盪的意思。說明牧童的歌聲響亮。

  【忽然】

  表示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意欲】

  心想。

  【泉眼】

  泉水的出口。

  【惜】

  愛惜、捨不得。

  【晴柔】

  晴天裡柔麗的風光。

  【小池】

  小池塘。

  【細流】

  細細的水流。

  【照】

  映照。

  【詩】

  我們今天學習《古詩兩首》。

  【林】

  開發區工廠林立。

  【童】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

  【黃】

  豆腐是用黃豆做的。

  【閉】

  學校運動會今天閉幕了。

  【立】

  她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近義詞】

  意欲──想要

  鳴──叫

  捕──捉

  立──站

  【反義詞】

  閉──開

  晴──陰

  柔──剛

  捕──放

  閉──開

  細──粗

  【同音字組詞】

  詩***詩句、詩人***

  師***老師、師父***

  童***童年、兒童***

  同***同意、相同***

  力***力氣、力量***

  立***直立、立正***

  【形近字組詞】

  閉***封閉、閉目養神***

  閒***空閒、閒言碎語***

  陰***陰謀、陰雨天***

  陽***陽光、豔陽天***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課《古詩兩首》知識點測試題

  一、看拼音寫詞語

  ɡǔ shī zhú lín tónɡ nián

  *** *** *** *** *** ***

  huánɡ hé ɡuān bì lì zhènɡ

  *** *** *** *** *** ***

  二、按課文內容填空

  1、牧童騎***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 ***。

  2、*** ***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 ***。

  3、這兩首都是描寫*** ***季節的古詩。

  三、找意思相反的詞,連一連。

  閉 坐

  立 晴

  先 放

  陰 後

  捕 開

  四、猜一猜,選一選

  柔 閉 所 牧

  一戶一斤米*** ***

  騎牛寫文章*** ***

  人才進了門*** ***

  把矛放樹上*** ***

  一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三課《古詩兩首》課文原文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小池》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