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中《望廬山瀑布》重在誦,《絕句》重在唱。小編在此整理了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絕句》 杜甫

  兩 個 黃 鸝 鳴 翠 柳 ,

  一 行 白 鷺 上 青 天 。

  窗 含 西 嶺 千 秋 雪 ,

  門 泊 東 吳 萬 裡 船 。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教學建議

  1、在語境中整體識字:

  ⑴通讀古詩,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圈畫出不認識或認為容易讀錯的字。如,“紫”是平舌音,“嶺”是後鼻音,要讀準。

  ⑵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自主識字。如,在課文下面的生字背景圖中找生字的讀音;可以請教老師或周圍的夥伴。

  2、調動生活經驗識記生字:

  出示生字,隨著提示語“我會認”,學生自願認讀自己會認的生字,並說說自己在生活中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曾見過這個字,是用什麼辦法記住這個字的。在交流中老師要注意多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調動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如:

  “廬”:我遊過廬山,認識這個字。

  “爐”:火爐,冬天我們家要生火爐。通過和“廬”比較,記住字音、字形及字義。

  “吳”:我媽媽姓吳,口天吳。

  3、個人情感體驗識字:

  讓學生在會認、會寫的字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聯絡自己的情感體驗,說說為什麼喜歡。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喜歡的熟悉的字組詞說話,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如:

  “嶺”:我喜歡“嶺”字,因為山嶺是我們的綠色屏障。

  “疑”:我喜歡“疑”字,因為我喜歡質疑,老師經常誇獎我,說我是個不懂就問的好孩子。

  4、寫字指導:

  ⑴“我的發現”:

  “口”在左邊高又小鳴,“口”在上下小而扁吳、含。“山”作偏旁豎折斜嶺,“火”在字左捺變點爐、煙。

  “含”字上邊“今”,“嶺”字右邊“令”,有點和無點,細心分辨清。

  ⑵示範講解:

  “銀”字有兩個“豎提”,“艮”的豎提應略向下,長於金字旁的豎提。“窗”字字形複雜,學生容易忽視“囪”字上的小撇,建議邊示範邊領著學生一筆一筆地書空。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十七課《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望廬山瀑布》描繪了廬山瀑布壯麗的景象。

  我首先談話揭趣,揭示課題,然後讓學生自由練讀,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自在地讀,無拘無束地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可使我發現學生在練讀中出現的問題,為下一步“正音”探清虛實。

  在理解詩意時,我只讓學生初步體會感情,自學古詩確有難度,所以教師只要求學生初步體會感情,我只是抓住古詩最凝練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感情的基本特點。把對學生情感的引發,激盪,昇華,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以“情”為主線,把“讀”的活動在教學中一以貫之,從自由練讀到品析美讀再到深情誦讀,使學生逐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並在不知不覺中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絕句》寫得有動有靜,有聲有色,色彩明快,意境開闊。全詩通過對明媚春光的描繪,折射出作者愉快的心情。四個獨立的景色,營造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圖畫,詩人陶醉其中,望著來自東吳的船隻,不覺勾起了鄉愁,細緻的內心活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教學時,由於學生已有了學習第一首古詩的經驗和方法了,我就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如“讀一讀”:有感情地朗讀詩句,品讀詩意。“說一說”:用自己的話來感受詩句,闡述詩意。“畫一畫”:根據自己對詩意的理解,用畫筆來表現、畫出詩意。“議一議”: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評價詩意。然後通過精讀感悟,小組學習,彙報學習成果。

  在彙報學習成果時,氣氛非常活躍。他們有的用朗讀的方法向大家彙報,讀得很有感情,從他們的朗讀中,能夠感受到他們對詩意的理解程度。有的用畫一畫的方法,看他們一邊看著自己的畫一邊講述著詩意,非常的流暢和貼近詩意,使我們全班同學受到了一次美的薰陶。有的用說一說的方法,你一句我一言把詩意說得頭頭是道。還有的既讀又說,把一首古詩嚼得滾瓜爛熟,一堂課下來,一首詩大部分學生都能背誦說出詩意學會運用了,但由於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程度很膚淺,所以學生的理解也沒有更深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