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3篇

  四年級語文老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要踐行學講計劃,重視小組合作學習,設計有效、高效的教學方法,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希望對你有用。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一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共有學生58人。通過上學期的語文學習,全班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在習作方面,大多數學生還沒養成了堅持寫日記、堅持每天讀書的習慣等。此外本學期需加大對幾名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儘快促使他們跟上學習進度,使之成為思想進步,成績合格的學生。

  從整體看,大部分同學要求上進,能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但發言面不廣,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本班約有五分之二的同學學習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慢。部分學生還沒有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閱讀量不夠豐富,知識面較窄。本學期需要在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多化力氣,力求改善。

  二、教材分析:

  1、思想內涵豐富。

  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四下教材共入選23篇課文,文質兼美,思想內涵十分豐富。教材是分7個單元安排的,每個單元都突出一個鮮明的教育主題。如第一單元頌春篇,是關於讚美春天、親近自然;第二單元創新篇,是倡導創新,教給學生創造方法的教育;第三單元英才篇,是介紹中華民族古代英賢人物,教育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廉潔等傳統美德;第四單元愛心篇,是倡導無私奉獻、相互關愛、回報母愛和保護弱小等美好品質的教育;第五單元動物篇,是關於天人合一,學習動物知識、愛護動物的教育;第六單元環保篇,是關於保護環境、改造環境、美化環境的教育;第七單元國魂篇,是關於歌頌領袖人物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入選的這些課文人文內涵豐富,都是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而這樣的編排,又進一步優化了課文的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2、安排了四個重點訓練專案

  蘇教版國標本中年段閱讀教材,除了安排朗讀、背誦、複述課文等常規學習目標外,還安排了四個重點學習專案:

  一是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是學會默讀,養成良好的默讀習慣;

  四是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3、注重向小學高年級閱讀的過渡,著眼於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

  第二學段的閱讀教學承擔著從第一學段向第三學段閱讀教學的“過渡”任務。而四年級下冊的閱讀教學,又是第二學段閱讀教學的最後一個學期。也就是說,就小學階段閱讀教學而言,第二學段是承上啟下的階段;就第二學段閱讀教學而言,四年級下冊的閱讀教學除了肩負“承上”的任務外,更重要的是解決“啟下”的問題。四年級下冊的閱讀教學編排正是體現了這一特點:

  ***1***注重閱讀能力的提高。從《語文課程標準》關於“階段目標”閱讀教學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讀、默讀的技能,閱讀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學段較之第二學段有明顯提高。本冊教材為了解決好“啟下”的問題,在閱讀能力的要求上既紮紮實實地落實了第二學段相關的目標要求,又適當向第三學段滲透、延伸,注意為高年級閱讀教學作好鋪墊。主要表現在:一是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

  ***2***注重讀寫結合。閱讀與習作是語文學習的重頭戲。而讀寫結合又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最佳途徑之一。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的讀寫結合,是分長、短兩條線來安排的。長線結合是指突破了按單元對應地安排讀寫訓練,以使學生的閱讀有一個較長時間的內化過程,力圖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習作的機械模仿、生搬硬套。短線結合是指閱讀課中的小練筆,這種與閱讀對應的片段訓練,用時少,見效快,既是作文教學的補充訓練,又是學生習作的基礎訓練。

  ***3***按主題組織安排閱讀單元。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養成蒐集資料的習慣提高篩選資料的能力。

  2***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3***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致志的習慣。

  4***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5***繼續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6***培養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2、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本冊生字。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3、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積極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度大方,口齒清楚,有禮貌。

  5、閱讀。

  ***1***努力養成勤於閱讀,讀思結合,自讀自悟得好習慣。

  ***2***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3***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4***能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5***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習作。

  ***1***留心周圍的事物,樂於書面表達。

  ***2***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

  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⒈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精心組織對話過程,倡導“以生為本”的教學思路,啟用語文課堂。

  ⒉探索素質教育新規律,實施課堂教學素質化,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習困難生的轉化工作,提高整體素質。

  ⒊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他們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時間和舞臺。

  4把好寫字教學這一關,給學生定時間、定內容進行寫字訓練,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

  5、紮實進行語言訓練,著重進行段的訓練——讀懂一段話,寫好一段話,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擴大訓練面,使全體學生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訓練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6、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絡。要讓學生通過新聞記者學表達,從讀中學寫。用好例文,讓學生從中學到寫作的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7、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根據課文特點,選擇學法指導的時機,有的宜在學習課文中,如幾種連句成段的方法,有的可在學完課後總結,如理解重點詞語讀懂句子,讓學生多運用這種方法練習,在實踐中達到熟練的程度。

  8、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加強培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如“舉辦童話故事會、編童話集”、“詞語接龍”等

  六:教學進度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二

  全冊教學目標要求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寫鋼筆字的方法;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致志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4***繼續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5***培養認真寫鋼筆字、毛筆字的習慣。

  2、漢語拼音。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說好普通話。

  ***2***能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本冊生字。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態度大方,口齒清楚,有禮貌。

  5、閱讀。

  ***1***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6、習作。

  ***1***留心周圍的事物,樂於書面表達。

  ***2***能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寫明白。

  ***3***能夠使用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初步學習冒號,引號。儘量把標點用正確。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三

  一、教材體系、教學內容分析

  本冊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為學生學習祖國文字,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促進全面和諧地發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冊課文篇幅短小,語言規範,便於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複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精美細緻,饒有童趣,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每篇課文後面的作業題一般安排瞭如下內容,朗讀、背誦、默讀、複述、用鋼筆描紅、讀抄常用詞語、小練筆等。

  習作教材以“貼近學生生活,注重實踐,體驗”為宗旨,在內容安排上富有兒童情趣,在呈現的方式上力求靈活多樣,在操作練習上提供多種選擇,在評價上強調要求適度。單元練習以綜合性為主,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成語和古今詩文的讀讀背背、口語交際等,意在豐富語文教育的內涵,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各單元還都安排了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內容。各練習既相對獨立,又自成系列。

  學用字詞句方面,是將識字寫字與詞語句式等內容綜合起來,讓學生在學和用的過程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激發熱愛祖國語文的情感。讀讀背背方面,採用了兩種形式:一是每單元安排8個成語或有積累價值的詞語,在內容上有一定聯絡,又壓韻上口,二是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二、學生基本情況

  四***3***一班共有學生51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5人。通過上學期的語文學習,全班學生基本養成了較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特別是在我區全面推廣學講計劃以後,大多數學生基本養成了課前預習、課後及時複習、課堂自主探究的好習慣。但個別同學在學習習慣,學習力度上仍有待提高。因此,本學期需加大對幾名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儘快促使他們跟上學習進度,使之成為思想進步,成績合格的學生。

  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能認真完成作業,對於這部分學生來說,學習是一件輕鬆而且愉快的事情。同時班級一小部分學生上課學習成績較差,主要表現在上課不願意動腦,不主動舉手發言,作業質量不高。對於這些學生,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關鍵。通過本冊語文的學習,我要關注他們學習習慣的培養,同時積極創造機會鍛鍊他們的思維,提高敘述表達的能力,嘗試引導他們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根據每篇課文的內容和教學目標,有的放矢地進行德育教育,把語言訓練和思想品德教育融為一體,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和行為習慣。

  2、踐行學講計劃,重視小組合作學習,設計有效、高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逐步學會獨立識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通過校書法競賽等形式,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和寫字興趣。

  3、重視朗讀指導,給學生充分朗讀的時間,培養語感。充分利用插圖,聯絡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4、注意每組教材在內容上的聯絡,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內容,設計教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5、繼續指導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逐步提高閱讀品味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量,不斷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6、重視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正確處理讀與寫的關係,立足課文,學習寫話。堅持寫讀書筆記,在鞏固已有的習作基礎上,逐步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