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至武夷山自駕遊攻略

  武夷山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之美譽。武夷山的山不高卻有高山之氣魄,武夷山的水不深亦集水景之大成。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上海至武夷山自駕遊路線

  上海到武夷山自駕里程約 648.6公里,花費時間約8小時8分鐘。

  1.從起點向東南方向出發

  2.行駛40米,右轉進入人民大道

  3.沿人民大道行駛42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黃陂北路

  4.沿黃陂北路行駛210米,過右側的福地商務辦公樓約90米後,直行進入黃陂南路

  5.沿黃陂南路行駛170米,過右側的金陵大廈,右轉進入金陵西路

  6.沿金陵西路行駛370米,左前方轉彎

  7.行駛1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重慶中路

  8.沿重慶中路行駛150米,直行進入重慶南路

  9.沿重慶南路行駛10米,稍向右轉上

  10.沿匝道行駛470米,從***直行進入南北高架路

  11.沿南北高架路行駛2.0公里,朝內環高架路/南浦大橋/滬閔高架路/魯班路立交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內環魯班路立交橋

  12.沿內環魯班路立交橋行駛310米,在內環魯班路立交橋右前方轉彎

  13.繼續沿內環魯班路立交橋行駛10米,在第1個出口朝內環高架路/滬閔高架路方向,稍向右轉

  14.繼續沿內環魯班路立交橋行駛400米,在內環魯班路立交橋從***直行進入內環高架路

  15.沿內環高架路行駛4.2公里,朝滬閔高架路/莘莊立交/上海南站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內環漕溪路立交橋

  16.沿內環漕溪路立交橋行駛400米,在內環漕溪北路立交橋朝柳州路方向,稍向左轉

  17.繼續沿內環漕溪路立交橋行駛40米,從***直行進入滬閔高架路

  18.沿滬閔高架路行駛7.6公里,從出口離開直行進入滬昆高速公路

  19.沿滬昆高速公路行駛430米,朝杭州/G60/寧波/莘莊方向,稍向右轉

  20.繼續沿滬昆高速公路行駛27.6公里,直行進入杭州灣環線高速公路

  21.沿杭州灣環線高速公路行駛52.7公里,朝杭州方向,稍向右轉進入滬昆高速公路

  22.沿滬昆高速公路行駛45.3公里,朝紹興/溫州/金華/G2501***東段***方向,稍向右轉

  23.繼續沿滬昆高速公路行駛870米,在沈士樞紐從***直行進入杭州繞城公路

  24.沿杭州繞城公路行駛41.2公里,朝金華/溫州/G60方向,稍向右轉進入滬昆高速公路

  25.沿滬昆高速公路行駛232.1公里,朝黃山/南平方向,稍向右轉進入五里樞紐

  26.沿五里樞紐行駛290米,朝廣州/G3/福州/南平方向,稍向右轉

  27.繼續沿五里樞紐行駛1.2公里,在五里樞紐從***直行進入京臺高速公路

  28.沿京臺高速公路行駛205.4公里,在崇陽溪大橋朝武夷山/邵武/南昌/上饒方向,稍向右轉進入興田樞紐

  29.沿興田樞紐行駛700米,從***直行進入寧上高速公路

  30.沿寧上高速公路行駛18.9公里,從九曲/武夷山景區出口離開直行進入九曲互通

  31.沿九曲互通行駛570米,過九曲互通約170米後直行上匝道

  32.沿匝道行駛650米,朝武夷山景區/武夷山市區方向,稍向右轉

  33.行駛70米,右前方轉彎進入S303

  34.沿S303行駛2.3公里,右前方轉彎

  35.繼續沿S303行駛80米,右後方轉彎

  36.繼續沿S303行駛180米,右後方轉彎

  37.行駛220米,直行

  38.行駛190米,直行

  39.行駛550米,到達終點

  

  武夷宮景區

  武夷宮景區是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又稱“武夷宮”,景區位於九曲溪筏遊的終點晴川,前臨溪流,背倚秀峰,沃野碧川,巧構林立,為遊客集中輻輳之處。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勝地之一,是武夷山最古老的宮院。初建於唐天寶年間***742-755年***,宋擴建至300多間,為宋代六大名觀之一,後毀於歷年戰火。現存兩口龍井和萬年宮、三清殿。

  三清殿現在是國際蘭亭學院所在地,殿內有四塊珍貴的碑刻:忠定神道碑、洞天仙府、明龔一清和現代郭沫若遊武夷的詩題。

  萬年宮現在是朱熹紀念館,宮內有兩株千年桂樹,相傳是南唐保大二年***944年***李良佐建觀時所栽。以後枯死一株,到了宋代,朱熹補種了一株。兩株桂樹龍盤蛇曲,被稱為“桂花王”。

  蓮花峰

  蓮花峰,武夷山風景區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景區西北部。它背倚景區主峰三仰峰的西北坡麓,與名巖筇巖相接,前臨環景公路,面對黃柏超峰,右與白巖緊鄰,左和觀音巖連基附近有風襪巖、海嘯峰、雞公巖、金扁擔、集賢峰、喬巖、蘆岫、鵬峰等諸峰,勢如眾星捧月,呈半弧形擁簇其峰,青巒翠崗環繞,環境清幽,景色秀美。

  永豐禪寺

  永豐禪寺始建於後唐公元868年,由本邑闢之古佛,法號澡光和尚與陳有佑公施主捐資籌建,取名永豐仁壽寺,後又名桃枝寺***因仙桃為仙界清淨之果,桃枝上挑花盛開則見佛,故名桃枝寺***。到了宋朝即公元1013年,又再度擴建。武夷山名僧扣冰和尚***闢之古佛化身***曾在此寺擔任住持,被尊稱為扣冰古佛,當時還封為閩國國師。在名師主持下,香火極盛,在國內外小有名氣,但由於歷代戰亂,又經******破四舊所損,造成寺廟滿目蒼夷。

  今在國家改革開放政策指引下,永豐禪寺不但恢復原貌,還擴建了天王殿、大悲殿、山門、放生池、行善積德亭、山間小道等。

  天遊峰

  天遊峰位於武夷山風景區九曲溪中的六曲溪北面,地處景區中心位置。它十分的有名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評點說:“其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故有“武夷第一峰”之稱。天遊峰幾乎是每個遊覽武夷山水的人都會造訪的地方,因為在這裡你可以更多角度的欣賞九曲溪環繞著武夷山的壯觀景象。

  天遊峰適合早晨遊覽,尤其是雨後的清晨,因為這個時候看到雲海的機率會比較大。它名字的由來也是因為當有云海的時候,在天遊峰,彷彿置身於仙境,遨遊於天宮,故名“天遊”。

  天遊峰有上、下之分,一覽亭左方為上天遊;下了崎嶇丘,沿胡麻澗一帶,為下天遊。上天遊的一覽亭,瀕臨懸崖,是一座絕好的武夷山水觀賞臺,從這裡憑欄四望,武夷山山水盡收眼底。

  一般遊客喜歡前行至茶洞處攀爬正道,上下約1個半小時左右。喜歡挑戰的也可以考慮從接筍峰的小路上天遊,道路更為陡峭,也更為費時費力。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決定是否需要攀頂,爬不動的爬到半山亭即可原路返回,半山亭後的路就開始陡峭了。

  因為宋美齡曾在山頂天遊閣舉辦過舞會,所以那裡設有其蠟像,但品質普通。山頂有簡餐和飲料售賣,但是價格比較貴且味道一般,所以建議自帶乾糧。

  攀頂後無需原路折返,山後有數條道路皆可走,森林清幽,別有一番風味。沿路澗旁的石壁上,還有歷代摩崖石刻多處。走到山下九曲溪旁時,別忘了回望天遊山下的晒布巖,這是武夷山風景區最大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