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打好語文基礎的學習方法

  寫讀後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當你讀完了一本書,你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受到啟發和感動的地方。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初中生打好語文學習基礎的學習方法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突破基礎知識

  要想學好言語文,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就要有紮實的文字基礎,基礎知識的學習最注重平時的積累和記憶,如果我們能夠在日常的學習中注意積累基礎知識,並善於記憶它們,那麼在語文考試中,就會感到得心應手,成績自然也會提高。

  ***一***平常的學習中,注重積累知識

  在日常的學習中,除了課堂筆記本之外,最好在準備一個隨身記錄的筆記本,它能在積累基礎知識方面發發揮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在預習、複習或是考前的總結中,你可以把這些歸納好的知識記錄在隨身筆記本上,這樣即便於總結,又能方便你平時的複習。

  另外,除了要在預習、複習和考前作總結,在考試之後,也有必要對試卷進行仔細的歸納,把其中你認為有用的知識或是自己出錯的地方記下來。對試卷進行歸納和細緻的分析,實際上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提高的機會。因為考試本身就是對你的檢查和總結,它可以告訴你平時學習中的漏洞,讓你正確認識自已。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要對其進行整理和總結,把它們分門別類歸納在一起,並根據語文課本上的思路對其進行梳理,這樣做有助於對積累起來的知識進行消化吸收,使它們真正成為你自己的知識。另處,筆記做得工整、有條理,自己才喜歡看、才賞心悅目,這也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二***注重基礎知識的記憶

  僅僅把基礎知識做了歸納和總結,它們還不能在你的語文學習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你必須將它們完整的背誦下來、永久地記住,這些知識才會變成你自己知識、能力和修養,才是學習基礎知識的最終目的。

  第一、線索法。如果是一篇敘文,我們可以利用文章的線索來記憶。在背誦之前,先把這段文章分析一下,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明確它的內在在邏輯關係,然後把結構層次提取出來作為記憶線索,形成記憶網路。

  第二、串連法。如果文章太長,讀一遍需要很長的時間,你千萬不要一下子就從頭到尾地讀和記,我們的大腦不可能一下子記住那麼多內容,最後再把各部分串連起來。如背《春》這篇課文,可先背熟“春草圖”。再背熟“春花圖”,然後是“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最後把這幾幅畫串連起來,使背誦一氣呵成。

  第三、支點法。支點法就是把文章中或段落中的重點詞、句作為記憶支點,記住這些也就記住了文章的筋骨,然後你再補充其他的內容。

  第四、欣賞想象法。有的文章文筆優美,使人常常為之陶醉。如《愛蓮說》、《春》等,從這些優美的描寫中,我們可以體會荷花高貴的氣質、春天誘人的風景。在背誦這些文章時,不訪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頭腦中勾畫一幅荷花圖或是春天的場景,幫助自己體會文章的意境,從而輔助記憶。
 

  二、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是語文學習中的重點,是對基礎知識的應用和提高。一方面,我們要通過閱讀更好地瞭解語言習慣,掌握文章大義;另一方面,通過閱讀可以檢驗我們基礎知識的學習成果,是查漏補缺、積累知識的過程。語文學習中的閱讀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現代文的閱讀,它能陶冶我們的情趣、培養我們的文字能力;二是文言文的閱讀,主要是鞏固我們的中文基礎,傳授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一***學習現代文閱讀,主要還是通過閱讀課文。

  第一,做好預習。預習的時候,可以先看一下預習提示,然後掃除文字障礙,並儘量做到合上書,也能夠把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說出來的程度。最後看課後練習,試著回答這些問題。

  第二,抓住課堂時間。學習的主要形式還是上課聽講,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好上課的這段時間。這需要做好兩件事,一是記筆記。你並不需要把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記下來,筆記一定要合理、科學,要把老師講的重點、難點記下來,簡捷明白以方便複習。二是要緊跟老師的思路。我們要做一個主動的學習者,學習老師是如何來分析的,下次碰到這類的文章你就可以自己分析出來。

  第三,課後複習整理。你可以在做作業之前,認真地回顧一下今天學到的內容、自己的感受以及掌握的程度。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整理筆記或是通過筆記進行復習,最後再去認真地完成作業。

  ***二***除了閱讀課文之外,必須閱讀課外的文章

  課文中的文章畢竟是有限的,如果希望只學習課文,就能立竿見影地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的效果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要擴大自己的閱讀面,在課外廣泛閱讀。只有真正的提高了自己的閱讀能力,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才能迅速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這也是我們學習閱讀的目的所在。

  ***三***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提升。

  學好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要拋棄閱讀現代文的習慣,那種想要讀一遍就瞭解大義的期望更是容易挫傷你的閱讀興趣。除了多讀,在學習文言文時,還要多積累和總結。這能幫助你從容閱讀那些陌生的文言文,真正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閱讀水平。實際上,現代漢語是從古代漢語發展而來的,它們之間有很多的相同之處,所以真正需要積累和總結的是現代漢語同古代漢語之間的區別:

  第一,實詞發生變化的主要有以下幾類:詞的古今異義、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的活用等。

  第二,虛詞的用法是文言文閱讀的重點和難點。虛詞的用法和現代是有很大不同的,而且使用靈活,用法多樣。

  第三,句法上我們只要掌握和現代漢語不同的幾種句式就可以了,比如判斷句式、被動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等。你要把這些句式的形式標誌掌握好,沒有標誌的,在讀書的時候要用心領會,善於推理,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解讀它。
 

  三、挖掘寫作潛能

  寫作是語文能力的最高體現,閱讀是學習別人如何表達自己眼中的世界,寫作則是為了表達你自己眼中的世界。寫作既來源於生活,又要高於生活。能夠使自己的作文高於生活,正是每個人在寫作能力上的差異。

  ***一***要想在寫作時“有話想說、有事可寫”需要從三個方面作好準備。

  第一,學會積累寫作材料。一方面,是從生活中積累材料。生活好比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溪水才能長流不竭。首先我們要學會觀察生活,做一個有心人。生活是鮮活的,必須從它的細微處著手,發現它的精彩。另一方面,是從我們閱讀的材料中積累。比如,閱讀裡發現的好的故事,名人的事蹟,以及別人在文章中用到的那些有力的論據,還有優美的句子,名言警句,等等,都可以給我們以寫作的啟發和提供素材。我們要把這些東西摘錄下來,然後要記住,說不一定在什麼時候我們就會用到。

  第二,閱讀、分析範文。除了我們在課內、課外的閱讀中遇到的好文章,同齡人的優秀作品也可以成為自己寫作的範文。你可以看看這些成功的作者是如何構思和組織他們的作文的,其中值得學習的地方在哪裡,然後,借鑑他們的經驗和寫作方法,儘快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第三,熟能生巧。最好的練習方法就是堅持寫日記,寫讀後感。日記可以天天記,也可以兩三天記一次,但關鍵是日記的內容要充實,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另外,寫讀後感也是很好的方法,當你讀完了一本書,你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受到啟發和感動的地方。

  ***二***寫出好作文、讓作文有新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提高:

  第一,超越題材。遇到命題作文,甚至是給材料作文,如何對這些材料進行與從不同的處理呢?如果你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自然就會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思路,作文就會充滿新意。

  第二,巧妙安排結構。我們的文章要想吸引人,也不能是平鋪直敘,要讓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提起讀者的舉,並吸引讀者迫不及待地讀下去。因此,在結構的安排上,我們可以採取順序、倒序、插序等不同的方式,或者開門見山,或者一波三折,或者結尾點睛。總之一句話,一切要以文章能夠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為原則。

  第三,恰當運用“另類”的語言。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新事物、新現象、新情況大量湧現,隨之而來的是現代漢語的新詞彙、新句法呈現出空前發展的態勢。我們在寫作文時可以適當引入這些語言以為點綴,使文章更富於生活氣息,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總之,語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所謂“不積跬步,無以成千裡。”因此,語文和生活聯絡在一起,所以一定要熱愛生活,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生活。把語文的學習也看作生活的一部分,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多閱讀,多記憶、多寫作,多思考。充分發揮我們的聰明才智,讓我們的語文學習從此變得有趣,讓我們的語文學習也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