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讀書節手抄報

  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善於在讀書中思考,善於在實踐中創新,培養讀書的成就感。你會做讀書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名人讀書的故事

  華羅庚

  數學家華羅庚有一種奇特的讀書方法。他拿起一本書,不是從頭至尾一句一字地讀,而是先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閉目靜思:設想這樣一個題目,如果要讓自己來寫應該怎樣寫想完後再開啟書,如果作者寫的和他的思路一樣,他就不再讀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讀完的書,他一兩夜就讀完了。

  蘇東坡

  蘇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為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瞭解某一個方面。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

  況衡

  況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圖一

  圖二

  圖三

  享受讀書的快樂

  我喜歡讀書,喜歡讀各種各樣的書。一進我的房間,您就可以看見靠著牆放置著一架大書櫥,裡面擺放了許多書。有世界大觀、古典名著、現代傳奇、國文精粹,還有我學習用的書……

  每天我放學回家的時候,一看到屋子裡的書,就感到房間裡恬靜而雅緻,可謂書香撲鼻。每次寫完作業,複習完功課,就拿起一本書津津有味看起來。因為我覺得書能讓我開心,讓我舒暢,讓我感動,讓我獲取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在生活中,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莎士比亞說的好:“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已經成為我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讀了“三字經”裡的一段文章,它是這樣說的: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這段話的意思是:黃香九歲時,便知道冬天替父親暖被窩。孝順父母的品德是每個做子女的都應該具備的。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梨讓給哥哥吃。尊敬兄長的德行,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道理。一個人首先要學會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則要學習文化,增長知識。學習要從數數,認字做起。是啊!從小培養良好的思想品質,對我們來說是終生受益的。記得,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盒巧克力。這是我最喜歡吃的零食,但是我依然先分給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每人一塊,最後才輪到自己吃一塊。爸爸媽媽看了看我,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雖然是件小事,但往往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從小事中體現出來的。只有多關心別人一些,這世界才會充滿愛。

  我們應該每天花一點時間去讀書,讀好書。從書中我認識了美麗的白雪公主,英俊的白馬王子,可愛的小紅帽;唱美妙歌聲的夜鶯,小巧可愛的拇指姑娘,勇於奮鬥、備受欺辱、最終成為白天鵝的醜小鴨。我被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所驚歎;對諸葛亮的聰明智慧感到敬佩;被岳飛的精忠報國所鼓舞;被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成就所感動……

  讀書讓我快樂,讀書讓我充實,讀書更讓我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大家都來讀書,讀好書,讓我們一起享受讀書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