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傳統太極拳手法

  傳統楊氏太極拳的手法除了在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的運用,還在“抓、拿、打、摔” 中頻繁變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首先我們要明確手型和手法是不同的兩個概念。手型,顧名思義,手的形狀。手法,是手使用的方法。手法只是技法的一種稱呼,在動作的演練和實際運用當中,不僅僅侷限在手,而肘,肩,胸,胯,背,膝等都可以為發力點, 所謂周身處處可沾,處處可打。太極拳手法和勁法的運用,主要通過掤,捋,擠,按,採,挒,肘,靠以及抓,拿,踢,打,摔等技法。多數技法是通過手法直接或間接地運用和體現。

  抓,多以掌形出現,套路中翻掌旋轉多表示抓的意思。如:“高探馬” 的左手反掌抓腕。

  拿, 拿即控制。拿的一種表現是控制對方的關節, 另一種拿,是對勁法的控制,通過勁法來控制對方的虛實轉化。拿以掌,拳,勾表現。

  摔,通過勁法或手法或腿法的並用,使對手失去平衡,手法多以掌體現,某些採和挒也是摔的一種。

  打,很容易理解,即擊打之意,以掌,拳,勾體現。 在掌形中勁點表現在掌根,掌背,掌沿;在拳形中勁點表現在拳面,拳背,拳峰;勾手錶現在掌背。

  掌的運用主要為抓,拿,打,摔等。抓, 如:“左掤”到“右掤”的左手,就是隨著重心左移,反掌抓腕;拿,如“肘底錘”左手的用法;打,如“摟膝拗步” ;摔,如“退步跨虎”。

  拳的運用主要為打,拿等。打,如“雙峰貫耳”; 拿,如“上步七星”.

  勾手的運用主要是打,拿。打,如“單鞭”勾手手背,擊打對方咽喉;拿,如“單鞭”勾拿對方來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