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風險管理畢業論文初稿

  隨著社會法制的健全和公民維權意識的增強,醫療機構面臨的各種風險越來越多,其中護理風險是臨床風險中的重要分支。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兒科臨床用藥安全護理風險管理

  摘要:目的:分析兒科臨床用藥安全護理風險管理。方法:筆者選取自己所在醫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兒科上報的用藥錯誤護理不良事件和院科兩級護理質量檢查中發現的用藥安全隱患共32例,分析其原因並提出對策。結果:常見原因為執行醫囑錯誤***34.4%***、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25.0%***、操作不規範***18.8%***、護理人員因素***12.5%***、實習帶教不嚴格***6.3%***和藥品過期***3.1%***。醫院應加強兒科臨床醫囑制度、查對制度、用藥操作規範、護士職業素質管理制度、實習帶教制度、病房藥品管理制度、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等的貫徹執行力度。結論:在兒科臨床用藥護理中,嚴格落實執行醫囑制度和查對制度,遵守用藥操作規範,提高護士的專業能力和風險意識,加強實習生帶教和病房藥品管理,是降低用藥護理風險、保障患兒用藥安全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兒科臨床用藥;安全護理;風險管理

  對患兒進行合理的藥物治療,是兒科護士工作的重中之重。臨床上使用的藥物,在起到一定治療效果的同時,要兼具安全性、合理性,這與患兒的健康息息相關。絕大部分患兒病情輕微,只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即可治癒。因此,藥物治療是兒科常見治療辦法,正確用藥可促進患兒疾病的康復。藥物安全是保證患兒安全最有效的措施,若臨床用藥不當將會給患兒的健康造成傷害。合理使用藥物可以治病救人,不合理使用藥物則會致病害人。護士作為藥物治療的直接執行者與觀察者,在臨床用藥的各個細節中一定要認真對待,謹慎處理,嚴格把關。護理工作進行的如何,直接關係到患兒的藥物治療的效果,護士在整個過程中始終處於第一線。

  一、資料和方法

  筆者選取自己所在醫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兒科上報的用藥錯誤護理不良事件和院科兩級護理質量檢查中發現的用藥安全隱患共32例,分析其原因並提出對策[1]。

  二、結果

  32例兒科護理用藥錯誤引起的不良事件或安全隱患的原因為:執行醫囑錯誤11例***34.4%***,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8例***25.0%***,操作不規範6例***18.8%***,護士職業素質因素4例***12.5%***,實習帶教不嚴格2例***6.3%***,藥品過期1例***3.1%***。

  三、討論

  1、原因分析

  1.1執行醫囑錯誤

  主班護士處理醫囑時注意力不集中,常被其他事情干擾***如接待來訪者、接聽電話、處理呼叫器等***,將醫囑轉抄到執行單和輸液卡時,易誤抄漏抄;

  兒科醫囑複雜、變化多,特別是臨時醫囑多時醫護疏於溝通,導致醫囑處理不及時或護士執行錯誤;

  責任護士正忙時,有臨時醫囑需其執行的,主班護士未交待清楚;

  個別護士違規執行口頭醫囑。此外,兒科護士工作強度大也是醫囑執行錯誤的一個重要原因。

  1.2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護士未能做到每班認真查對醫囑,或查對時未做到醫囑單、電腦、執行單、輸液卡或口服藥卡的四核對,導致不能及時發現醫囑執行錯誤;

  配製藥物時未認真查對,導致藥品拿錯、配錯;

  在給藥前、中、後未認真查對藥品和患兒身份,導致發錯藥、打錯針、換錯液體等。

  1.3操作不規範

  兒科輸液分組多,有的護士常簡化操作程式,一次配製多組液體,導致配製好的藥物放置時間長,增加輸液反應風險;

  兒科用藥劑量計算複雜,容易計算錯誤而致劑量不準確;使用雙頭輸液器時,同時開放兩組液體,導致藥物相互作用,如酚妥拉明與地塞米松、果糖二磷酸鈉與10%葡萄糖酸鈣同時輸入會出現混濁、變色現象[2]。

  1.4病房藥品管理因素

  科室藥品未按要求進行管理,備用藥品未進行不定期清點、檢查,導致藥品過期;

  應該冷藏的藥品未放入冰箱儲存,需避光的未避光儲存,使藥品失效;

  急救藥品未按“四定”管理,班班交接,影響急救用藥;

  高濃度藥品未單獨分類保管,藥物未入原裝盒或多種藥混放一起,容易出錯;

  毒性、麻醉藥品未專櫃、專鎖管理,存在隱患。

  2、管理對策

  2.1對患兒及其家屬進行用藥知識普及

  總結患兒群體特點和常見小兒疾病,在病房合適位置張貼小海報,內容主要包括兒科常用藥物、相關用藥常識、忌食食物、用法用量等,由於是兒科患者,海報上可以適當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和經典卡通人物。每天的責任護士一定要對患者認真負責,每次給藥前要做到向患兒及家屬細心講解藥品基本資訊,要做到簡單、直接、通俗、易懂。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按照疾病的不同,將患兒及其家屬分成不同群體,進行集中講解,做到短時多效,使患者和家屬儘快掌握相關知識。此外,護士在給藥時應當強調服藥時間,叮囑患者嚴格按時服藥,因為調查發現,多數家長認為給藥時間越長越好,正確的給藥方法並非如此。用藥時間直接關係到藥效的發揮和用藥的安全性,並非用藥時間越長越好。

  2.2加強學習滿足臨床工作需要

  護士處於臨床工作的第一線,能否做到對患兒進行安全用藥與護理工作息息相關,因此要使護士加強藥學方面的學習,對各種藥物的適應證有著必要的瞭解和認識。隨著兒科臨床用藥品種的不斷增多,用法用量不僅要以說明書為準,同時也要遵醫囑。此外,兒科患者具有病情變化快的特點,用藥往往比較複雜,種類繁多,護士原有的藥學知識已不能滿足臨床工作需要,要熟練掌握各類常用藥物的相關知識,積極掌握新藥的用法及注意事項,必須不斷拓寬自己的藥學知識,才能保證兒科用藥安全。護士如果對某些藥物的用法存在疑問,在執行前一定要查清楚,含糊不清的用藥可能會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影響。

  2.3提高安全意識,杜絕安全隱患

  為了確保護理工作的安全性,護理人員務必提高對安全護理重要性的認識,同時,也要提高法律意識。護士在執業過程中,提高安全意識,加強法制觀念,既可以保護患者的健康、安全,同時又可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堅決杜絕出現因藥品使用不當帶來的醫療糾紛。根據近幾年來的案例分析和臨床總結,如果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造成護理的安全隱患,多數由於相關護士的責任心不強,與技術和業務水平關係不大。由此可見,加強對護士的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安全意識,杜絕安全隱患,認真負責,規範護理,方可做到對患兒安全用藥。

  2.4加強病區藥品管理,加強責任意識

  病區藥品採取責任制管理,分開放置療效不同、外觀類似藥物,對特殊藥品應安排專人負責,並張貼醒目標識。為了避免藥品過期,造成浪費藥物,取藥時應先用早期藥物。儲存藥品時,嚴格遵守藥品說明書及注意事項,對於急救藥物應該每天定時統計,及時補充;對於高危藥品要嚴格保管,做好交接班工作,所有人員加強工作的責任心[3]。

  2.5嚴格遵守給藥時間,特殊藥物重點對待

  不同的藥物半衰期***T1/2***不同,而適宜的給藥間隔時間通常與之近似。護理人員要使患兒及家屬提高這方面認識,因為給藥間隔時間不當,會影響藥效,影響治療效果。對於需要輸液的藥物,護士要註明輸注時間,交接時重點登記特殊藥物。

  2.6注意藥物合理配置,不斷更新相關知識

  合理配置藥物能夠增強治療效果,降低副反應的發生率。兒科患者通常給藥次數,以及不同患者的注意事項均較多,要特別注意配伍禁忌。全面瞭解配伍藥物的特點,選擇最適宜溶媒。靜脈滴注多種藥物時,如果必要,藥物之間需用生理鹽水衝管。

  2.7加強規章制度的落實力度

  貫徹落實規章制度是保障用藥安全的前提,具體措施:***1***重新優化醫囑核對及處理流程,各班護士認真落實執行醫囑制度和查對制度;***2***進一步明確主班護士工作職責,對重整醫囑、新醫囑、特殊用藥及在轉抄執行單和輸液卡時實行雙人核對;***3***加強醫護溝通,在執行醫囑時遇到疑問必須詢問清楚,一般不執行口頭醫囑,必需執行口頭醫囑時,要求複述兩遍雙方確認無誤後方能執行。

  參考文獻:

  [1]徐煥婷.兒科護理風險管理與護理安全[J].中國傷殘醫學,2013***08***:417-418.

  [2]高秀珍,尹維寧,閆春明.兒科護理風險管理現狀及防範的研究進展[J].河北醫藥,2013***17***:2660-2662.

  [3]張榮書.兒科護士臨床用藥常見不安全因素及防範措施[J].兒科藥學雜誌,2013***1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