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學習問題與考試思路分析

  基礎知識在中考時對語文成績的影響微乎其微,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詳細內容,供大家參考!

  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學習問題與考試思路

  語文基礎知識在中考的時候佔的分值是8——10%左右,中、高考比重相同。我們對基礎知識的定義為:語文字詞、拼音、句義、詞義的運用和考核。

  語文基礎知識存在問題不要通過課外補習或強化訓練來解決。

  中考時,兩個語文整體成績有差異的學生,在基礎知識方面的差異通常不會在試卷上體現出來。

  有次,一位文匯中學的家長給我打電話,說我的孩子這次考試考的特別次,我問哪部分?他把試卷一看,丟分的多是字詞拼音還有組詞解釋,病句修改等基礎知識。

  然後她告訴我,她打算用一學期的時間,好好的報一個課外班補習一下。

  其實他要真去補習了,那就反而錯了,知識的吸收分兩類,一類是自然吸由的,就相當於主食裡的營養一樣,一種是補充得來的,相當於各種進補食品一樣。

  如果你覺得孩子缺營養,我們能不能通知狂吃米飯饅頭來補呢?不能!語文基礎知識,就相當於飲食中的米飯饅頭,不可或缺,但不能狂補,只是在平時吃菜時,自然補充。

  所以,語文基礎知識方面,如果存在問題,我們家長不能通過課外補習或強化訓練來解決。

  因為基礎知識隨著還是上初一初二的增長,會有一個自然變化增長的趨勢。我們曾經上小學時或許寫很多錯別字,有人會專門去改錯別字,有的則只是順便遇到了便更正過來。

  但當高考的時候,很多人的錯別字真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多,因為你在這過程是逐步完善的,如果你專門拿出半年的時間去找自己的錯別字,再加以修改,或許高考真的沒錯別字了,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寫答案,該怎麼寫作文,該怎麼完成閱讀。丟掉的東西會比得到的多很多。

  我當時跟那個家長說,什麼班都別報,你就正常學,讓孩子認真聽課就可以。而且到中考的時候,那個基礎知識已經變的微乎其微。很多學校考基礎知識,更多是希望孩子從一開始的時候學習的時候,認真一點、謹慎一點、紮實一點。

  【拓展閱讀】學生如何才能系統有效地學好文學常識

  1.如何應對文學常識中的死知識?

  文學常識中的“死知識”,是指無需推理和理解、只需硬記住的知識,死知識分為兩類,一類是看上去是知識,卻從來不會考的知識,在文學常識中充斥著大量的此類知識,學生記了好多,到不知道這些壓根就不會考。另一類“死知識“是指考試時會考,但無需推理和理解,只需硬性記住的知識。

  對待死知識,是讓孩子花更少的時間去掌握,因此,我們的學生在做文學常識題時,直接把答案給他們,讓他們抄。打個比方,假設有道填空題,《語文知識地圖》是誰提出來的,你花三個小時又百度又是谷歌又是四處查詢,不如直接抄後面的答案——黃保餘。

  因此,學習文學常識,是要更快地掌握正確答案,然後熟記他,而不是把自己浪費的琢磨答案是什麼上。

  比如說孩子上高中以後,他還會考的文學常識會考外國文的增多,考什麼?很多的時候是考《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個人認為孩子看那本書興趣也不見得大,看了那本書也不見得能答上題。我採用的還是那個笨辦法,直接把歷年考的題我們早就整理完了。你就拿過來,保爾什麼性格特點?那段話表現了他什麼樣的追求?照著答案熟悉一下就成。

  但不建議為了考一個知識點,去讓孩子看《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如果孩子真喜歡的話,那跟考試沒關係,那是孩子的愛好到那一步了。

  2、我們如何確認孩子所接觸的文學常識是系統全面、極少有知識盲點的?

  有時我們會覺得文學常識特別的龐雜,但遵循“三個代表”就可以,第一個是代表性時期或風格流派;第二是代表性作家;第三是代表性作品。

  我當時收集唐朝的時候,每一位作家的作品,凡是我們能查詢到的,都我挨篇的檢視。查完後再看他的名句是什麼,再整理出來他的表現了什麼內容,什麼樣的思想,對最高層級我們就直接進行賞析了,低層級的就摘出來。

  這樣一個作家都不落掉,同時,用我們的眼光來進行稽核確認。

  比如說杜甫,我們好多時候我們上學的時候說到杜甫的代表作,排在最前面的,是《三吏》和《三別》,但這並不是他的代表作。

  我們現在很多的孩子的學習資料是七八十年代的,甚至是五六十年代的語文的學習資料。中國人特別的懶,哪怕就在學習上。所以說好多的資料沒有及時的更新。但是中考、高考時老師出題的時候不是這樣的,我覺得《望月》挺好我就出《望月》,也許權威資料裡面沒寫望月是他的代表作,所以你無法按照常規的思路去判斷會考什麼,你只有挨個檢視。

  杜甫當時被評為代表作的《三吏》和《三別》,有一定的背景原因,我們建國有一個標準,怎麼評價一個作家的歷史功績。第一看他有沒有反映勞動人民的疾苦生活,這是對一個作家很重要的評判標準。杜甫不能埋沒他的地位,給他降級,必須得從杜甫的詩歌裡面挖出一個最能表現勞動人們疾苦生活的,那就是《三別》。緊跟著還有表現封建統治階級黑暗的《三吏》,就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們不能按傳統的意義上去稽核考試的作品,你只要挨個的看,挨個重新梳理。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