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什麼湯養胃_養胃的湯有哪些

  喝對了湯,就可以起到養胃的食療功效,有一些湯既好喝又養胃,那你知道該煲哪些湯養胃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解答養胃的湯有哪些,希望能幫到大家!

  養胃的湯1、山藥紅棗牛肉湯

  材料:牛肉,山藥,蓮子,大棗,鹽,姜,蔥。

  做法:把牛肉切成小塊過水焯去血水。把山藥剝了皮切成小塊。把牛肉粒和蓮子一起下鍋,等水開後再下山藥和大棗。然後放兩三個茴香粒,熬30分鐘左右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燉至爛熟。出鍋前再加點鹽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山藥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牛肉更是補中益氣的佳品,故而此湯不僅口味鮮美,還可以補脾養胃、益腎固精。

  養胃的湯2、黨蔘鱅魚湯

  材料:鮮鱅魚1500克,黨蔘30克,料酒、食鹽、大蔥、生薑、草果、陳皮、桂皮、植物油、雞湯適量。

  做法:先將黨蔘、草果、陳皮、桂皮、姜洗淨,裝入紗布袋扎口;將鱅魚去鰓、內臟,洗淨後下油鍋稍煎;鍋中倒入雞湯,加入藥包和蔥、料酒、食鹽,煮至魚肉熟爛後,揀去蔥、藥包即可。

  功效:本湯具有扶脾養胃、補中益氣、健身強體之功效,適用於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養胃的湯3、瘦肉蘑菇湯

  材料:鮮蘑菇100克,瘦豬肉100克,花生油、食鹽。

  做法:將蘑菇、豬肉洗淨,都切片,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適量煮湯,待湯濃、肉熟後,加入花生油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可常食。

  功效:湯濃肉香,有健脾益腎,護胃養胃之功效。

  養胃的湯4、胡椒豬肚湯

  材料:胡椒20克、生薑3片,大棗6個,豬肚250克。

  做法:切去豬肚脂肪,用食鹽搓擦,用水洗淨,去異味;紅棗和生薑用水洗淨,紅棗去核;生薑去皮,切片。用適量水,猛火煲開,放入全部材料,待水再開後用中火煲3小時,以細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胡椒是健胃、暖胃的之佳品,此湯水可以調理胃寒的病症,具有健脾開胃、驅風散寒、溫中止痛的作用。

  養胃的湯5、花生芪棗牛腱湯

  材料:牛腱肉600克,花生仁50克,北芪25克,紅棗12顆,蓮子25克,香油、鹽少許。

  做法:把牛腱肉洗乾淨後切成大塊,然後用開水燙煮,用冷水漂淨,瀝乾。接著把花生仁、北芪、紅棗、蓮子分別用溫水稍浸後淘洗乾淨;紅棗剝去棗核,蓮子去掉蓮心。在煲內倒入3000毫升清水燒至水開,把用料放入,先用大火煲30分鐘,再用中火煲60分鐘,最後用小火煲90分鐘就可以了。煲好後,隔除藥渣,加入適量油、鹽後便可服用。

  功效:這道菜的功效在於補氣益血,健脾養胃。牛腱肉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和鈣、磷、鐵、鉀等,而花生也含有豐富的營養,對身體有益。

  養胃的湯6、鵪鶉蓮藕湯

  材料:鵪鶉4只、藕250g、蓮子30g、鹽、蔥、姜、料酒適量。

  做法:鵪鶉去頭、腳、尾擇洗乾淨切塊。藕去皮切滾刀塊。薑切片,蔥去根擇洗備用。蓮子泡發去綠心待用。鵪鶉入涼水鍋中,沸後煮2分鐘,撈出清水衝去汙沫。將鵪鶉、藕塊、蓮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蔥姜、料酒大火煮沸後,開小火煮20分鐘。放入鹽拌均勻即可。

  功效:鵪鶉可與補藥之王人蔘相媲美,譽為“動物人蔘”。熟藕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蓮子有養心安神、健腦益智、消除疲勞的功效。

  養胃的湯7、山藥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懷山藥50克,蔥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20克,精鹽3克。

  做法:將羊肉剔去筋膜,洗淨,略劃幾刀,再放入沸水沙鍋焯去血水。將蔥、姜洗淨,蔥切成段,姜拍破。把羊肉、懷山藥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後,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薑、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即成。

  功效:羊肉本身具有良好的溫補作用,在羊肉湯中加塊山藥,不但能夠驅寒氣,還能補虛損、溫腎陽、健脾胃、益精氣。有補脾益腎、溫中暖下之效,同時還能養顏通便。

  養胃的食物有哪些

  1、牛奶

  牛奶的主要作用有補肺胃,生津液,潤大腸的功效,對於陰虛胃痛,津虧便祕等都有著很好的作用。

  研究發現,牛奶對消化性潰瘍病、習慣性便祕等情況有著非常有效的治療效果。雖然說牛奶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但專家提醒:患有腹瀉、脾虛證、溼證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適合過量的飲用牛奶。

  2、粥類

  粥類容易消化,尤其八寶粥,裡面含有花生、杏仁、白糖等,熱量更高更豐富,對胃有好處。而新鮮的花生富含蛋白質、脂肪,能有效地保護胃。

  養胃早餐的3點原則:易消化,防刺激,多營養。如:雞蛋羹、雞蛋湯、煮雞蛋、大豆、豆製品、蔬菜、水果等。

  推薦食譜:酸奶1瓶或新鮮牛奶半磅、燕麥粥、蒸或煮雞蛋1個、水果***西瓜、香蕉***或麵條。

  3、湯水

  除了粥具有很好的養胃功效之外,還有一種食物同樣具有同等的養胃作用,那就是湯。

  湯最好不要是肉湯,因為在肉湯中同樣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質,這不利於養胃。最好的湯是菜湯,比如什麼菠菜、粉絲、雞蛋湯等,你還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輔料進行調味,這樣養胃的功效會更加的明顯。

  4、蘋果

  味甘、性涼。

  作用:健脾補氣益胃,生津潤燥。宜於脾虛食少,胃陰虧虛,陰虛胃痛。

  5、菠菜

  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通便祕。《食療本草》中稱其“利五臟,通腸胃,解酒毒。”菠菜可促進胃和胰腺分泌,增食慾,助消化;豐富的纖維素還能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排便。

  面對吃什麼養胃的問題,菠菜也可以適量的多吃。但是在食用菠菜的時候要注意,由於菠菜中草酸含量高,過量食用的話會妨礙人體對鈣質的吸收。

  因此在吃菠菜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與豆腐、紫菜等高鈣食物同吃,或在烹煮前輕汆,除去草酸。

  6、捲心菜

  有健脾養胃、緩急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水的作用,可用於內熱引起的胸悶、口渴、咽痛、小便不通、耳目不聰、睡眠不佳、關節不利和腹腔隱痛等症。其含有的維生素C等成分具有止痛及促進潰瘍癒合的作用。

  捲心菜與薏仁、陳皮、蜂蜜同煨可用於治療胃脘脹痛、上腹脹滿及胃、十二指腸潰瘍,與赤小豆、冬瓜、冰糖煨熟可消腫利水。大便溏洩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多吃。

  7、桂圓

  “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溼熱不同,桂圓能入藥,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

  8、胡蘿蔔

  性味甘平,“下氣補中,利脾膈,潤腸胃,安五臟,有健食之效”。豐富的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能明目養神,增強抵抗力,防治呼吸道疾病。胡蘿蔔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胡蘿蔔素屬脂溶性,和肉一起燉最合適,味道也更好。

  9、山藥

  隨著天氣漸冷,有些脾胃虛寒的人常常出現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肢體倦怠等症狀。經常熬山藥粥喝,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

  10、南瓜

  《本草綱目》中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中益氣、消炎殺菌、止痛。其所含的豐富果膠,可“吸附”細菌和有毒物質,包括重金屬、鉛等,起到排毒作用。

  同時,果膠可保護胃部免受刺激,減少潰瘍。可用南瓜煮粥或湯,滋養腸胃。


養胃的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