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高爾夫揮杆姿勢介紹

  在高爾夫運動中,掌握高爾夫揮杆就是很重要的一項技術,你知道揮杆的標準姿勢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打高爾夫揮杆姿勢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標準揮杆姿勢

  姿勢1、擊球準備

  對擊球準備動作產生迷惑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告訴所有的學員,做好了擊球準備,即使後來揮出的是一般水平的揮杆動作,仍然可以打出一記好球。不過,一個糟糕的擊球準備,無法幫助提高你的揮杆動作質量,並且其穩定擊出好球的機會為零。因為正確的高爾夫擊球準備與球手的自然姿勢完全相反。

  日常生活中你很少需要這樣的姿勢:從腰部開始向前傾斜,背部保持平直,下巴抬高,雙肩保持高度及方正。我可以想象,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什麼活動需要你站立時保持雙腳間距離與肩同寬,雙膝微微彎曲,將身體大部分的重心放在雙腳的腳弓,左臀稍高於右臀。但這些恰恰都是正確的擊球準備動作,而且除了在高爾夫球場上,你平常極少經歷,且更少練習到。

  正確的擊球準備給人的感覺特別奇怪。即使擊球準備動作本身很自然,但是加上一支高爾夫球杆仍會產生全新的問題。無論如何,對高爾夫而言,從胯部開始向前彎曲是重點,這樣才能保持筆直的脊椎角度。同時,這也是每一個優秀的擊球準備中的關鍵元素,每次揮杆時,你都應該有這樣的感覺。

  姿勢2、初始起杆

  起杆的惟一目的是為了引發一系列的揮杆動作,即以最快的速度將球杆帶回到球的位置,同時保持杆面的方正,並沿著目標線完成剩下的動作。偉大球手的球杆向後掃,通過利用腹部核心、上背部和肩膀力量將球杆推離球來啟動上杆。當雙手到達胯部的高度時,杆身和前臂形成一條直線。當球杆往後移時,腹部和胯部均有細微的轉動。

  這就是典型的“一體式”上杆,是每位成功的職業球手具備的起杆動作,也是上進的業餘球手夢寐以求的起杆動作。真正的一體式起杆指球杆、手臂、肩膀和身體以一個整體的形式一起移動:上臂與身體保持“連線”,三角肌和腹斜肌之間並無任何分離。

  姿勢3、上杆頂點

  我喜歡將上杆頂點比喻成上滿膛繃緊的彈弓或射手引弦拉緊的弓箭。這些工具在上膛過程中積聚著巨大的力量。彈弓的兩臂膀或者弓箭一旦釋放,積蓄的力量可以將子彈朝著目標發射出去。

  高爾夫揮杆也是同樣的原理。球手在上杆頂點姿勢時,伸展越長,轉動越充分,擊出的距離就會比同組其他球手更遠。

  寬度和伸展是高爾夫流行行話中最常用的兩個詞。寬度是指上杆時雙手與身體軀幹之間的距離。雙臂遠離身體,儘量伸展開是我們實現寬度的方式。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可以交換使用這些表達詞。上杆頂點時,雙手距離身體越遠,你會擁有更有力的槓桿,在下杆時候也可以產生更多的杆頭速度。

  姿勢4、初始下杆

  到目前為止,你所做的每件事情:擊球準備動作、緊湊的初始起杆、充分旋轉及伸展的上杆都是為了產生和囤積能量。現在是時候來釋放這個能量,是時候來改變揮杆方向,也是時候讓球杆開始下行回到球,更是時候讓你的身體產生最大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來迎接真理的瞬間——當球杆與球相遇的那一剎那。

  不同的球手對於怎樣啟動初始下杆有不同的看法。下杆開始最緊要的時刻裡,球杆應該自由下落。這個關鍵是要獲得將重心直壓向雙腳的感覺。這樣做可允許肩膀細微舒展,同時穩固的平衡可保障擊球時有強有力的轉身動作。

  如果上杆動作正確做到了,那你的左手臂是伸展開的,肩膀充分轉動,右大腿和胯部穩定,頭部稍轉到了球后,脊椎角度仍保持不變。

  你的腹部收緊,背部肌肉投入狀態,此時你會覺得在臀屈肌、腹股溝和臀大肌臀小肌處有一股泉湧般的扭力。從這個姿勢開始,你已經準備好展開身體並釋放你儲存的所有力量了。職業球手們通過移動下半身過渡到下杆動作。

  姿勢5、擊球瞬間

  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匯聚於此刻。你為高爾夫做的每件事:買球具,上課程,付果嶺費,調整揮杆動作,進行鍛鍊,植入揮杆想法,掌握搖擺和抽動杆頭放鬆等擊球前例行程式,學好擊球前準備動作,上杆,下杆等等一切都是為了奠定這決定性的一刻:在杆頭與小白球相遇的一毫秒,你的天賦、能力、付出的努力都展露無疑。而打出的球路就是你為了提升球技而“上學”後交出的答卷。

  擊球瞬間的物理原理其實直接明瞭。上杆的卷軸動作和初始下杆時的釋放動作產生了離心引力,就像田徑運動員投擲鐵餅或者鏈錘。伸直的左臂跟隨胯部和肩膀的引導將球杆拉向小白球。

  胯部轉向左側,當肩膀轉回準備動作時的姿勢,重心繼續沿著目標線轉移。同時,兩個重要的彎曲——摺疊的右手肘及翹起的右手腕——在揮杆弧的最低點伸直,在這一最後的無所不能的瞬間,揮杆動作產生的蓬勃力量得以釋放,併產生了巨大的速度。

  當球杆“穿過”球的時候,杆頭仍然在加速。“釋放”在高爾夫裡指的是球杆趕上雙手,雙手趕上雙臂的瞬間,發生在右手肘伸直,右手腕迴歸到原始位置,即擊球前準備姿勢的時候;這是作為槓桿的右手肘和手腕釋放積聚的能量和球杆運動最快的時候。最理想的釋放時間應該是擊球瞬間。

  姿勢6、送杆

  “送杆”是觸球后的揮杆動作,描述的是右臂伸直,球飛出去後球杆繼續順著目標線揮動的情形。冠以“送杆”這個名字是因為雙臂在一開始的順勢動作中就充分伸展。隨著球杆繼續圍繞身體執行橢圓的軌跡,左臂開始折攏,右臂保持伸直。順勢動作中球杆執行到胯的高度時,右臂和球杆應該形成了一條指向目標的直線。

  順著目標線伸展球杆非常重要,因為擊球后球杆的軌跡就是擊球前球杆軌跡的映象。如果你在觸球后的瞬間做到球杆指向目標,說明你下杆擊球的路徑也是一樣的。更進一步說,強調送杆伸展已經保證了球飛到空中以後球杆仍然在加速執行。

  姿勢7、收杆

  收杆再怎麼漂亮也無法改變一個糟糕的擊球;但是,一個醜陋的收杆動作很少伴隨漂亮的擊球結果。擊球瞬間時如果能保持住脊椎角度,那麼收杆時應該可以站直,站高。如果從上杆頂點,到擊球瞬間,再到送杆,重心轉移都正確的話,收杆時重心應該在身體左側。

  重心從上杆頂點時的右側,再順著目標線在下杆中轉移,一直停到收杆時的左側右腳,穩如磐石。身體向腳尖倒去,收杆時移動雙腳跟上身體的速度,這些都是揮杆失去平衡的表現。但是有意識地專注於收杆時站直,站穩,順勢動作保持在揮杆平面上,這將對你的整個揮杆動作產生積極的影響。如果改善收杆,擊球前的其他部分也將一一就位,從而大幅度地提升擊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