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存在的六大隱患

  乒乓球是一項強身健體的好運動專案,可是不注意適當運動的話,會留下身體隱患,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打乒乓球的六大隱患,希望大家喜歡!

  乒乓球簡介

  乒乓球***ping-pong***,中國國球,是一種世界流行的球類體育專案,包括進攻、對抗和防守。乒乓球起源於英國,"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擊時發出“Ping Pong”的聲音而得名,在中國大陸以“乒乓球”作為它的官方名稱,香港及澳門等地區亦同。乒乓球為圓球狀,重2.53-2.70克,白或黃色,用賽璐珞或塑料製成,2000年悉尼奧運會之前國際比賽用球的直徑為38mm,2000年之後國際比賽用球的直徑為40mm。運動員各站球檯一側,在中間隔有橫網的長274釐米、寬152釐米、高76釐米的球檯上進行,用球拍擊球***擊法有擋、抽、削、搓、拉等***,球須在臺上反彈後才能還擊過網,以落在對方檯面上為有效。比賽分團體、單打、雙打等數種;以11分為一局,採用五局三勝,七局四勝。

  

  1、急性腎衰竭

  打乒乓球過量,會導致肌肉出現溶解現象,肌肉裡的肌紅蛋白就會在腎小管裡形成結晶,對腎小管形成阻塞,從而影響了腎臟的正常運轉。而肌紅蛋白流入到腎臟後會直接損傷腎臟,從而造成急性腎衰竭的症狀出現。

  2、影響內分泌

  當我們經歷過一次運動量大的乒乓活動後,往往就會覺得身體十分疲憊,動都不想動,更不用說做晚飯了,其實造成這樣的現象正是內分泌受到抑制導致的。

  通常控制我們身體激素分泌的正是腦垂體,而打乒乓球過量的時候,腦垂體的功能就會被抑制,這樣就導致激素分泌受到影響,這樣就會造成身體疲勞,體力恢復差,甚至會有抽筋的現象出現。

  3、缺鐵性貧血

  其實打乒乓球過量也會出現貧血現象的,這裡的貧血不是說身體流出大量血液,而是在醫學上稱作“運動型貧血”。這是因為在打乒乓球的過程中,身體會流出大量的汗液,汗液裡除了會有水分外,還有很多金屬離子,比如血液裡的鐵離子,汗液的大量流失就導致血液裡鐵離子減少,從而造成貧血,所以又叫“缺鐵性貧血”。

  4、關節受到磨損

  其實打乒乓球過量造成關節磨損的原因非常好解釋,因為在運動的時候,身體的各個關節其實都會發生觸碰,尤其是膝關節。

  如果打乒乓球過量的話,那麼造成身體關節部位發生碰撞的次數增多,從而不可避免的造成關節之間出現磨損現象,而且關節一旦出現磨損現象就很難復原,不僅非常容易受傷,而且在下雨陰天還會出現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非常疼痛。

  5、引發心臟疾病

  在打乒乓球的時候,由於身體分泌出的腎上腺素導致心跳速度加快,所以打完乒乓球后常常會覺得心臟在噗通噗通地跳動。

  但是如果打乒乓球過量的話,那麼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導致心臟跳動速度會不斷加快,同時心臟的供血功能也會因為過量運動受到影響,所以就導致心臟會出現一些疾病,輕則只是心臟疼痛,嚴重的甚至還會出現心臟跳停引起猝死!

  6、造成身體脫水

  在打乒乓球的時候,由於腎上腺素升高,加之未來天氣即將變得炎熱,會導致很多人在運動的時候會大量出汗。

  汗液裡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如果汗液大量流失的話,那麼就會造成身體水分的不斷流失,從而出現脫水現象,夏季因為脫水現象導致中暑現象經常發生。

  乒乓球作為國球,群眾基礎廣泛,很多人也都以此項運動來強身健體,然而很多人打球上癮,一上場就根本停不下來,非要打個贏仗。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特別拼的球友,記得分享給他們看看,提醒他們凡事量力而行,別忘當初打球強身健體的初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