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的副作用

  很多人練太極拳在強身健體效果還沒顯現出來之前就先讓自己掉進了太極拳的副作用圈套裡面。有的人出現膝蓋疼痛的情況,也有人越練太極拳氣色越不好了…其實出現這些情況,不是說太極拳沒有用,而是你可能出現了下面四個方面的原因,才導致太極拳副作用光顧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的。

  

  膝蓋疼痛

  太極拳屬於溫和的運動,但是也不能過度或者說在進行練習時動作過猛。對於身體較弱或者是已經上了年紀的鍛鍊者,更是需要循序漸進,不可強迫自己每一個動作都一定要做到位。比如深蹲,實在蹲不了90度,可以先淺蹲,慢慢來才行。不然,出現腰痠背痛膝蓋痛都是正常的。嚴重地可能因為動作過大過猛出現拉傷。

  胸悶氣短

  太極拳講究凝神靜氣,練習太極拳一定要摒棄一切雜念,配合均勻的呼吸進行才行。如果動作過大、過猛,很容易出現練完太極拳出現喘氣不已、胸悶氣短的情況。而出現這些情況就是因為你太過追求動作和呼吸了,靜不下來,練太極拳的過程也變成了你讓自己掉入太極拳的副作用坑裡的過程。

  關節疼痛

  練太極拳的時候,經常會有要求重心下放或者是移動雙腿的動作。當姿勢要求保持越低的時候,膝關節承受的壓力也就越大,這也必然要求有更多的肌纖維來參與正常的工作,才能支援膝關節維持支撐。經常進行練習,或者是在練習時動作幅度過大,都可能導致關節出現疼痛的情況。

  小貼士

  太極拳是剛柔並濟的運動,如果在進行練習時,動作掌握不到位,動作要領不熟悉,該用力的地方沒有使上勁,而不該用力的地方又用力過猛了,這樣是很容易造成身體關節受傷的。

  進行太極拳鍛鍊,一定要注意先精心熱身運動,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我們的膝蓋時身體的主要受力點,不進行熱身,特別是膝關節的熱身,是很傷膝蓋的。

  練習太極拳的好處

  陶冶超然脫俗的心境

  眾所周知,清心寡慾的人多高壽。反其道而行者往往早亡。原因是:多欲之人必多求,多求之人必貪飲、貪食、多憂、多慮、多思、多惱、多驚、多恐,凡欲有多必傷。中醫認為,哀傷神、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慮傷心、恐傷腎、食多傷胃、房事多行傷精又傷氣。太極拳的鍛鍊過程就是調節心性的過程。行功走架求規矩時,身心各部講究鬆、靜、空、靈,舉手投足、身形變換貴在遵循自然,故而進退往來狀若行雲流水,身心俱佳。

  具有交際娛樂的功效

  參加什麼專案運動是根據個人喜好而定的,由於太極拳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底蘊,太極拳愛好者們很容易形成一個文明和諧的群體。在長期的練習太極拳過程中,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拳友,大家在圈子裡相互交流、相互鼓勵、相互切磋、相互促進、相互幫助、相互友愛——不亦樂乎。

  延緩關節韌帶的老化

  無論是從自然界的動、植物看,還是從人類自身的生理髮展過程看,凡是生命力旺盛者,其肢體或肢幹都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凡是行將死亡的有機體,都會變得僵硬,枯萎。就人體而言,老年人骨質疏鬆發脆、關節旋轉不靈、韌帶鬆弛、血管幹癟等,無不是失去柔韌性的結果。欲使人體康壯不衰,就必須使周身筋骨皮保持良好的彈性。太極拳行功走架,旋指、旋腕、旋膀、旋腰,撐襠開胯,抻筋拔骨,纏繞擰翻,所有招式動作,無不在劃弧走圓中完成。這種螺旋運動的內涵,其實就在於強化周身筋、骨、皮及其內臟各部器官的彈性,亦即柔韌性。所以,功深藝高的太極拳手,多為肺活量大、膀胱脹縮差大、筋長骨堅、肌膚鬆軟、關節正逆旋轉角度大,這都是機體柔韌性良好的表現。柔韌性的延長,本身就是長壽;反之,人體內臟任何一個器官失去了彈性,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改進柔韌度、肌力及肌耐力

  太極拳多以慢速走圓及弧,配以屈腿半蹲式運動,加上重心交替變換,執行動作又多摟、拗、絞轉,使各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得以提高;再配合多方向及大幅度之活動如下勢、蹬腳等式子,能改善各關節的柔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