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醜石有感

  :同一件事不同的角度思考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和結果,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

  “一千個人的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醜石》這篇文章再次說明了這一點。

  《醜石》主要寫了“我”家院子裡有一塊又大又醜的醜石。奶奶嫌它太礙事,伯父嫌它不規則,石匠嫌它石質太細,也只有下雨時坑凹能盛水,十五的夜晚能爬上去賞月這一點兒用處。大家都嫌棄它,可誰曾想到,這塊醜石竟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隕石,後來被天文學家小心翼翼地搬走了。

  醜石,顧名思義,就是非常醜的石頭,可正是因為它的醜,造就了它獨一無二的美。面對世俗的各種誤解和白眼,醜石已經默默忍受了幾百年了,直到天文學家發現了它與眾人不同的美。其實我們每個人看每件事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正如世界上沒有同一個人一樣,你眼中的大媽,可能就是別人眼中的年輕阿姨,你眼中的破舊手錶,可能就是別人眼中最為寶貴的東西一樣。我們何必要求別人的想法一模一樣呢?

  記得我們學過一篇課文——《楊桃》,文中的“我”畫楊桃時,因為角度問題,“我”畫了一個五角星,而受盡其他同學的嘲笑,後來老師讓幾個嘲笑我的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確實與我畫的一模一樣。通過這篇課文教導我們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要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想問題,要將心比心,通常會產生不同的結論。而醜石也正是如此啊!如果文中的“我們”換一種角度看,換一個方式看,是否會得到一個不一樣,甚至截然相反的結論呢?是的,當然會,甚至這直接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情,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賦予醜石一個負面的心理評價,那麼“我們”肯定會覺得心煩意亂;但相反,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賦予它一個好的心理評價的話,“我們”的心情自然也就會愉悅許多。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所以,當遇到令人心煩的事時,你不妨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也許會得到一個相反的結論。

  公眾號:小學生隨堂作文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