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

  動真格了!下文是小編收集的關於最新訊息,歡迎閱讀!

  河南全面開評中小學幼兒園正高階教師職稱

  今後,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不再“低人一等”。河南省人社廳、教育廳日前印發了《河南省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在全省範圍內正式開評中小學正高階教師職稱。

  根據安排,4月25日~29日,河南各省轄市負責上報評審材料,5月中上旬,完成講課答辯和評審後,將評選出河南省首批中小學正高階教師。

  意見規定,此次申報將根據各地教師總數及教育教學整體情況分配推薦名額,河南全省評選總數不超過261個。

  此次評選將向一線教師傾斜,專職從事教育管理的校***園***長不能超過當地推薦總人數的1/2。截至2016年12月31日45週歲以下人員不得以專職校***園***長身份申報。

  據瞭解,早在2012年,河南省鄭州、焦作、許昌就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列為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建立了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稱體系,已經評出24名正高階中小學教師。此次河南省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正式推開,意味著河南省各級普通中小學、職業中學、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以及省、市、縣教研室、電化教育館和少年宮等校外教育機構,以及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民辦學校中專門從事中小學教育、幼兒教育和教研工作的在職在崗教師、校***園***長、教研員都可以申報正高階職稱。

  根據意見,河南省將改革原中學和小學教師相互獨立的職稱***職務***制度體系,增設了中小學正高階教師崗位。在小學、幼兒園增設高階職稱,讓這些教師不再“低人一等”。

  此外,河南將結合中小學教師隊伍實際,實行政策傾斜:對國家模範教師,中原名師等四類特別優秀教師可以不受單位結構比例限制評聘高階教師,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加大對農村和基層教師的政策傾斜力度,對在農村教學第一線連續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滿30年,且當年年底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滿5年的農村教師,可以不受單位結構比例限制專設職數考核認定為中小學一級教師,切實解決農村教師的後顧之憂;鼓勵城市教師到農村支教和交流,對城鎮學校到農村學校支教、交流3年以上的,同等條件下優先評聘。

  據河南省人社廳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革的一大亮點是在評審環節:不人為設定淘汰率,對講課答辯成績實行兩年有效,在講課答辯實行不合格直接淘汰和末位淘汰的基礎上,專家評議環節不人為設定淘汰率、不限制通過率,只要符合評價標準要求的人員全部予以通過。

  為保障評審工作的公平公正,讓職稱評審工作全過程公開在陽光下,杜絕跑指標、要指標等暗箱操作現象,評委會專家實行異地交流,減少非正常因素對職稱評審的干擾。

  五部門發文明確高校教授職稱評審權將回歸學校

  教育部等5部委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試點高校人員總量實行動態調整,鼓勵高校推進內設機構取消行政級別的試點,管理人員實行職員制。同時還提出將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標誌著徹底取消行政部門對高校教授和副教授職稱評審權的審批管理方式。

  在完善高校學科專業設定機制上,《意見》明確對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符合學位授予標準的高校,新增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可不再要求培養年限。落實和擴大高校專業設定自主權,《意見》指出除國家控制布點的專業外,高校自主設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內的專業,報教育部備案;自主設定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支援高校對接產業行業需求,經學科和產業行業專家充分論證後,按照專業管理規定設定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新專業。

  《意見》提出積極探索實行高校人員總量管理,為改革現行編制管理方式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改革通道。《意見》明確,試點高校人員總量實行動態調整。納入總量管理的人員享有相應待遇和保障。高校自主設定內設機構,鼓勵高校推進內設機構取消行政級別的試點,管理人員實行職員制。

  此外,《意見》進一步改進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機制,明確將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標誌著徹底取消行政部門對高校教授和副教授職稱評審權的審批管理方式。同時,改進教師職稱評審方法。高校要將師德表現作為評聘的首要條件,提高教學業績在評聘中的比重。針對不同型別、不同層次教師,按照不同學科領域建立分類評價標準。完善同行專家評價機制,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實際貢獻為主要內容的評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