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方法指導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考試影響力很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供大家參考。

  1

  一、多管齊下,創設濃郁的閱讀氛圍

  1.創設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在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情況家長調查的基礎上,召開家長會,改變部分家長的陳舊觀念,取得家長的幫助,保證課外讀物有來源,課外閱讀有監督。有條件的家庭,提倡親子閱讀,這對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十分重要。

  2.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教室內張貼讀書名言,佈置班級讀書角,圖書來源一是學校圖書館,二是學生家中藏書。同學之間可交換閱讀書籍,提高讀物利用率,減輕家長經濟負擔。“讀書小屋”每週推薦一本好書,營造濃濃的書香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教師以身垂範,與學生共讀。特級教師支玉恆說:“教師不讀書,對學生是災難性的。”閱讀可以讓我們的文化底蘊漸漸地豐厚起來,思維逐漸地活躍起來。久而久之,我們的身上就會帶有某種特殊的精神氣韻和文化歸屬感,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與教師共同閱讀,不但能激發學生的表現欲,也便於教師進行及時引導。

  二、幫助學生選擇健康、適合的課外讀物

  1.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有的喜歡名家名著;有的喜愛科普作品;有的迷於軍事知識;還有的只對卡通書籍感興趣……因此,我們放低要求,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2.選擇健康、有價值的書。課外閱讀益處很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論文格式,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尤其孩子,純淨幼小的心靈如果藉助出色的兒童文學作品和經典名著來滋養,心靈會日漸純淨,感情會日漸豐富,興趣愛好會日漸廣泛,智力與承受力也將日漸增強。

  三、提高課外閱讀能力

  1.不動筆墨不讀書。根據閱讀情況填寫讀書卡,記錄閱讀的篇目、時間、字數、摘錄好詞佳句、展示心得體會,學會積累,學會與文字對話,學會做讀書筆記;鼓勵學生對作品進行再創作***會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以保證閱讀數量,提高閱讀質量。

  2.集中指導,提高課外閱讀能力。學生共同閱讀同一讀物,便於教師指導。但教師要挑選出人人喜愛的讀物,並不是一件易事。人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外書屋”,介紹了德國著名漫畫家埃?奧?卜勞恩的漫畫“好看的聖誕書”,它的幽默、溫情一下抓住了孩子們的心。

  我順勢引導閱讀漫畫集《父與子》,它由一組組生動幽默的畫面組成,幽默、溫馨,流露出純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倫之樂,感人至深。我請孩子們談體會,談各人發笑的角度,從而理解“各人笑各人的所笑”正是漫畫集所獨具的魅力。並根據本單元課文均體現父母之愛的特點,重點推薦漫畫“尋找出逃的兒子”等,分組學習,小組交流,填寫讀書卡。

  四、有機整合,減輕課業負擔

  1.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確實在社會上處處有語文,人人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在語文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並結合一些特殊的課文,特殊的節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紀念日等拓展閱讀。

  如學了《草船借箭》,引導閱讀《三國演義》有關章節;學了《十里長街送總理》後,推薦閱讀《大地的兒子》;學了《少年閏土》,推出魯迅小說《故鄉》。3月5日,讀《雷鋒的故事》;父親節,看朱自清的《背影》……學生手中的《同步閱讀》教材,文章不但精彩,而且與課文主題緊密相連,應充分利用。

  2.保證閱讀時間。課外閱讀需要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囫圇吞棗地應付課外閱讀量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要控制過多的機械繁瑣的語文書面作業,保證學生每天有半小時自由閱讀的時間。每週的週記也可改為閱讀、與家長交流、填寫讀書卡等。假期作文改為出一期讀書專題小報等等,讓語文作業變得有趣起來。

  五、搭建展示平臺,提高讀書積極性

  為了提高學生讀書積極性,提高課外閱讀效率,增強閱讀實效,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如:“我喜愛的名言”交流會,有計劃有目的地蒐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名人故事會”,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

  自辦班級“課外閱讀報”,刊載論文格式美文佳作,選登出色讀書筆記……孩子們一有空閒便忙於蒐集資料,採稿、寫稿,樂此不疲,熱情高漲,讀寫能力得以增強;參加“讀書知識競賽”“紅色經典誦讀”“《弟子規》精讀”等各種讀書活動,有效促進了學生讀書、交流、展示的積極性。

  根據學生表現,每個月組織評選一次“書香少年”,評選一次“明星家長”,在班級牆報上給予表揚,並頒發獎狀,鼓勵先進,樹立榜樣,激發學生的爭優熱情。由於在閱讀的每一環節,我都關注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大多數同學踴躍閱讀,積極參加各類徵文活動,作品也開始見諸報端,學習語文的熱情高漲,真正做到“我喜歡,我閱讀”。

  2

  一、“閱讀”的內容

  《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對此所作的定義性界說中有這樣的話:“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寫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這個心理過程當然是指讀者主體的心理過程。而不是讀者對同一讀物所產生的心理過程***閱讀效應***往往會有很大的差異,所謂“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道理。”

  可以說,閱讀既憑藉於文字,其結果又往往超越了文字。”在小學語文教學論中定義為:閱讀一般指讀者通過視覺去看用文字寫出來的東西,從中得到某種滿足。或者說,閱讀是人們對書面材料認識、理解和吸收的過程。

  現代閱讀觀認為,一般意義上的閱讀,是蒐集處理資訊、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閱讀體驗的重要途徑,語文課程的閱讀同樣也應這樣理解。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字的對話過程。

  二、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五環節

  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閱讀時專心致志,開動腦筋,領會文章的真情實感。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實際上概括起來就是五個字:聽、說、讀、想、用。如何培養這五方面的能力呢?

  1、“聽”要做到聲聲入耳。培養學生上課時注意力集中,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每一堂課就像一篇文章,也有個“中心思想”。要培養學生聽課時抓中心來聽,對文章重點內容,教師應反覆強調,以此加深學生對重點內容的印象。比如《金色的魚鉤》這一課的最後一個自然,特別是最後一句話,應作為重點來引導學生理解。

  2、“說”要做到出口成章。實際上說話就是講文章,要講完一個意思,再講別的意思,次序不能亂。培養學生對自己要講的內容或回答的問題要非常熟悉,做到心中有數。在課堂教學中多提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平時多進行一些讓學生自己複述課文的練習。

  3、“ 讀”要做得眼看、嘴念、耳聽、腦思。讀書是把無聲的字變成有聲的話,是通過聲音來接受知識。對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要一遍又一遍的反覆讀,像咀嚼一顆橄欖一樣回味它,才能理解其內容。

  讀書也要用多種方法來讀:在家和校園裡讀時可大聲讀,有助於知識的記憶;在課堂上可輕讀,邊讀邊體會;老師範讀時,可輕聲跟讀,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學生讀書時要認真,不能讀錯、讀漏、序列,要從題目著手、通過初讀、細讀、精讀、仔細品讀,來體會文章的內容、層次、中心、寫法。總之,讀書就像魯迅先生說的必須注意五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4、“ 想”做到閱讀時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把文章的前後內容聯絡起來,利用積累起的知識來想象,使學生做到把讀過的每一句話想象成一個畫面。比如在讀《凡卡》一課時,要一邊讀一邊把凡卡告訴他爺爺他在老闆家裡如何捱打那一段想成一幅畫,從而使學生了解凡卡的悲慘遭遇。

  5、“用”就是處處留心把所學的知識用到閱讀中。多指導學生利用語文基礎知識來分析短文,會分段、概括段意、歸納中心,並對短文中提的問題能正確加以回答。另外,要把閱讀用到生活中來解決實際伺題,比如能看懂廣告、啟事、告示,各種物品的說明書等。

  三、閱讀教學的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可見,閱讀教學中,應把“學生的閱讀實踐”放在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閱讀教學中,一味地強調多讀,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讀書形式的變化,不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達不到預定的效果的。結合閱讀實踐,談談閱讀的方法。

  1、圖文對照。《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要“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課文插圖精美,注重創設課文內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兒童情趣。插圖與課文有機結合,構成一個整體,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使觀察插圖、理解內容相得益彰。

  2、、邊讀邊想。讀書不思考猶如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於抓住課文中那些富有創意的地方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觀察、認識事物,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3、以畫促讀。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學科要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以演促讀。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即興表演,是促進其對課文進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表演,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運動,提高的不僅僅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體的語文素質。

  5、熟讀成誦引導學生從小積累大量的優美詞句段篇,學生終身受益,這是發展學生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內蘊的基礎。結合教材特點與要求,在指導學生朗讀過程中,使學生在自然狀態下熟讀成誦,把“背”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教學中,或引導學生看板書讀誦,或藉助圖畫***多媒體***讀誦,或通過表演讀誦,或由老師穿插揭示讀誦,或假設情境讀誦,還可積思廣。

  6、讀後仿寫。寫離不開讀,讀為寫打基礎。

  7、以說拓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規範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說的態度和語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應充分重視讀與說的有機結合。

  3

  ***一***重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在瞭解和研究的過程中,漸漸培養閱讀的永續性,提高閱讀興趣。

  特別是對於初學閱讀的學生,應該成功地激發他們的閱讀動機,我們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閱讀興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2、依照學段的特點推薦書籍。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女生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而男孩則對史地、體育、科學等方面感興趣。因此老師首先對學生的愛好進行了解,到介紹時才能有的放矢。

  ***二***教師要加深對推薦圖書的感受,更要注重方式的機動性

  羅曼·羅蘭曾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所以在推薦書時老師不光熟知圖書內容,更加深對書的感受,這樣在推薦書時遊刃有餘。而且沒忽視推薦方式的機動性,據其要求和內容而言:A、推薦方式有書刊的推薦、篇目推薦和內容的介紹。

  例如,我在給高年級學生指導外閱讀的時候,就給他們講《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故事內容。課後,同學們爭先恐後的看這些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B、教師推薦和學生推薦方式的機動性相結合,統一推薦和分散推薦相結合。C、教師在推薦過程中,還有必要的指導和技巧。

  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們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師在他們這個年齡時是如何學習的。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利用時機和學生談談自己兒時的學習,為學生樹立學生的榜樣。

  美國全國閱讀方法研究協會某一校長,就曾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徵進行教學實驗:她一有空就呆在教室裡,把自己喜愛的書推薦給學生。在她的影響下,她所在學校的學生早已行動起來,從圖書館中找到這些書並借出,勁頭十足地讀起來。這位校長給學生強烈而絕對肯定的啟示便是:“閱讀非常有趣。”所以說教師的指導方法和技巧是很重要的。

  ***三***組織各種型別的讀書活動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穫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讚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如果能讓低年級學生參加高年級的這些讀書活動,不光使低所級學生感受到閱讀中能學到很多知識,增加生活樂趣,而且高段學生也完全起到了“標兵”作用。

  比如:我給五年級學生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並且讓三年級小朋友來觀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與熱情。

  ***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條件,提供一個舒適的閱讀場所。

  廣泛閱讀,先要了解書籍來源問題。我們向學生推薦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書,並注意可讀性,儘量使讀物的難度跟學生的能力相適應,這樣學生看書就有興趣。提供一個好的閱讀場所,有助於學生把閱讀同舒適相聯絡,對閱讀就不會感到厭惡。學校靜謐閱覽室都是很好的閱讀環境。

  ***五***進行閱讀指導,注重學習的實效性

  當學生對課外閱讀產生了興趣,就必須重視學生讀書的有效性。

  1.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課內、課外閱讀的關係。當前,在學生中存在兩種情況:

  ?一些學生只注重課堂學習,課外不看書或極少看書和報刊。

  ②完全沉湎於課外書中,不重視課內學習。這兩種現象都是不健康的。大家知道,課堂是學習語文的主陣地,課堂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礎,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擴充套件,要由課內帶動課外,以課外豐富課內。

  例如: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就可指導學生讀《安徒生童話》,學了《寓言兩則》就可指導學生看《中外寓言故事》叢書,學了《猴王出世》可以指導學生看《西遊記》,學了《草船借箭》就可以指導學生看《三過演義》,這樣就會協調好課內、課外閱讀的關係,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

  2.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鼓勵他們多讀好書。

  課外閱讀範圍很廣,形式多樣,內容不同,有的壞書籍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教育他們要有選擇的讀書,不光要多讀書,更重要的是讀好書。

  3.讓學生花費一定時間進行閱讀

  古人云:"文貴自得,書忌耳傳。"只有利用一定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才有助於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閱讀習慣的養成,在增長知識、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也享受到無盡的樂趣和快樂。著名文學詩人郁達夫年青時每天在閱覽室就要看五個小時以上的書,為他在以後的文學創作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教師的指導重點要統一,方式要靈活

  課外閱讀是不在教師直接幫助下的閱讀,所以我們的工作重點放在對學生閱讀態度、方法和習慣上的指導。因學生情趣不一,自學時間的差異,對學生的指導方式也要隨之而變。我們可以採取個別指導,集體指導,開展討論會,交流對書籍內容的理解、體會、評論等。

  4

  一、運用遷移規律

  運用遷移規律,課內指導課外讀,把課內外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寫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閱讀也是一種基本的的智力技能,這種技能是取得學業成功的先決條件,它是一系列的過程和行為構成的總和。學生閱讀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首先來自於教師課堂教學,閱讀方法也來自於教師在課堂中的方法指導。

  在課文教學中,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句,抓住重點或優美詞句、精彩片斷多讀,中年級可以朗讀,高年級進行默讀,培養學生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大綱語***。小學語文教材***新人教版***裡都編排了單元導讀和讀寫例話,它要求掌握什麼閱讀知識、怎樣閱讀課文,是語文單元閱讀教學的綱。

  如小學語文第十一冊***新人教版***第四組的導讀有如下指引:“這些課文描寫的古今中外的不同人物的內心活動方面都很有特點。學習本組課文,要注意透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以及他們周圍的環境,瞭解人物的內心是怎樣想的,從而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語文教師要重視單元導讀,導讀提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課文閱讀教學中領悟掌握。

  二、瞭解班級課外閱讀現狀

  ***一***“班級圖書角”遭冷落

  曾經著手籌建“班級圖書角”,動員學生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與大家分享,應該說書籍的內容還算比較豐富,大多是故事性強或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中外讀物。為進一步規範化,我還專門挑選了兩名工作認真的“圖書管理員”負責借閱工作。

  “圖書角”剛開張時,“生意”還算紅火,學生的興趣很高,“圖書角”經常圍滿了人,借閱記錄本上的記錄也是密密麻麻。我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禁歡欣鼓舞。

  可是好景不長,等過了一段時間,我再去觀察時,發現只有少數的同學能耐心地讀完一本書,很多學生要麼避而遠之,要麼十分頻繁地借書、還書,實際上一本好書都沒有完整地讀過。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們對一類沒有巴掌大的漫畫類圖書卻情有獨鍾,如《龍珠》《烏龍院》《哆啦A夢》。六年級的大孩子居然對這些情節簡單、形象失真、趣味不高的讀物樂此不疲,沉醉其中!

  ***二***閱讀書目單一

  我經常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課外書帶到學校裡來,空閒時可以拿出來閱讀,不少學生的書包裡或是抽屜裡也準備著課外書。可是根據我的觀察,有不少孩子的讀物品種比較單一,有不少學生每每拿出書來讀,都是與寫作有關的作文書,諸如《出色作文集》《滿分作文》《小學生500字作文》等,不少家長也存在著這樣的誤區:孩子多看作文書,就能寫好作文;多看書,就是要多看作文書。

  ***三***只讀不寫,囫圇吞棗

  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應該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從書中汲取營養,為自己所用。可是班裡的多數孩子在課外閱讀時,只是注重書中情節的描述、書中人物的刻畫,只讀不寫,囫圇吞棗。閱讀速度是比較快,可是當被問到書中的故事時,往往張冠李戴,學生閱讀並不是為了知識的積累,而是當作一種消磨時間的消遣。

  三、組織各種型別的讀書活動

  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既希求讀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穫明顯,得到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與讚許,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們可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如果能讓低年級學生參加高年級的這些讀書活動,不光使低所級學生感受到閱讀中能學到很多知識,增加生活樂趣,而且高年級學生也完全起到了“標兵”作用。比如:我給六年級學生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並且讓三年級小朋友來觀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閱讀興趣。

  朗誦會、故事會、文藝演出之類的大型活動,在一個學期中是不可能搞得很多的,因此,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指導學生開展經常性的課外閱讀活動上。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指導他們認真閱讀《少年報》,學著閱讀《人民日報》《教師報》,並組織他們出牆報,在黑板報上刊出“時事新聞”專欄。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與熱情。

  四、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

  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鞏固學生的讀書成果。一是紮實開展學生閱讀星級評定,根據學生的讀書情況,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二是配合學校書香校園建設,根據具體評比細則,開展閱讀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的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