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確定自己發燒了

  人或動物生病,往往伴隨著發燒症狀。一旦發燒,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不好了,全身怕冷、頭重腳輕、食慾不振。?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發燒的症狀以及 發燒的前兆,一起來看看吧!

  發燒的症狀

  人的正常體溫約37.2℃左右。除非體溫超過38.5℃***成年人***或39℃***小孩***

  其實,發高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它提醒你的身體可能有疾病出現了。事實上,散熱對身體有好處,這個體內的防禦措施有消滅外來病菌的功用。如果溫度沒有上升太高,不妨讓它自然散熱,如此有助於排除毒素。

  一般來說,突然爆發的高燒***38.5℃—40℃***通常意味著體內有病菌感染:感冒、肺炎、腦膜炎、猩紅熱等急性炎症都會伴有高燒;而長期持續的低燒***37.3℃—38.5℃***,則意味免疫系統遭到了破壞:肺結核、風溼熱、紅斑狼瘡、癌症等都不同程度表現出低燒的症狀。

  發高燒時需立即就醫,因為這表示體內的感染正在惡化。如果體溫太高很容易造成腦部受損及脫水,尤其是高燒不退。

  發燒的前兆

  發熱前兆一般多為畏寒、寒戰。可予監測體溫評估。

  發熱原因

  發熱是由於發熱啟用物作用於機體,進而導致內生致熱原***EP***的產生併入腦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更進而導致發熱中樞介質的釋放繼而引起調定點的改變,最終引起發熱。常見的發熱啟用物有來自體外的外致熱原: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瘧原蟲等;來自體內的:抗原抗體複合物、類固醇等。內生致熱原***EP***來自體內的產EP細胞,其種類主要有:白細胞介素-1***IL-1***、腫瘤壞死因子***TNF***、干擾素***IFN***、白細胞介素-6***IL-6***等。EP作用於位於POAH的體溫調節中樞,致使正、負調節介質的產生。後者可引起調定點的改變並最終導致發熱的產生。

  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歷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發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病因診斷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近10%的FUO病例始終不能明確病因。發熱本身可由多類疾病,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無法明確歸類。

  過去這類患者通常由內科醫師診治,在大多數分科較細的醫院則主要由呼吸內科醫師接診。目前很多醫院開設了感染科,並把FUO歸於感染科診治,這種專科化管理是一種進步,可以提高診治水平。

  FUO有準確的定義,其包含3個要點:

  ①發熱時間持續≥3周;

  ②體溫多次>38.3℃;

  ③經≥1周完整的病史詢問、體格檢查和常規實驗室檢查後仍不能確診。

  可見,雖然FUO本身是症狀診斷,不是疾病診斷,但診斷要求卻十分嚴格。

  發燒的家庭治療方法

  不急於降溫

  如果醫生確定你只是感冒了,在你能耐受的範圍內,最好不要急於服用解熱 藥。發高燒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我們的身體藉由升高體溫來調動自身的防 御系統殺死外來病菌***一般來說,病菌在39℃以上時就會死亡***,從而縮短疾病 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時***37—38.5℃***使用藥物來退 燒,會使體內的細菌暫時變成假死狀態,並使他們產生抗藥性,一旦死灰復燃,往往更難治療。

  冷敷

  採用冷敷幫助降低體溫。在額頭、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塊溼冷毛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時,應換一次,反覆直到燒退為止。也可將冰塊包在布袋裡,放在額頭上。

  熱敷

  假使體溫不是太高,可以採用熱敷來退燒。用熱的溼毛巾反覆擦拭病人額頭、四肢,使身體散熱,直到退燒為止。

  但是,如果體溫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

  擦拭身體

  蒸發也確降溫作用。專家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助面板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強一些體溫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後,一次擦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水分,有助於散熱。

  泡澡

  有時候,泡個溫水澡是最舒服不過了。它同樣也可以起到緩解發熱的症狀。嬰兒應以溫水泡澡,或是以溼毛巾包住嬰兒,每15分鐘換一次。

  補充液體

  當你發高燒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當你發高燒時,身體會因為流失太多水分而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水分流失,這使你的身體無法散熱。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喝大量的白開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蔔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發燒期間應避免固體食物,直到狀況好轉。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還可以吃冰塊退燒。在製冰盒內倒入果汁,冰成冰塊,還可在冰格內放入葡萄或草莓,這尤其受到發高燒的孩子歡迎。

  適當服用藥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藥。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撲熱息痛,每4小時服用——次。撲熱息痛的優點是較少人對它過敏。由於阿司匹林與撲熱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覺得使用任何一種皆無法有效地控制發高燒,不妨兩種並用。每6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撲熱息痛。服用這些藥物時,需先經醫師同意。

  禁用阿司匹林

  18歲以下的青少年,千萬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可能使發高燒的兒童爆發雷氏症候群,這是一種致命性的神經疾病。兒童可以用撲熱息痛代替。以每磅體重服用5—7毫克的方式,計算服用量,每4小時服用一次。記住,增加使用頻率或超過適當劑量,都有危險,一定要有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注意穿衣適量

  如果你感到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物,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但如果因此而使你打寒顫,則說明衣物太少,應該增加,直到不冷為止。

  如果患者是小嬰兒,則需特別注意,因為他們還不會表達他們的感受。其實,給小孩穿過多衣服或把他們置於酷熱的場所,都可能引起發高燒。

  同時,勿使室溫過高,醫師通常建議勿超過20℃。同時,應讓室內適度地透氣,以幫助復原,並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放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