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讀書感想例文五篇

  縱觀安娜的婚姻,可以說她經歷了兩段完全不同的婚姻:封建包辦的名副其實的婚姻,還有因愛情結合的有實無名的婚姻。她在婚姻中的勇於探索、勇於反叛,是值得我們分析思考的。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安娜卡列尼娜讀書感想例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感想例文一

  一直很喜歡這本書,原來看過多次,今天禁不住又開始翻閱,並在網上看了這部小說拍成的電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她就是一個出軌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給安娜列舉的四個罪狀。可就這樣一個墮落的女人卻非常豐滿,我依然很喜愛她,假如是現實中的人,我一定會和她成為朋友,她舉止優雅,她性情溫和,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很真,愛了就是愛了,一直沒有違了自己的心去做事,顯然她也知道自己的舉動是為

  社會所不容的。她其實是個非常聰,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為卻無法為主流社會所接受,最後臥軌自殺。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現實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難相處,並不太受大家歡迎,可在文學上的價值卻非常高。當然年代不一樣了,現在的女權主義,為女人的獨立豎起了一面旗幟,現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可那個時候的她們就不一樣,她們的生活空間還是很狹隘的。就拿安娜來說,她開始是依附於一個沒有感情的丈夫,後來,為了愛情,又依附於另一個男人,把愛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為社會中的人,愛情不能解決人所有的慾望和需求,雖然愛情一直存在,但她總是無端的猜疑,恐懼。這讓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標,需要一種東西支撐著你走下去,讓她的生活Move on。為了愛情,她離開了自己的兒子,這也是她心中永遠的痛,可她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找回自己的兒子。一個沒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會唾棄的女人,靠什麼走下去吶?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感想例文二

  閒來無事,捧托爾斯泰的長篇鉅著《安娜卡列尼娜》來讀,因為是太厚重的書,捧著看時真的很不方便。而書中描寫得冗長沉悶也是讓人很難以消受的,於是只能今天兩頁,明天三頁的讀,開始還是睡前看會,馬桶上看會,後來就放在廁所間,如廁時勉強翻上幾頁。幸好託大爺不急不慢地寫,因此每次續讀也都能接得上。

  此處絕無貶低託大爺的辛勞鉅作,這本歷史上讓多少文豪前輩推崇的鉅作,不說有多少次被翻拍成電影,單看看有誰曾主演過安娜一角的影星吧,都會讓你炫目驚訝:葛麗泰嘉寶、費麗雯和蘇菲瑪索,她們都是不同年代裡最出色的光芒巨星。所以多少年來倍受推崇的光芒的偉大的鉅作,不會因為我放在廁所裡讀就可以貶低的。

  這次閱讀一來是認真看了,怕不理解還輔助看了幾部翻拍的電影。過去年輕時看的時候光注意情節,跳躍式的泛讀,也跟隨大眾的評論,認為安娜是好人,卡列寧是壞人,安娜很可憐最後自殺死了。

  因為這次閱讀很慢,所以讀一段就有一段感慨,現在書還是沒有看完,正讀安娜和伏倫斯基私奔後回國遭到冷遇和鄙視後,來到伏倫斯基鄉下的莊園。我怕等不到讀完全書了,因為閱讀的路還很漫長,怕有感而發的想說的話到時候整理不起來,另外也擔心不知道還能不能看完全書。

  我也如託大爺一樣,在冗長沉悶的敘述中,還沒有切入我的關於讀後感的正題。

  從安娜和伏倫斯基的相遇和相愛開始。一切都是寂寞惹得禍,安娜認為的幸福其實也是不幸的開始,只是安娜當時自己不知道,包括託大爺都不知道書寫到最後會安排安娜去慘死在火車輪子之下。

  託大爺在完成鉅作後,曾表述:“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違反我本意的事來,他們做了在實際生活中常有的和應該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們做的事”。

  安娜死了,從一開始就踏上了死亡之路,因為寂寞。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感想例文三

  愛情固然美好,就像絢爛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嚮往,擁有一個人一生的快樂和幸福,但在不輕易間它卻將安娜帶入痛苦的深淵,就像飛蛾撲火一樣在愛情中灰飛煙滅。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倫斯基過著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氣,對她來說他就是希望和寄託,而弗倫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種征服感,就像獵人戰勝猛獸一樣,這種愛談不上偉大。安娜對愛情的渴望讓她忘卻了苦惱,愛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強大讓她衝破世俗。安娜才決定投入新生活-----和弗倫斯基在一起。

  不過,安娜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牽掛,對兒子的愧疚與罪惡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對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終以自己的方式結束了生命,尋求心靈的安靜。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她的身軀是,不知安娜是否後悔她的一生就這樣結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譏諷,她完全追求的愛情也將粉碎,經過心靈的折磨,她以死來證明對社會的反抗,對真愛的執著。***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現在的社會安娜這種形象還會受懲罰,我們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懷疑是否還存在。在哪?但安娜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一個柔弱的她還是沒有對現實妥協,她,現在需要的大概是無痛苦,無干擾的生活吧,但現實給不了。

  愛情是什麼?對安娜來說,她又是否得到過?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拋棄她,在任何時候都在背後永遠給她依靠的人,但她卻得不到。

  火車從她身上駛過,發現她只是一個脆弱的女子,她無力抵制。因為她決定死亡,一個常人無法亂下的決定。在孤獨的身軀背後我還看到一個孤獨的靈魂,來時一人,去時一人。孤獨是這個女人的結局,悲慘是這個女人的宿命。

  火車駛過時,輕輕地,不要打擾安娜安靜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感想例文四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小說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裡,她像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小說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

  安娜是一個資質優美,有很高文化教養的貴族女子,在俄國貴族資產階級社會裡,她像蕪草叢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驚人的美,她的聰慧典雅質樸活躍,她的單純沉靜從容高貴,使得她在各種場合下出現都是美豔絕倫的。

  對安娜一直懷有成見的列文,都為她的美為她的豐富活躍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間由悠閒恬靜而又顯得那麼優美端莊突然變為好奇,氣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聰慧和良好的教養,都深深打動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裡讚歎道:“這是怎樣一個女人!”“一個多麼可愛,出色,惹人愛憐的女人!”“這個活人身上帶著一種動人心魄的風度。”短暫的會面,便使列文依依不捨地離安娜而去時,他“又望了望那幅畫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對她發生了一種連他自己都覺得驚訝的一往情深的憐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僅溢於言表,更富於內心,她心地善良,單純自然,感情熱烈真摯,對不幸的人懷著深厚的同情,她對受了欺騙的杜麗表現了無限的關切,溫柔,真摯,善良和友愛的感情,如此一位優美的女性,他所追求的不過是真摯的愛情與母愛,可她的追求由一開始便註定了無盡的悲劇結局。

  我們企盼著幸福有一天會來到身邊。它會伴隨著我們,直至我們生命的結束。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

  而愛情,最絢爛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了痛苦的深淵。

  如同飛蛾撲向野火,註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

  這是個被壓抑的充滿勃勃生氣的女人,安娜因為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心空虛的弗倫斯基。對愛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愛情而活。而一種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弗倫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鍾情,沉迷於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係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十分膚淺。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龍斯基對她來說,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託,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使弗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著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係,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並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人。 被愛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幸福,而快樂始終贈與那些無私的愛者。

  可是,“水滿則溢,說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

  始終靠幻想活著的人終會有幻滅的一天。

  安娜和弗倫斯基的愛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燒起來,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弗龍斯基想起了責任和義務。

  道家說,無為而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當在愛的純潔之中塗抹上其它色彩的時候,這種愛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沒有是非之分,沒有對錯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爭。

  安娜是另外一個人的妻子,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是社會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愛情的對面,

  是長期的宗教情結和大眾意志。這種大眾意志有時表現為道德,有時表現為法律。

  極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著巨大的煎熬,在理智與情感面前難以適從。愛情的力量使她幾度衝破世俗的藩籬,去尋求屬於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惡感立即來到她的身邊,使她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痛楚。

  而弗龍斯基是一個始終屬於世俗的人,他沒有勇氣與他過去的世界完全斷絕,他無力反抗來反對這種宗教情結和大眾意志,也就無法幫助安娜擺脫極度危險的精神危機。弗倫斯基和安娜的靈魂屬於兩個不同的精神世界。他們雖然一見鍾情,但他們貌合神離,相距遙遙,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當安娜孤獨無助的時候,弗龍斯基選擇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種花花世界裡。

  安娜的感覺是敏銳而正確的,弗龍斯基在精神上已經拋棄了安娜,卻因為良心和責任不敢這樣去做。

  對生活和理想徹底失望的安娜選擇了自殺。她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與不幸。她需要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干擾。她用她的方式尋求到心靈的完全寧靜。安娜最終沒有與現實妥協,她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女人。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輕柔弱的身軀,我們突然發現,原來人是如此脆弱。 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的靈魂。

  很難說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能夠容納安娜這樣的女人,我們都企盼著理解、寬容、仁慈,我們都希望我們的世界和平、安寧、充滿人性。但悲劇總是一天天在我們的身邊發生。

  如果我們不能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揚純潔的生活,我們的世界不知將會走向何方。當邪惡在社會中橫行的時候,純潔和高尚的東西反而顯得愚昧可笑。這是我們的現實。 我不認為兩個靈魂的相觸一定要用某種契約作為憑證。

  現行婚姻真正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安全?情感?良心?

  安娜可以不屑於世俗的嘲笑和譏諷,但卻不得不受到婚姻制度的困擾。

  現行婚姻制度實際上對沒有愛情的婚姻保護更多。

  晚年的托爾斯泰拒絕肉食,因為在他看來,獵殺動物,既是殘害生命。

  他的一生一直在維護著人的尊嚴。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懷,廣闊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偉大的著作中。

  從最早的《一個地主的早晨》中的葉赫留朵夫,到《戰爭與和平》中的皮埃爾,《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復活》中又以葉赫留朵夫作為完結,我們始終看到一個身材魁梧,外表靦腆,溫文爾雅,思想上卻又極端自審和複雜的人,這個人實際上就是托爾斯泰自己。在這個人最初將自己的土地分給莊園中的農奴,並宣佈他們獲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動給廣袤的俄羅斯大地作出一個表率***《一個地主的早晨》***。後來他放棄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個地位低下的結婚***《復活》***。到了八十高齡,托爾斯泰還為了尋求真理而離家出走,最終客死異鄉。

  托爾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樣,直到生命終結,都不與不合理的現實妥協。

  真理與美善就像道一樣玄妙深微,不可言說,無影無蹤。豐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氣吞山河。只有對生命的深刻體悟,才能感知到它們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爾斯泰塑造了一個真實的靈魂,她是那麼美,潔白無暇,氣質非凡。這個靈魂只會活在托爾斯泰的心中,因為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靈魂中的至潔至純。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們每個人的一部分,我們讀到她的人都會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內心深處的真誠願望,沒有任何的虛偽和矯飾的內心世界。

  讀完這本書,我彷彿感到安娜正在某個角落裡,懷著滿腹的渴望和決絕的目光看著我……。

  我想,我終會擁抱,帶著同樣滿懷的激情,擺脫所有的現實,去與她一起起舞長空。 安娜·卡列尼娜,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遠駐留在我的心中。

  安娜卡列尼娜讀書感想例文五

  縱觀安娜的婚姻,可以說她經歷了兩段完全不同的婚姻:封建包辦的名副其實的婚姻,還有因愛情結合的有實無名的婚姻。她在婚姻中的勇於探索、勇於反叛,是值得我們分析思考的。

  安娜可以說是在不理解愛情的情況下,被家長包辦,嫁給了比她大二十歲的丈夫——卡列寧。

  卡列寧不僅虛偽、僵化、生命意識匱乏,還是一個工作狂。他每天的工作持續到睡覺前。他只和生活的映像打交道,妻子是他思維中的妻子,她只是一個符號,只是一個附庸。他不考慮自己的情感需要,也不考慮安娜的情感需要。當安娜和他之外的男人交談的火熱,他並不在意。可他發覺大家都在意時,他就覺得不正常了。他對妻子缺少關心,對真實的生活一味避讓,在安娜看來:“他不是一個男子,是木偶!是一架機器”。

  安娜這個感情真摯的人,遇到了處處以虛偽為生活準則的丈夫。她試著去好好地愛自己的丈夫,可一次次遭遇失敗之後,特別是當她把自己細膩的情感全部轉移到兒子身上後,他把對丈夫的感情封閉了起來。她不和丈夫交流自己的喜好,不再在乎他是否關心自己的喜怒哀樂,她身上彷彿披了一件戳不破的鎧甲,裡邊包裹著她的希望被尊重、被愛的情感,還有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安娜學會了用理智拜託苦惱。於是,他們的家庭就沿著符合宗教和道德規範的軌道“正常”的執行著。她和丈夫之間沒有爭吵,只有和諧。而這種靠虛偽建立的和諧,缺少情感依託。這兩個性格上完全對立的人,在彼此適應的過程中,放棄了他們的感情紐帶,丈夫沒有考慮過妻子的情感、思想、願望,妻子也不能領會丈夫的痛苦,他們的交集已變成空心。這樣的婚姻只能是岌岌可危。他們的婚姻生活中最終出現了第三者。

  在他們的婚姻處於存亡危機時,我們看到靠虛偽建構起來的婚姻是經不起推敲的。安娜在感受到追求者給她帶來的快樂時,他開始用審視的眼光看這個與她朝夕相處了八年的伴侶:他的樣子是可笑的,他的性格是卑劣的,他簡直就是虛偽的代名詞。當妻子告訴他,有男子向她求愛,他告訴妻子,他相信妻子懂得分寸,這屬於正常的事。當他意識到妻子出軌時,他害怕妻子的坦誠。他不願意也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這樣的事情。他覺得那是妻子的良心問題,他的寬巨集大量就是在拯救妻子。他在婚姻中的不作為,他無視妻子情感的存在,他的漠然,最終讓安娜徹底失望了。他不懂愛,只是冠冕堂皇。安娜感覺他是與自己的婚姻不相關的人,是外人。面對他的虛偽,安娜憤怒了,她想撕破這一切,她討厭虛偽,厭惡謊言。當弗倫斯基的愛情幫他燒,她甘願冒犯法律和傳統習慣。她對舊婚姻的背叛、對愛情的勇敢追求,從本質上說,是對整個俄國貴族社會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