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範文5篇

  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範文一:堅硬的柔軟

  去年是父親七十壽辰。在我們鄉下有逢十必大肆操辦的習俗,何況父親還有我這樣一個略有點兒“名聲”和“出息”的兒子。

  父親有三個孩子:大哥、姐姐和我。大哥交遊廣闊,朋友多,強烈要求大辦。姐姐也認為可以回收一些“份子錢”。父親愛熱鬧,又是他的壽辰,自不必說。母親支援由大哥來操辦。

  我對鄉下的這種“人情南北”深惡痛絕。小時候因為不絕於縷的“紅白喜事”,我多少個風雨交加的夜裡陪著母親挨家挨戶去借個三十、五十塊錢,只為第二天哪一個不知拐了幾道彎的親戚或者一兩年也難得互相串回門的鄰居家誰過生日,或者還有其它什麼名目繁多的“喜期”。母親之所以帶上我,是因為我小學成績超好,帶上我借錢成功的概率會要大增。

  我知道當今的鄉下每家每戶每一年的收入並不多,大肆操辦酒席的結果是,城裡人的煙、酒那一些非健康產品賣得很好,而農村許多低收入家庭苦不堪言,卻礙於面子泥足深陷不能自拔,索性破罐破摔乾脆攀比到底,這種農民思想惡性迴圈,導致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在農村愈演愈烈。

  我始終執著地認為,天下熙熙七十多億人,一生中能真正交往好七個人都已很奢侈,不需要跟那麼多無關緊要的人在生活中必須有交集,那都是浪費時間和生命的。因此我不但不贊成,而且堅決抵制大辦父親的壽辰,而是建議他和母親外去旅遊,一應費用我來承擔。我表態不管作為一個社會的人還是出於我的本心,我都不會支援操辦,如果他們非要大辦,我屆時連回去都不會回去。

  父親對我的態度很失望。他早就放出風去我會給他捧場唱七天七夜花鼓戲。我說唱花鼓戲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的你可以唱七天,那麼那些比你勤勞、比你辛苦的鄉里鄉親他們過生日時是不是要唱上十天十夜,否則他們的兒女如何自處?在任何時候,我們不要一味想著自己去表現什麼炫耀什麼,而是我們自己付出了什麼,我們應不應該得到相應的尊重,是不是符合一個社會公平的法則?

  大哥一家辯不過我,春節還沒過完就負氣早早去了省城的家。父親心有不甘,發動母親、姐姐、姨父、叔叔等許多人來做我的思想工作,我堅硬地表態“不辦”。在我離家前的那個夜晚,父親幽幽地說“難道以你一個人的能力就可以扭轉這股社會風氣?”我說:“能不能扭轉那不是我能決定的,但我至少可以從自己做起。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呢?”當時的我頗為自己內心的正義感和對父鬥爭的勝利而驕傲。

  那個夜晚,我躺在床上想著父親三歲喪父、七歲喪母的大半生不受人待見的人生坎坷經歷,以及他“就辦這一次吧”的近乎懇求,我情感的天平開始傾斜,一夜無眠,內心甚至有些自責。第二天清早離家上車前,我對父親說,你的壽辰愛辦就辦吧,我不可能大張旗鼓支援你,但也不抵制了,那一天不管有多忙,我都會趕回來給你祝壽的。

  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範文二:生活智慧的城市景象

  很奇怪不是,現代人一提及生活智慧,往往是指那些歸隱自然的“居士”。

  那些飽覽濁世鄙陋的文人雅士,看破紅塵,收束雜念而遁入山林。東籬把酒,荷鋤而歸,荒徑的草木掩映下,一位衣帶飄飄的自得之人,構成了“田園之樂”的景象,彷彿成了“生活智慧”的代名詞。至於城市,好像只剩下充滿銅臭味的貪婪與疲憊,智慧之景象無處可覓。

  人們常誤認為那種享受天然的生活智慧只能在野外尋得,將其與遁入林泉直接等同。於是,有人放棄高薪隱入南山,有人將書店開到偏僻鄉村併名曰“碧山計劃”,無一不想借青山綠水的景象將自己的生活智慧示眾。城市的車水馬龍中,真的沒有其所求嗎?與其說城市忙,不如說人心空。“一個人看了一夜雨,誰也沒告訴,是孤獨;只告訴了一個人,是愛;發了個微博‘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矯情,也是我們的時代……”我們耽溺於一呼百應的互動,享受他人的關注和點贊,實際是為了掩飾內心空虛,掩飾樑文道所說的“巨大而荒涼的孤獨感”。此乃假借微博求取呼應與共鳴。若問為何往郊野跑?一種是藉助外力,用山的厚重、水的澄澈喚起心底的本真,覓取對生命的最初體悟;另一種則是找個沒有無線網的地方,強行節慾。

  想想,窗外淅瀝下著雨,朦朧了霓紅燈的色彩,一個人,在窗邊聽雨。多麼詩意美好的景象啊!可那人心裡卻想著:把這個人拍下來,發到朋友圈裡可獲多少個贊?嗚呼,在城市裡找不到生活的本色,迸不出智慧的火星,怪誰?

  至此,不由然想起龍應臺,她在臺北的“紫藤廬”與友人品茗談心,看身邊“紫藤花閒閒地開”。臺北有58家星巴克,可龍應臺獨獨青睞這間茶館,與其說是她明白“紫藤廬清楚這個城市的身世”,不如說她明白如何在城市中尋覓激發生活智慧的景象。一人一茶,清香繚繞,此情此景,惟有真正悟得生活的人才能享受。

  不是所有的景象都能激發人們的生活智慧,如林清玄所言:“心境好時,處處開蓮花。”究其根源,乃是善於假物,隨心吐納,以填補內心之空缺。那麼,讀書吧!和古人交流,與學者辯駁,同春花冬雪同呼吸,偕夏蟬秋月共忘機。內心充實的人,無需過度的資訊來彌補孤獨,積澱的智慧擦亮了他的雙眸。如此而來,弘一法師所講的“華枝滿天,天心月圓”之境,就不僅能在城市中覓得,更能與芸芸眾生的生活願景相融合。

  下次再將自己的生活不如意歸咎於城市時,請反觀一下自己吧。因為,對於真正領悟生活智慧的人,人流如潮、高樓林立的城市景象,也可以帶來春江潮水、明月清風。

  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範文三:智慧是一間寂寞空屋

  夏雨初霽,於校內一棵不知名的老樹上,拾得一隻蟬蛻,很好的中藥。

  一顆露水滾落。就著千千萬萬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這隻晶瑩剔透的蟬蛻,這是一間寂寞的空屋,惹人懷想蟬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如同大自然一樣,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即是一間寂寞空屋,不盤花簇錦亦不金碧輝煌,只如蟬蛻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閃耀著一星光華,於漫漫長夜中點燃了一豆燈火。

  寂寞空屋,耐得住寂寞亦拒絕悲涼。蟬之生命有限,於陰暗潮溼的地下蟄伏數載只為了一個夏天。數千個寂寞長夜它們無言熬過,待到一朝羽化,便成為盛夏最出色的歌者。這時,它們的生命已然垂垂老矣。人之老年,免不了自憐自哀,憂傷慨嘆,哪裡來的心情唱什麼歌呢?可蟬偏不。“烏髮如銀”的時節偏要日日歡歌,這便是生命的大氣度。

  寂寞空屋,可有形可無形,是一個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證據。人之智慧便在這空屋中歲歲積澱,蘊於血脈的最深處。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這是歸有光的寂寞空屋。室僅方丈,容不下金銀珠寶亦容不下繁華如夢,容得下的僅是那一份割捨不斷的回憶。“某所,而母立於茲……”歸有光在這裡讀書成長,身後有母親噓寒問暖的身影。空屋雖寂寞,此心卻溫柔,體察父母親情,就是我們最平實的智慧感悟。

  寂寞空屋,給高蹈以平實,給浮華不定的心靈以腳踏實地的依靠。史鐵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紀上忽然殘廢了雙腿。他的世界,從此不再有歡笑嬉鬧。他走進地壇,走進百代帝王家遺落下的那一間寂寞空屋。他看見葉上陽光、花間蜂蝶,他聽見這世界繁華落盡,生命一如往昔的答案。“死亡是一個必然來臨的節日”,史鐵生如是說。他的生命於此一間寂寞空屋中褪去了年少氣盛,褪去了高蹈與不切實際的幻夢,他擁抱敞開的生命之門,成為智者。

  人活於世,往往被各種各樣的幻光所眩惑,心靈與智性迷失在追逐所謂天堂的路途中。其實,“天堂不是一處空間,不是一種物質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坦途。”我偏居一隅,獨擁這一方智慧的寂寞空屋,我已在天堂。

  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範文四:亦堅亦柔,成和成諧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這便是所謂人心的奇妙之處,有堅如磐石處,亦有溫柔如水時,二者周旋歸一,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個和諧的自我,卓然而立。

  誠如畢淑敏所言,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人心,首先應該是一座堅固的堡壘。以道德準則為盾牌,以理想信念為防線的我們都是天賦使命的戰士,應有勇氣也有毅力扞衛生命中那些真正神聖的東西,像英國文豪托爾金在《魔戒》中詮釋的那樣,“相信這世界並非不可救藥,而一定存在某種良善,值得我們奮戰到底”。沒有人能做到始終無畏不悔,那是隻存在於神話之中的品質,而常人真正能做到的是,讓對“自己的勇氣有一天會消耗殆盡”的擔憂戰勝被“人世間的陰雨灰色簾罩”矇蔽的恐懼。守護堅實穩固的初心,也即守護生命耿直不移的態度,這才能成全生命偉大力量的展現。

  然而人心在某些方面應有的堅硬並不等同於一味的固執,冰冷剛硬到不可觸碰也便更不應成為人生的常態,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讓心靈受到溫存與愛意的滋養,由寸草不生的荒蕪變為處處繁花的錦繡。是啊,在這個正在被冷漠的鐵壁銅牆侵佔的世界裡,我們總以為百毒不侵刀槍不入的自我封閉就是堅強,可如果我們連呵護真誠、期許美好、擁抱愛情的能力都已失去,那麼這種機械的行為構成的將不配被稱為“人生”,甚至算不上好好地“活過”。我們既然沒有理由封存扼殺美好,何不以最陽光的姿態享受心靈深處的柔軟?故而,人心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柔軟的東西,與堅硬的組成部分一樣,都是構成精彩人生的要素;故而,唯有那些亦堅亦柔的心靈,方能塑造成和成諧的自我。

  我想,真正洞察了這一道理的人,一定會懂得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鬆寫下的“我心有猛虎在細嗅薔薇”的溫存,因為堅強與溫柔是相互融合而非完全對立的存在;一定會明瞭歌手Hita在《天命風流》中唱出的“靈秀上眉頭,浩氣存胸口”的灑脫,因為心堅如石或豪情滿懷的人依然需要情感的滋養;一定會欣賞詞作者荀夜羽表達的“擊鼓動遠雷,琵琶脆漣漪”的和諧,因為勇氣與溫柔的契合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構形。所以,要想造就一個和諧的自我,要想活出一世動人的精彩,最重要的,便是讓這方寸之地,亦堅亦柔,亦剛亦讓。

  心在方寸,所求為何?亦堅亦柔,成和成諧。如此,方能一路擷美好而行,方能一生盡光明磊落。

  2015年最新高考作文範文五:莊子的智慧

  推開莊子的門,他不在。

  本想與他交談,可惜,他不在。我漫步於草廬旁,落葉已積了八層。他真的在這裡住過嗎?還是讓他的智慧隨著自己的身影飄走了?

  “不,我可以證明他在這兒住過。”循聲望去,原來是池中探出頭的魚。“我是他筆下快樂的魚,他從未想過自己是怎麼知道惠施是快樂的,但他卻知道我是快樂的。他現在的確不在這兒,但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他。他可能在清風中與你交談;也可能在這碧波里映出你的真實,你的心靈;他多半融入了你的心中。”魚搖動著尾巴,遊遠了。我站起身來,這可以照透人之心靈的碧波,不就是莊子的智慧嗎?

  不知何時,肩上停了一隻蝴蝶。“他帶走的是我,留下的卻是他。我們在夢中飛舞,在花間大笑,我們讓後人疑惑已久,可我們卻感知著對方。他對這俗世累了、倦了,所以他為他妻子的解脫而開心。他無時無刻不在微笑,也無時無刻不在思考。他讓生命的每一刻都如我翅膀上的花紋一樣美豔。他選擇了我,讓自身也昇華得如此美麗。”蝴蝶撲閃著翅膀,飛入花間。我閉上眼,這直透心房的花香不也是莊子的智慧嗎?

  “你是官吏?”腳邊爬來了一隻老龜。“不,不是,和你一樣不是。”我俯下身子。“好得很,清爽得很,莊子曾以我為喻,拒絕相位。其實,這泥土並不髒,曳尾於其中真的是世間最快活的事兒。有人曾問我帶著這麼重的殼行走累嗎?殊不知,我早就把殼視為自己的血與肉,又怎的會覺得累呢?就像有人問莊子讀那麼多書累嗎?在自然中行走累嗎?書與自然早已是他的血與骨,何談受累呢?”龜轉過身,爬向淤泥深處。我直起腰來,原來這淤泥中也蘊藏著莊子的智慧呢……

  莊子生於亂世,在世間唱著屬於他自己的狂想曲。他讚歎自然的偉大與人的渺小。並不是我們離莊子的智慧太遠,而是塵世的塵埃遮住了我們的心扉,困住了我們的腳步。自然是偉大的,人類是渺小的,但當二者合為一體時,人的渺小也就不可見了。這才是莊子智慧的根本嗎?

  我不禁嘲笑自己的淺陋,竟在這裡等莊子回來。我應當去大自然,應當去世界上的每一角,去尋找,去拾起他遺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