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和范蠡的故事

  西施,春秋末期越國人,是歷史上有名的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和范蠡的愛情故事為民間廣為流傳,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西施和范蠡二人相識於國難當頭之時,雖然相愛卻必須為了國家隱忍,范蠡以“愛國”的名義將西施投入他人懷,西施則為愛情甘願做他人懷中的女子。相傳范蠡助勾踐滅了夫差之後,帶著西施歸隱而去,二人泛舟湖上,甚是甜蜜。

  雖不知道範蠡和西施的結局是否如傳說那樣美好,但是人們卻願意以這樣的結局完美他們之間的愛情之路,遂現如今留下了很多關於范蠡與西施暢遊相伴一生的名跡。

  有無錫的蠡園,這裡是以范蠡湖出名的,相傳范蠡和西施離開越國之後便四處遊歷,曾在此泛舟湖上,嬉笑言談,甚是歡樂,便為了紀念范蠡,以他的名字命名此湖,後人便以此湖建立園林。

  而更有范蠡和西施最後合葬之說,在安徽渦陽處有一座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據記載,范蠡最後在定陶定居,且有一個范蠡墓室在定陶;也有史載范蠡最後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回故鄉湖北華容,最後終老故鄉,遂此地也有一個范蠡墓,以上均合乎常情。

  而在安徽渦陽的范蠡西施墓倒有點理不清頭緒,據當地人介紹,范蠡西施墓邊上曾是范蠡村,現在改名為李村,墓前曾有廟宇,裡面有范蠡西施塑像。而且范蠡和渦陽頗有淵源,渦陽為老子之鄉,范蠡為老子弟子的老師,且此地水陸交通方便,山青水綠適合生意往來也適合隱居,遂攜西施終老於此。

  西施的老公是誰

  西施,又名為施夷光,之所以叫西施,是因為她的家當時是在西村。西施是戰國時期的越人,她長相十分突出,每一次的出現,會被圍觀,讓很多男人魂牽夢縈,就連女人也為她的容貌所折服。她在浙江的諸暨出生,那裡有個苧蘿村,是她的出生地。越王勾踐經歷三年奴隸之後回國,他堅毅,堅持臥薪嚐膽,還聽從大夫范蠡的話,把美人西施進獻給了吳王夫差,等到時間一旦成熟,便和西施裡應外合,一舉消滅掉吳國。

  對於西施的老公來說,應該是吳王夫差。因為古代人是十分重視名分二字。西施被當做越國向吳國示好之物獻給夫差,西施是夫差眾多后妃中的愛妾,所以他們既有夫妻之名,也有夫妻之實。但是對於范蠡而言,他和西施是曾經相愛,西施也聽從他的話把自己當做寶物獻給夫差,可范蠡並沒有真正愛惜西施,只是把她當作自己事業上的一塊墊腳石。

  老公,意味著要有責任感,對於妻子要愛護。這樣來說,西施的老公應該還是夫差,不是范蠡。西施在吳國整整20年,如果說夫差貪圖西施的美貌,那麼這麼長的時間,西施始終備受寵愛,足以說明夫差深愛著西施。西施在吳國的20年,受盡了恩寵,日子過得可以算是幸福,夫差不讓西施受任何委屈,視作掌上的明珠般愛惜。但是相比夫差,范蠡就相差太多了。他沒有給西施任何承諾,任何保護,還把西施當作政治工具進獻給夫差。

  西施當了夫差多少年的妃子

  西施的故事在我國民間流傳的很廣泛,她的原名叫做夷光,是我國戰國時期越國一個樵夫的女兒。因為西施的父親是施姓,加上他們家住在西村,所以大家都叫她西施。西施的身上帶有傳奇色彩,她為自己的國家犧牲小我的故事為後人熟悉,同時也是被後人所歌頌的一個奇女子。

  越王勾踐在被吳王奴隸三年後,回國便臥薪嚐膽,商量復國大計。在如此危難的國難之際,西施一個弱女子忍辱負重,以自己報效給越國,和鄭旦美人一起被越王勾踐當作求和禮物送給吳王夫差,從此西施便成為了吳王夫差最寵愛的妃子。

  西施在吳國的日子大約是有十年左右。這十年,吳王夫差對西施真的是很好。吳王寵愛西施,在吳國的姑蘇建了一個春宵宮,還建造了一個很大的水池,池的中央有一艘青龍舟,吳王每天和西施在水中嬉戲。吳王不僅為西施建造了專門表演唱歌和舞蹈的地方,如靈館等地,還因為西施本身擅長跳一種名叫響屐舞的舞蹈,所以專門又建立了響屐廊。響屐廊是在成千上百的大缸上鋪上了木板,然後西施可以穿著木屐翩翩起舞,西施的裙子上繫著一些小鈴鐺,舞動起來的時候,鈴鐺的響聲配合木屐踩踏木板後大缸的回聲,叮叮嗒嗒,相互交織,使吳王沉醉,迷失,終日不理會朝政,最後吳國只能走向滅亡的下場。但是這十年,西施也是過很開心的,畢竟夫差是真心愛她,十年的夫妻,也是有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