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婚嫁習俗

  地方之大,就會存在不同。地方不同,結婚習俗自然各有不同。北方的人們婚嫁風俗習慣是怎樣的呢,結婚風俗又有哪些?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1、擇正日

  結婚當天被叫做“正日子”,一般由新郎家選擇;“待客日”則由新娘家定,一般比正日子早三四天。女方家長也要大擺宴席,招待來賓。新人還需給來賓敬酒。一般新郎與新娘要等到結婚當天才可以見面。

  2、迎親

  結婚當天迎親越早越好,有“搶頭”一說。新郎來接親的人必須是單數,娶回老婆就湊成了雙數,人數最好是控制在十幾人。

  新娘在孃家要坐在新被子上,俗稱“坐福”,接新娘子的時候,女方孃家人會來堵門,一是圖個熱鬧,再者也是急下新郎。出門前一對新人要吃長壽麵和荷包蛋,而且要互喂。還有抓錢幣,最後是集體照相、合影。

  3、送親

  北方人送親很有講究,女兒出家門前父母是會躲起來的,但新娘的哥哥或者弟弟必須要去,並且要牽著“馬兒”走一段路,這叫送姐姐或者妹妹。不管多麼喜慶的事,新娘子也得哭,這會讓孃家人富裕,叫做“灑金豆子”。

  4、結婚

  新娘必須給男方父母改口叫爸媽,當然改口費是有大紅包的,一般是封1001元,寓意“千里挑一”,主持完婚禮後就是鬧洞房了。俗話說“新婚三天無大小”,人們也喜歡熱鬧。酒席上新人要輪番敬酒。

  5、回門

  結婚三天後新郎陪新娘回孃家,丈母孃家會請家中叔叔輩和兄弟輩的陪客,對於新郎來說,一輩子也就這一天有資格坐在主賓席上,一般講究天黑才準備動身回家,在以前抬頭看不到屋頂的房樑才吉利。

  還有,在婚禮舉行之前一天男女雙方是不能見面,婚禮舉行前一天男女雙方家都會把各自的房子裝扮一新,特別是男方家許多鄰居都會到新郎家一起包餃子,來的人越多越好,說明這家人在當地人緣好。婚禮要在中午舉行,有的會選擇11點58分或者11點56分,這沒有統一的說法。北方是堅決不會晚上舉行婚禮的。當地的風俗是晚上舉行婚禮是二婚。新娘一般在婚禮當天會比較累早早起來邀化妝師早新娘孃家化妝、盤頭,有的地方特別是北方的農村是在婚禮前一天晚上盤好頭,新娘一夜都不睡覺。婚禮當天男方家會有很多人敲鑼打鼓的來接親,在正式的婚禮舉行前還要折騰一番新郎新娘。之後新郎新娘會一起乘婚車去酒店進行婚禮的儀式。北方有的地方在新郎來新娘家接親時,還要新郎帶走新娘家一雙筷子。還要找新娘的鞋子。另外女方家要準備成雙的新被褥給新郎家。當然相應的男方家要給女方家準備數量客觀的聘金。

  

  結婚的前一天上午要去女方家裡下茶,男方家人要帶上好茶葉和糕點,***各兩合***叫下茶,去的目的是先把沒準備好的事情都在說清楚,別到結婚哪天刁難男方家人,到了晚上男,女雙方家人都要給準新娘準新郎吃頓骨頭和翻身餅子[餡餅]。

  到了結婚那天,男方家裡帶上車隊去女方家接新娘去的時候還要帶上離娘肉[豬肉肋條5-7條]兩瓶紅酒,蔥,女方家人要準備的綠豆,帶佐料的餃子,帶根的青菜,返還的離娘肉!

  男方家要為新郎新娘準備晚飯,有帶佐料的餃子,跟掛麵,男方家的朋友在新房開始戲弄新娘,掛麵套餃子來年生個胖小子,這就叫吃對面飯,最後才可以洞房花燭

  以下細節

  1、男方娶親需攜帶三類物品,即:紅布包兩個,內裝紅臉盆一個,洗刷用具一套,鏡子一個,及紅毛毯、紅蓋頭、紅鞋、紅棉襖、紅棉褲等;離娘肉豬肋5-7根,紅紙包裹;紅酒兩瓶,縛帶鬚子母蔥一根,紅線纏繞,不可打結。

  2、男方娶親人員到達後,女方安排茶點招待,擺足紅筷、吃碟等,主要物品有:糕點、水果、茶水、香菸、糖果等。母親可親自現煮水餃招待新郎、新娘。

  3、女方回品亦分為三類,即:帶來的紅臉盆、洗刷用具、鏡子等原物帶回;離娘肉贈五回二,贈七回三;綠豆***此綠豆到婆家後速速潑水,出芽愈早愈好***一瓶,上縛紅筷兩雙、雙胞胎帶須芹菜一棵,紅線纏繞,亦不可打結。

  4、新娘著紅鞋、紅棉襖、紅棉褲、紅蓋頭離家,由新郎抱入婚車,座下鋪紅毛毯,***裡面放錢***中途不可著地;至婆家後換婚紗,典禮一般在飯店進行,在新房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