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怎麼煮

  雞蛋富含營養,而且雞蛋的吃法多樣,因此雞蛋成了人們的必備食品,那麼呢?下面小編告訴你。

  煮雞蛋的技巧

  1、雞蛋一定要冷水下鍋,這樣煮出來的雞蛋就不會爆裂。

  2、雞蛋煮熟以後,一定要拿出來,用水衝到表面摸起來不燙手為好,用水衝過的雞蛋容易剝殼。

  煮雞蛋不同的煮沸時間,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

  “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消化;

  “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個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鐘。

  “5分鐘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於人體攝取營養。

  雞蛋的烹飪方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 1%,開水、牛奶衝蛋為92. 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嚥,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注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煮蛋方法

  煮雞蛋時經常會出現蛋殼破裂,避免破殼的基本要領是“開水煮冷蛋”。

  蛋殼破裂的原因是由於蛋清蛋黃在加熱時體積會膨脹,而且液體膨脹率大於固體蛋殼的膨脹率,當內容液體的體積大於蛋殼容量時,蛋殼就會脹破。

  但是,雞蛋裡的蛋白質在凝固時會收縮,如果把雞蛋快速加熱,當蛋清外層受熱膨脹時,內部還是冷的,沒有膨脹,總膨脹量就比較小,蛋殼膨脹增加的容量以及雞蛋裡氣室的容量就能承受,不會脹破。繼續加熱,內部開始受熱膨脹時,外層蛋清已經凝固收縮,總膨脹量也比較小,蛋殼也不會脹破。快速加熱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雞蛋直接放入開水裡煮。具體做法是:

  待水開後,把涼雞蛋擱在小漏勺裡放入開水中煮8分鐘即可熟透***想吃半熟雞蛋可以減少煮的時間***,這樣既可避免燙手又可防止跌破蛋殼,而且時間易於控制。只要保持水開,小火即可。雞蛋要涼,剛從冰箱取出的雞蛋或者在冬天最好,如夏天雞蛋不在冰箱存放,把雞蛋在冷水中浸泡一會兒涼透也可減少破殼。冬天,雞蛋和水都比較涼,即使用涼水煮,只要水少,加熱快速,蛋殼一般也不會破。

  最錯誤的做法是,雞蛋放在冷水裡小火緩慢加熱,熱量有足夠的時間傳遞到雞蛋內部,蛋清蛋黃內外同時受熱膨脹,膨脹量大,結果脹破蛋殼。這時往往蛋清還沒有達到凝固溫度,蛋清會流出殼外,凝固成白色團絮狀。

  雞蛋煮多久

  “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消化;

  “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個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鐘。

  “5分鐘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於人體攝取營養。

  雞蛋皮怎麼剝

  煮雞蛋有時不好剝,其原因一是雞蛋沒有煮熟,這樣的蛋剝一塊皮掉一塊蛋白。二是蛋雖煮熟了,但蛋殼和蛋白粘在一起,即使一塊一塊把殼剝下來,蛋白也會被帶下,費時費力不說,看上去也不美觀。為此,可將煮好的蛋,趁熱放在冷水中浸一浸,再剝就好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