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開學日記精選

  以下是一篇初一新生的精彩日記,一起來欣賞:

  一直以來都想為這些年來父母為我付出的愛,和為這個家付出的辛勞說點什麼,寫點什麼。卻一直都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我對他們的感激。

  父母是典型的農村人,沒有較高的文化,沒有任何可以眩耀的優勢,有的只是農村人的純樸。勤肯。一生和土地打交道,靠土地生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了幾十年。對孩子的愛不是用華麗的語言來表達,而是用他們那獨特而又溫情的默默注視照顧了我們二十幾年。 小時候,看到別人頭上扎漂亮的紅綢,眼裡裝滿羨慕。那時家裡要供我和弟弟讀書,並沒有多餘的閒錢,可是為了我這嚮往的目光,爸爸有一天趕集回來給我帶回一朵鮮紅的絲綢,這讓我高興的好久好久。在父母的眼裡沒有什麼比的上孩子的開心,沒有什麼比的上滿足孩子需求的那份欣慰了。

  讀初中時,每個孩子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一點零花錢了,我也不例外,每個禮拜回家,媽媽都會給我幾塊錢,說現在也算是個大人了,身上沒有點錢人家會笑話的,人家買吃的,你有錢放在身上哪怕是你不買人家也不會笑話你的,你的底氣也足。在那個時候媽媽就已經用她細緻的觀察為我小小的自尊做了堅實的保護。 還記得我出來讀書時,家裡因為一些變固讓我差點失了學。雖然我將要去的學校並不是什麼重點學校,也不是我考取的。但是,為了能夠達成我的願望,經過商量,爸媽硬是東拼西借的讓我圓了上學夢。我想就是他們這份理解與豁達轉變了我的人生。讓我有了認識農村以外的世界的機會。我想這也是他們當初堅持送我上學的初衷。

  現在我已經出來了,已經離開了我的家鄉。好像是冥冥中註定的,我離開家出來讀書的那年我就暗暗發誓,我無論用什麼方式一定要走出這個偏僻的地方,我不要重蹈上輩的命運,我想這也是父母當初堅持送我讀書的最大願望吧! 雖然,從一開始他們嘴上並沒有說出給我壓力的話,但父母這些年來的默默堅守已經讓我們心靈相通,已經不需要言語的溝通和表達就足以讓我們一生相知相愛。 父母的愛是深似海的愛,父母的情是高如山的情。 海無底,山無邊,那就是父母對兒女永恆的愛。 初一的感覺 似水流年,今天的我們已不再是在草地裡玩過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們已不再是大聲朗讀“床前明月光”的小學生;今天的我們已經告別童年,走向青春。帶著對未來的憧憬,我們來到了人大附中,走進了初一生活。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對新的環境有了一定的瞭解。面對初一生活也有許多感受。 上初一了,第一個感覺是新鮮。校園是那樣乾淨整潔、綠樹成蔭;老師講課是那樣富有活力、引人入勝;同學們相處是那樣融洽、愉快;現代化的圖書館、電教中心、網路中心以及實驗室又讓我流連忘返。這一切與小學都有著很大差異,是我感到無比新鮮、有趣。 上初一了,第二個感覺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開學典禮上,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把美好的心願系在氣球上,放飛到藍天。

  大家的願望各色各樣,有的希望做個音樂家,把中國的傳統音樂推向世界;有的希望做個記者,讓全人類都為中國今天的飛速發展而驚歎;有的希望做個文學家,讓人們聽到社會角落裡的弱小聲音……理想要通過行動才能實現,初中這三年,我們會給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朝目標一步步邁進。

  上初一了,再有的感覺便使緊張。在中學,尤其是優秀的中學,學習的競爭相當激烈,從而也會有一定的壓力。稍不留神成績就會拉在隊伍後面,所以絲毫不能放鬆,要時時都處在學習狀態。我們必須要適應這種緊張的學習氣氛才能在三年的學習中取得成績。 上初一了,既激動又期待還緊張。但無論如何,從一點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讓我們以昂揚的心態面對初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