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四課吐魯番的葡萄溝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四課《吐魯番的葡萄溝》主要為我們介紹了葡萄溝的葡萄,它的獨特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小編在此整理了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四課《吐魯番的葡萄溝》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四課《吐魯番的葡萄溝》

  吐魯番是一個盆地,低於海平面,氣候乾燥炎熱,常年酷暑難耐,但紫外線不強。千百年來,吐魯番靠著著名的坎兒井飲水工程,將天山上融化的雪水從幾十千米外的天山腳引到吐魯番。日照時間長、陽光充足的氣候特徵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吐魯番成為中國最大的葡萄生產基地。

  進入吐魯番,公路兩旁農家莊園的葡萄架上爬滿了葡萄藤。它們張開嫩綠的小手,輕輕地呵護著一串串的“綠瑪瑙”。沿途還可以看到許多磚頭砌的房子,形狀是標準的長方形,各側面從屋頂的位置到牆根都開了排得整整齊齊的小洞。我們問導遊,這些房子是幹什麼用的,導遊卻笑而不答。我發現幾乎每一個種有葡萄的人家都建了這樣一座小屋,難道這和葡萄之間有什麼聯絡嗎?

  汽車一路顛簸,揚起一陣塵埃,忽然“吱”地一聲急剎車,我差點一頭撞到擋風玻璃上。但我一抬頭,立即把整張臉都貼了上去:”天啊……這實在是……太壯觀啦!瞧,我看見什麼了!前面是一條綠色的長廊,長得望不到頭,彷彿無窮無盡。除了長廊的地面上星星點點的光斑,其餘的都是讓人看著就清涼透心的濃濃綠蔭!

  這就是赫赫有名的葡萄溝。剛下車,我就迫不及待地鑽進葡萄長廊。這真是一個葡萄的世界,綠色的海洋!舉目四望,映入眼簾的除了葡萄還是葡萄。綠色的藤蔓,綠色的嫩葉,綠色的果實,讓人感到無比的清爽愜意。真是名副其實的葡萄王國呀!新疆的葡萄大多是綠色的,葡萄長廊裡的葡萄更是清一色的優質綠葡萄,什麼“無核白”呀,“馬奶子”呀,一顆顆都晶瑩發亮,玲瓏圓潤,讓人迫不及待地想吃上一顆。

  我們參觀了葡萄溝裡的農舍,再次見到那奇特的磚屋,終於揭開了謎底。原來,那就是葡萄晾房。走進晾房,熱而不悶,還有微風徐徐吹來,新疆的特產——葡萄乾,它是怎樣製成的呢?原來,農民將剛成熟的葡萄摘下,掛在一根類似於酒店衣帽架的鐵晾架上,再把它們放在晾房裡,讓它自然風乾。由於葡萄被摘下之後還能繼續糖化,加上葡萄晾房的設計通風效能良好,葡萄不會腐爛發黴,水分漸漸蒸發之後,就成了美味的葡萄乾。

  我想起家裡也種過類似的葡萄,可結出的果實又小又酸,和新疆的葡萄比起來簡直有天壤之別。這也難怪,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也會水土不服,更何況葡萄呢?所以,人們常說的“特產”,也許指的就是特殊的氣候、特殊的水土所帶給人們的特殊享受吧!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四課《吐魯番的葡萄溝》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葡萄溝的美好,激發學生對葡萄溝的喜愛。

  2. 感受課文比喻的新奇,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新疆、吐魯番盆地、葡萄溝的資料。

  教學建議

  全文共分6段,第1段介紹吐魯番盆地成為中國最大的葡萄生產基地的原因。第2段寫進入吐魯番,在莊園沿途看見了許多石砌的房子,估計與葡萄有聯絡。第3段寫一路顛簸,我終於見到了壯觀的、望不到邊的綠色長廊。第4段具體介紹葡萄溝是名副其實的葡萄王國。第5段寫我們參觀了農舍,揭開了“葡萄晾房”的祕密。第6段講我種的葡萄與葡萄溝的葡萄有著天壤之別。

  建議本課用1課時。

↓↓點選下一頁檢視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四課《吐魯番的葡萄溝》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