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故鄉的水墨畫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故鄉的"水墨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江南水鄉的美麗畫卷。小編在此整理了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故鄉的"水墨畫"》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故鄉的"水墨畫"》

  故鄉那些長滿菱角的池塘是散漫的,遠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畫,零零散散地臥在村邊地頭,大的有幾十畝,小的僅半畝多。

  每年初春,過了一冬的池塘便漸漸有了生機。起初,細小的菱葉疏疏朗朗地漂浮在碧水間。一過“黃梅”,菱葉們便爭先恐後地漲滿池塘,把水面擠得密密匝匝。此時,一張張翠綠的菱葉被支稜得翹了起來,菱盤上綴滿了一叢叢白色的、淡紅色的小花,微風送來縷縷馨香。紅蜻蜓、花蝴蝶、小青蛇,還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盤上盡情地嬉戲。時常有幾個心急的孩子,放學後奔到池塘邊,拾一根樹枝,撥兩三塊菱盤過來,翻起來看結了菱角沒有。

  臨近中秋節,故鄉的採菱女便開始採“頭朝菱”了。穿著各色衣裙的採菱女有的劃一葉扁舟,有的蕩一隻水盆,穿行在綠色的“水巷”裡。她們一隻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盤,另一隻手的兩個手指輕輕一掐,一隻小小的菱角就採擷下來了。剛出水的的菱角,鮮嫩、清甜,剝一隻丟進嘴裡,脆生生、涼津津的,勝似蘋果。站在岸邊的孩子們早已等不及了,走進涼冽冽的水裡。採菱女見了,忙把“船”靠過去,抓一把菱角塞進孩子們的衣袋,孩子們這才歡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每當這個季節,故鄉的每一扇窗戶裡,都會飄出撲鼻的菱香,芬芳濃郁,和著夜霧,瀰漫整個村莊。家家灶上煮著菱,大人小孩剝著菱。第二天一早,故鄉的街頭,攤攤擔擔,那一堆堆溢著清香的菱角,就一個勁兒誘惑你了。

  而今剝著菱角,我又徜徉在故鄉的“水墨畫”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輕易散不開的濃霧,蕩起木盆,我也加入了採菱女的行列,並隨手將一隻菱角扔進嘴中,細細咀嚼……

  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故鄉的"水墨畫"》教材分析

  教學要求

  1. 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並能正確工整地書寫。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有關段落,積累優美的詞句。

  3. 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句,

  教學建議

  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從中感受故鄉風景的獨特與美麗,激發學生對故鄉的熱愛之情。教師:選取幾段優美的音樂,準備配樂朗誦。也許你吃過菱角吧?那淡淡的清香會讓你久久回味。那麼,你見過滿塘的菱葉嗎?見過採菱人置身於碧水中,快樂採摘的情景嗎?今天我們就隨著作者一起走進他的故鄉,去看看長滿菱角的池塘,去聽聽採菱人歡樂的笑聲,當然,也“品嚐品嚐”美味的菱角。

  全文共有5段,第1段寫故鄉長滿菱角的池塘遠看似大大小小的水墨畫。第2段寫初春池塘漸漸有了生機,一過“黃梅”,菱葉就擠滿池塘,菱盤上綴滿小花。第3段寫臨近中秋,採菱女採“頭朝菱”的情景。第4段寫採菱時節,家家戶戶飄出的菱香。第5段寫“我”想象自己又加入採菱隊伍,邊採邊品嚐。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通過朗讀課文,體會詞句意思,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感受故鄉風景的獨特、美麗,學會在閱讀中積累優美的詞句。

  建議本課用1~2課時。

↓↓點選下一頁檢視西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故鄉的"水墨畫"》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