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香鯨能產生涎香的原因

  抹香鯨***學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它們在所有鯨類中潛得最深、最久,因此號稱為動物王國中的“潛水冠軍”。可能只有喙鯨科的兩種瓶鼻鯨在潛水方面能與之比擬。除了過去被視為頭號目標的捕鯨時期以外,抹香鯨可能是大型鯨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美國作家梅爾維爾的經典名著《白鯨記》,書中那頭神勇的大鯨莫比·敵克就是一頭抹香鯨。


抹香鯨

  

  涎香源於抹香鯨的體內,抹香鯨最喜歡吞吃章魚、烏賊、鎖管等動物,而章魚類動物體內堅硬的“角喙”可以抵禦胃酸的侵蝕,在抹香鯨的胃裡不能消化,如直接排出體內的話,勢必割傷腸道,於是在千萬年的進化中,抹香鯨慢慢適應這種“飲食”習慣,它的膽囊能夠大量分泌膽固醇進入胃內將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見的龍涎香,然後再緩慢從腸道排出體外,有的抹香鯨也會通過嘔吐排出。稀世香料就這樣產生了。

  龍涎香是一種名貴的動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譽。它與麝香的香韻幾乎是所有高階香水和化妝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龍涎香的香味清靈而溫雅,既含麝香氣息,又微帶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著一種特別的甜氣和說不出的奇異香氣。其留香性和永續性更是其他香料無法比擬的,要比麝香長—倍,作為固體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氣長達數 百年。歷史上流傳有龍涎香“與日月共長久”的佳話。據說在英國舊王宮中,有一房間因塗有龍涎香,歷經百年風雲,至今仍香飄四溢。 那麼,如此美好的東西是怎樣產生的呢?《星槎勝覽》記載:“龍涎嶼,獨然南立海中,波擊雲騰,每至春間,群龍所集,於上交戲,而遺涎味……其龍涎初若脂膠,黑黃色,頗有魚腥之氣,久則成就土泥。”由此可知,先人相信龍涎香是“龍之唾液”。

  這種說法當然是不科學的。 後經反覆研究,海洋生物學家們才真正解開龍涎香的誕生之迷。原來,它源於抹香鯨的體內,抹香鯨最喜歡吞吃章魚、烏賊、鎖管等動物,而章魚類動物體內堅硬的“角喙”可以抵禦胃酸的侵蝕,在抹香鯨的胃裡不能消化,如直接排出體內的話,勢必割傷腸道,於是在千萬年的進化中,抹香鯨慢慢適應這種“飲食”習慣,它的膽囊能夠大量分泌膽固醇進入胃內將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見的龍涎香,然後再緩慢從腸道排出體外,有的抹香鯨也會通過嘔吐排出。

  稀世香料就這樣產生了。 奇怪的是,剛剛誕生的龍涎香不僅不香,還會奇臭無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陽光的曝晒下,空氣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減,然後淡香出現,逐漸變得濃烈;顏色相應也會由最初的淺黑色,漸漸地變為灰色、淺灰色,最後成為白色。白色的龍涎香品質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經過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將雜質全漂出來,方可“修”得此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