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簡單的手繪插圖作品

  課文插圖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教材有機組成部分的插圖,就是可利用的課程資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和巧用教材插圖借圖及想象說話。

  









  巧用教材插圖借圖說話

  “圖畫是鼓勵學生說話的一種強有力的興奮劑”。人教版教材中有大量色彩鮮豔、形象生動的圖畫,這些圖畫常能喚起學生觀察、聯想和說話的興趣。

  如人教版第二冊課文《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個充滿寓意的童話故事,在教學本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四幅插圖的作用。圖一畫了老山羊送給小灰兔一車白菜,又送給小白兔一包菜子;圖二和圖三分別畫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得到老山羊的菜子和白菜後的不同表現:小白兔忙著澆水、施肥,照顧白菜,而小灰兔則悠閒地坐在地攤上享受白菜的美味;第四幅圖畫畫了老山羊、小白兔和小灰兔,只不過這次小灰兔又來問老山羊要白菜,而小白兔卻給老山羊送來了一擔白菜。有圖可依,學生則有話可言。

  依據這四幅插圖,學生能串連起整個故事大意。而在解決課文教學難點時,也可以藉助圖一、圖二和圖三、圖四這3組插圖進行對比觀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有發現,也有思維的遞進,通過對比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三次不同表現,更好地理解了“為什麼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這一道理。在積累數量詞“一車白菜,一擔白菜,一棵白菜”時,也可以通過插圖幫助直觀理解。

  圖畫是引導兒童開口的最好的老師,看著畫面,學生嘗試學習。從最簡單的觀察圖畫主要人物,揣測圖中所表現的主要事件,再到學會觀察表情,尋找細節,借用這些精美的插圖,學生的觀圖能力得到提升,話語自由權得到釋放,長此以往,便可以為說話支撐起一根柺杖,讓學生在平穩中逐漸闊步,學會更好地說話。

  憑藉教材插圖想象說話

  我國著名老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

  如第一冊第六課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中,第一幅插圖是說小兔在思考怎樣運南瓜;第三幅插圖是兔媽媽問小兔是怎樣把南瓜運回來的;第二幅是個空白圖,這個空白圖給了學生自我想象的空間和自我展示的機會。這個空白圖會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指導學生口語交際時,我往往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想辦法,而學生也想出了很多辦法,引發出很多交際的話題。交際活動由學生創造出的課題展開,而學生的思維則在動態中發展。

  學生完全把自己融入活動之中,他們從自身的實際出發想出了:把南瓜扛回去;把南瓜綁在車架上帶回去;請好朋友幫他抬回去;把南瓜滾回去。儘管他們想到的並不一定是最好的辦法,但每個辦法都是他們對生活的一種體驗,都閃爍著智慧的火花,而且由於這些辦法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他們自然會產生一種自豪感,感到“我行”、“我很聰明”,從而增強創新的信心和精神。由此可見,空白圖激人思考,促人發展,使學生逐步學會積極開動腦筋,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插圖,為學生的表達叩開一扇門,逾越表達難的鴻溝,讓想象說話觸手可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