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必備的甘甜中藥介紹

  許多人可能覺得中藥都是苦的,但是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其實有些中藥是很甘甜的。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居家必備的甘甜中藥

  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具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的作用。小兒脾胃虛弱,時常沒有好胃口,且時不時腹瀉,這時讓孩子多吃點山藥,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山藥對老年人因肺氣虛弱所致的慢性咳嗽、氣促等症或腎氣虛弱所致的腰痠腿軟、夜尿頻等症,均有一定療效;對於病後身體虛弱,需長期調養的人來說,山藥更是質優價廉的補品。注:煲湯、煮粥均可。

  胖大海

  胖大海性味甘寒,作用於肺經,長於清利咽喉,並能清瀉肺熱,故非常適用於治療咽喉腫痛。不論單用泡茶,還是協作其餘清熱解毒、利咽的中藥,都非常有效。胖大海不但能清利咽喉,而且長於利咽開音,用於治療聲音嘶啞,致使失音,不論是急性或慢性用之都有效。需要注意的是胖大海不適合長期飲用。

  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等功效。若家中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取寧夏枸杞子適量,用清水洗淨、烘乾、打碎、分裝,每天取20克,分2次於空腹時服,2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停服其他中西藥;若家中老人有夜間口乾症,可取枸杞子30克,用清水洗淨,於睡前嚼服,一般10天后即可見效;對於男性不育症患者來說,可取枸杞子15克,用清水洗淨,於每晚嚼細嚥下,2個月為1個療程,服藥期間適當戒房事。

  陳皮

  陳皮氣香,味辛、微苦。有助於消化,它含有揮發油、橙皮甙、維生素B、C等成分,它所含的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增加食慾。中醫的“陳皮半夏湯”、“二陳湯”是主要靠陳皮治病的,以陳皮為主要成分配製的中成藥,如川貝陳皮、蛇膽陳皮、甘草陳皮、陳皮膏、陳皮末等,是化痰下氣、消滯健胃的良藥。適合胃部脹滿、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狀的人食用。

  菊花

  菊花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的功效。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有鎮靜、解熱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人型結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明顯擴張冠狀動脈,並增加血流量。可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菊甙有降壓作用。用於感冒風熱,發熱頭昏;肝經有熱;目赤多淚,或肝腎陰虛,眼目昏花;肝陽上亢,眩暈頭痛;瘡瘍腫痛。現代又用於冠心病、高血壓病。

  杜仲

  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胃經。功效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衝任、固經安胎。杜仲對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迴圈系統和泌尿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調節作用,杜仲能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杜仲可以用來泡茶,泡酒,或在烹飪時作為輔料添加於菜品中。杜仲茶具有補血與強壯筋骨的作用,經常久坐,腰痠背痛的人易常喝。若是女性朋友還可以在生理期的末期與四物湯一起服用。

  甘草

  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在中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和百藥。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金橘丸

  此時正是感冒咳嗽流行季節,難免會小咳小嗽一下,喉嚨裡有點痰,不上不下的實在難受,那麼此時你可以吃點金橘丸,金橘丸民間多叫老鼠屎,味道酸甜鹹綜合,可以止咳化痰,而且平時沒事也可以含著吃。金橘丸味甘甜涼潤,止咳效果也不錯,特別適用於小兒。小兒可少次頻服,如每次喝三小勺,一天六七次均可。

  煎煮中藥的誤區

  1、中藥材有沙、土等雜質,要仔細清洗,對嗎?

  不對。一般人們認為,中草藥大多以植物的根、莖、葉、花為主,從山上或泥土中採集後晒乾而成,難免有沙、土等雜質存在,因此在煎前要仔細清洗,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藥店裡出售的中藥,通常都是去除雜質後經加工、炮製、脫水乾燥後製成。因此,在煎服前,不需要反覆水洗,更不能用水長時間浸泡後清洗。因為水洗可使中藥中的水溶性有效成分流失而降低藥效。同時如果藥中有粉劑,如石膏、灶心土等,水洗還可以使這些藥物流失。

  2、加水量計算方法:煎藥時觀察加水量超過藥面2~3釐米即可,對嗎?

  不對。中草藥是一種植物藥,比重較輕,即使經過浸泡,也會浮於水面,所以不能用這種目測的方法。計算加水量要考慮到中草藥的體積、重量、吸水性,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到中藥煎製成湯劑後藥量的多少。按照“每日一劑,每劑煎煮三次,取每次煎後藥汁混合共約750毫升,分三次服用”的原則,確定加水的多少,最為合理。

  3、中藥用熱水浸泡效果更好,對嗎?

  不對。一般來說,煎服前應用涼水或溫水將每劑中藥浸泡1小時。用熱水浸泡,會使中藥材外層組織緊縮,藥材表面蛋白質凝固,澱粉漿化而阻塞藥材孔隙,有效成分不容易滲出,影響溶出率。同樣道理,中藥未經過浸泡一般不要用武火煎煮。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