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現代文專項閱讀習題及答案

  在中考語文備考階段,提高現代文閱讀能力對於考生來說十分重要,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考生閱讀練習。

  中考現代文專項閱讀原文

  作家對故鄉這個地域的理解帶有很大的偶然性,這與其親身經歷有關,而且他們感觸環境的差異性,也決定了千差萬別的結果。莫言因構築了“高密東北鄉”這個文學世界而舉世聞名,這個地方也因為作家而為世人所知。莫言出生於高密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出身底層。底層社會的掙扎和奮鬥,使莫言接觸最多的是高密典型的底層文化和民間文藝。蒲松齡的《聊齋》、聶家莊泥塑和高密剪紙,是莫言小說中最重要的東西,也是高密地域文化給這位家鄉子弟最豐厚的禮物。

  在莫言家鄉,很多人都是講故事的高手,“蒲松齡式”的民間作家遍佈街巷,這是莫言文學想象力的重要資源之一,莫言就在這種環境接觸了地域文化。

  與賈平凹受陝西商州和西安古墓、古碑、陶罐和書畫等鄉土文人地域文化極深的薰陶不同,莫言小學就輟學,使他接觸不到更高的文化層級;這一經歷,反倒讓他沉浸在家鄉民間文化和文藝之中。距 莫言家鄉不遠的聶家莊泥塑,憨態可掬,拙樸生動,有一種令人震撼的效果。高密剪紙則既細密繁複,又粗糙無拘,來去放任,具有作品的“未完成性”,像一件件有待進一步加工的天籟作品。莫言小說風格汪洋恣肆,天馬行空,語言粗糙,非常有力量,像是還有待進一步修改細琢並最後完成的作品。看過高密聶家莊泥塑和民間剪紙畫之後,人們心裡便知道何以如此。民間文藝的魂,早走進了莫言的文學世界,構築了他的文學王國。這些帶有奇思妙想和狂悍之氣的高密地域文化,以它千百年非凡的藝術力量,塑造了這位當代傑出小說家。因此可以說,沒有高密地域文化,就不會有莫言這個人。

  文學與地域文化的關係,是需要通過具有當地特色的語言來實現的。不過,深究起來,這乃是作家整個的氣質和靈魂問題。這種氣質和靈魂,蔓延到他創作的小說作品當中,就構成了這些作品的一個個關鏈環節,比如敘述的節奏、語言特點、氛圍、人物塑造、色彩旋律等等。莫言的小說一向長於運用色彩,在聶家莊泥塑和高密剪紙裡,這些東西比比皆是。他的語言汪洋恣肆、無法控制,我們看高密剪紙那種粗糙和未完成的任意恣肆。也就一目瞭然。莫言在高密整整生活了21年,基本完成了從出生、成長到性格氣質完全固定的生命過程,高密當地的民風早就牢牢鑄就了他的整個世界。當然,所謂“當地人”的性格性情雖然大同小異,各呈異彩,但千萬條之中,只要有一條被作家接收,便敷衍發展成他整個氣質的主要方面,成為他文學世界的靈魂。

  很大程度上,莫言小說的語言是高密當地人的語言,一種正直憤激的語言,一種粗糙大氣有力度的語言,也是一種充滿血性的語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凡是優秀傑出的作家,莫不應此道理。

  中考現代文專項閱讀題目

  6.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作家經歷不同,對地域文化的理解不同,表現在作品中也各不相同。

  B.高密典型的底層文化和民間文藝,構成了莫言小說最重要的內容。

  C.高密地域文化鑄就了莫言的氣質和靈魂,構築了他舉世聞名的文學王國。

  D.莫言的作品有鮮明的語言特色和地域文化特點,展示了獨特的文學世界。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莫言出身底層,在底層社會掙扎和奮鬥過。這都讓他能夠更多地接觸家鄉民間文化和文藝,這些人生經歷對他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B.莫言從家鄉“蒲松齡式”的民間作家那裡獲取了豐富的文學想象力,帶有奇思妙想和狂悍之氣的高密地域文化成就了他的文學世界。

  C.小說作品中的關鍵環節,如敘述的節奏、語言特點、氛圍、人物塑造、色彩旋律等,往往是作家的氣質和靈魂的具體體現。

  D.奠言在高密全面完成了性格氣質完全固定的生命過程,聶家莊泥塑的粗糙和高密剪紙的恣肆發展成他氣質的主要方面。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所論觀點的一項是

  A.《想北平》大量運用具有北京方言特色的詞語,呈現出濃厚的京味,緣於北平真正融進了作者老舍的生活,深入到了血肉肌膚之中。

  B.曹雪芹在《林黛玉進賈府》中能夠細緻地描繪賈府中複雜的院落、豪華的建築、華貴的陳設,是因為他諳熟封建貴族家庭的奢華生活。

  C.魯迅在《祝福》中描寫的魯鎮“祝福”時祭祀的情景、祥林嫂“捐門檻”以贖罪的迷信認識,是受他的故鄉紹興當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影響。

  D.沈從文的小說《邊城》散文化、抒情化的風格,與湘西山水、習俗和文化的滋養有關,長期的浸潤培養了他隨心、自由和天然的性格。

  中考現代文專項閱讀答案

  6.C***A是文章的引論,非主旨。B底層文化和民間文藝影響了莫言的創作,但並不是構成小說的“最重要的內容”。D只是陳述莫言作品的特點,並未談及高密地域文化與莫言文學的關係***

  7.D***“全面完成了性格氣質完全固定的生命過程”表述絕對化,原文為“基本完成”***

  8.B***這不是作者因受地域文化的影響而表現出來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