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語文試卷

  中考著實是一種豐收,同學們要如何準備語文試卷來練習提升學習成績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共28分***

  1.閱讀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漢字依次書寫在方格內。

  ***1***一點點黃暈的光,***hōng***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

  ***2***古老的濟南,城裡那麼狹窄,城外又那麼寬***chǎng***。

  ***3***網上關於“湖南人血性”的討論震***hàn***了不少人的心靈。

  ***4***首屆鄰里節讓美麗的長沙城呈現出一片***xiáng***和的景象。

  2.結合語境,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 ***

  A.張鄉紳攀談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親近。”***指家鄉***

  B.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指在同一類事物中可作為代表的範例***

  c.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比喻姿態優美***

  D.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把大家隔膜起來。***指彼此分離***

  3.填在橫線上最恰當的一項是 *** ***

  文花枝是偉大的,在 的時刻,她將生死 , 地作出“先救遊客”的抉擇。她這種忠於職守的責任意識,先人後己的崇高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①生死攸關②生死與共③置之不理④置之度外⑤毫不猶豫⑥義不容辭

  A.①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4.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通過觀看第47屆世乒賽,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B.我們的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C.我們來到省博物館,看到那些琳琅滿目的藝術珍品,無不使人感到自豪。

  D.能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5.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題目:***3分***

  顧欣,一個22歲的陽光男孩,充滿了生機與夢想。然而,不幸從天而降,白血病奪走了他的一切,連同生命。在他離開人世前的28小時,他以口述的方式託朋友在網上發表了一紙“絕筆”信——“誰來拯救我的父母”。那是把心揉碎了吐出的文字:“世上不幸的人不止我一個,我想通了生死,所以我不遺憾。只是感恩於父母,心裡反覆想,沒有了我,他們該怎麼繼續活下去。”許多讀到信的人落淚了,數百人在網上跟帖留言。其中一位網友這樣寫道:“不能不為之動容,不能不為之流淚。同齡的孩子們,想一想自己吧,想想父母的含辛茹苦,不要再讓他們擔心,不要再讓他們傷心!”

  請你也寫一段話跟帖:

  6.2006年5月長沙市舉辦了首屆鄰里節,請你也參加這次活動。***6分***

  ***1***左圖是此次鄰里節會徽徵集活動中的優秀作品,請你仔細觀察,對它的創意進行簡要說明。

  2006長沙鄰里節。

  ***2***如果社群或村委會請你談談對鄰里節的看法並提出活動建議,你打算如何說?

  7.請你從《水滸傳》《西遊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魯濱遜漂流記》這四部名著中推薦一個讓自己感動的人物,完成以下表格。***3分***

  8.填空***任選四個小題填寫,多寫的不另給分******8分,每小題2分***

  ***1*** ,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 》一詩中,體現李白積極進取精神的詩句是: ,直掛雲帆濟滄海。

  ***3***《論語》中闡述學與思辯證關係的句子是: , 。

  ***4***“烽火連三月, ”這句詩出白於“詩聖” 的《春望》。

  ***5***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用“捨生取義”來表達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過零丁洋》一詩中的“ , ”也表現了這種追求。

  二、閱讀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題***共42分***

  ***一***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9.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B.可愛者甚蕃***多***

  C.陶後鮮有聞***少*** D.宜乎眾矣***適宜***

  1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1.簡要回答問題。

  ***1*** 甲文中統領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語句是

  ***2***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這樣寫的作用是

  12.甲文先說“斯是陋室”,結尾又說“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請簡要分析。***3分***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甲文表現作者安貧樂道的情趣,乙文表現作者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

  B.甲乙兩文都是託物言志的名篇,文字優美,意味深遠。

  C.“銘”和“說”都是古代文體,“銘”側重於議論,“說”側重於敘事。

  D.甲文句式整齊,對仗工整;乙文語言精練,駢散相間。

  ***二*** 三峽猿啼之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這首情景交融、有聲有色的絕句,表達了詩人輕鬆愉快的心情,也反映出輕舟飛駛的狀態。

  為什麼“兩岸猿聲啼不住”呢?前幾年,英國科學家波爾·傑丁揭開了猿啼的祕密。他發現,猿啼與它們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有關。成熟的雄猿為了求偶就要不停地發出求偶的啼鳴,直到鄰近雌猿聞聲進入它的地盤與其結成夫妻,建立家庭為止。這個家庭還有個規矩:未成熟的小雄猿在家中不許單獨啼鳴,以免招來異性;當然,“父母’’不在家時,小雄猿也會偷偷地叫土幾聲。建立家庭後的母猿仍會不斷地啼鳴.一是為了保衛家庭的地盤和維護一夫一妻制而不許別人侵犯,二是為了呼喚離家子猿。

  說到三峽猿啼,到底是不是“兩岸”啼?有人認為猿並非是兩岸啼。清代學者樑章鉅在《浪跡叢談》中寫道:三峽的確多啼猿,但它們都生於南岸,而鮮見於北岸。史書中還曾記載,有人從南岸捉了猿放到北岸,猿非但不啼,還千方百計地逃回南岸去。由此認為,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應改為“南岸猿聲啼不住”。為何猿聲只在南岸啼呢?有人認為,三峽“岸似雙屏合,天如匹練開”.北岸巫山山脈是南北走向,正迎著北方寒風,山高林深,氣溫偏低,不宜猿的生長.所以,猿要逃回到南岸去。

  “三峽猿啼”的根本問題,即“發出了啼聲的是猿還是猴”。長期以來,學者們認為三峽上發出啼聲的不是猿。事實究競如何呢?1987年.中科院的一個考察組在峽西南發現了一件長臂猿左側下頜骨化石;與該化石 起出土的還有魚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的亞化石,這些動物骨骼的有機物質含量很高,與尚未石化的長臂猿下頜骨一致。由此證明,那一歷史時期的三峽確實有過長臂猿活動,李白並沒有錯將猴叫作猿啼。 ***作者江水流 有改動***

  14.本文依次解說了有關“三峽猿啼”的三個問題: ; ; 。***3分***

  15.下列對“猿聲啼不住”的原因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小雄猿趁父母不在家偷偷啼鳴

  B.雄猿為保衛家庭的地盤

  C.母猿呼喚離家子猿

  D.雄猿求偶

  16.文中引用樑章鉅在《浪跡叢談》中的記載是為了說明

  17.根據酈道元《三峽》中的“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一句,推斷猿

  啼的時間,請按本文“提問題——引資料一一得結論”的順序寫一段話作答。***不

  超過80字******3分***

  ***三***奮鬥,是生活給予的最高報酬

  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在進入英國皇家學院工作時,戴維爵士曾提醒他說,科學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並且報酬微薄。法拉第卻說這2r_作本身就是很高的報酬。因為在艱苦的科學研究工作中,他已經獲得了無窮的樂趣,並且在逐步實現自己的理想,這就是他索取的報酬。

  我們是否能意iy.到,能夠不懈地奮鬥,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最高報酬呢?儘管奮

  鬥有時就意味著艱難和曲折。

  有人或許會產生疑1"-3,勤奮2r_作的目的,不就是要獲得聲望和財富,它本身不就是一種付出嗎,怎麼會等同於索取呢?提出這種疑問的人,他不知道在奮鬥過程中的所獲所得,是金錢無法衡量的。當我們在奮鬥中遇到譏諷嘲笑而不為之所動時,我們獲得的是忍耐和自信;當我們在奮鬥中屢敗屢戰時,我們獲得的是堅定的信念和“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豁然心態;3我們在奮鬥中面臨各種引誘而能視富貴如浮雲時,我們獲得的是一份完善的人格。只有在奮鬥中,我們才能體驗到生命的躁動和靈魂的昇華,才能夠書寫自己輝煌燦爛的人生。

  奮鬥,既是改造主觀世界的活動,也是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法拉第奮鬥的結-果不是把人類從“蒸汽時代”推進到“龜氣時代”,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嗎?奮鬥,能夠使我們獲得造福人類的機會,這難道不是最大的報酬嗎?當老師看到學生們茁壯成長,當戰士們看到人們安居樂業, ,他們能不欣喜於自己不懈的奮鬥嗎? 造福人民,造福社會,是我們最高的理想。只有動機不純,才會把奮鬥看成是苦不堪言的事。在高尚的人看來,奮鬥是生命的要素,是實現理想的必經階段。

  “生命不息,奮鬥不已”,這不僅僅是一句豪言壯語,它還告訴我們奮鬥非一朝一夕之事。應該持之以恆,應該切切實實地從小事做起。我們要記住古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教誨,踏踏實實地工作,在備鬥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畏懼艱苦,碌碌無為是罪過。不懈奮鬥.才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最高報酬。

  ***作者龐文娟 有改動***

  18.本義的中心論點是:

  19.仿照前面的語句,槓空F{處新增一句話,與前面一起構成排比形式。

  當老師看到學生們茁壯成長,當戰士們看到人們安居樂業, ,他們能不欣喜於自己不懈的奮鬥嗎?

  20.對文章3,4自然段分析最準確、最全面的一項是 *** ***

  A.第3段論述奮鬥使人獲得忍耐和自信,第4段論述動機不純使人苦不堪言。

  B.第3段從工作目的的角度淪述,第4段從實現理想的角度論述。

  C.第3段從獲得信念的角度淪述.第4段從造福社會的角度論述。

  D.第3段從改造主觀世界的角度論述.第4段從改造客觀世界的角度論述。

  21.對本義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本文開篇就提出中心淪點,接著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論證,最後發出號召。

  B.本文用反問句式、排比句式層層深入淪證,句式靈活,語言精練,氣勢磅礴。

  C.本文結構嚴謹,思路清晰,論述集中。

  D.本文運用了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方法,論證有力。

  ***四***母親的賀卡

  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

  當年,他剛剛20歲,跑到南方的一座海濱城市做生意,沒想到生意賠了,血本無歸不說,還債臺高築,連回家的路費也沒有了。快到春節了,他想了又想,給母親寫了一封信說,如果他春節不回家,可能就永遠不會回家了,請老人珍重,忘掉他這個不爭氣的兒子。

  他那遠在北方偏僻農村的母親收到他這封沮喪又絕望的信,悲傷得哭了很久。這個世界上,她最牽掛的,就是這唯一的兒子,他是她的魂啊。母親從抽屜裡找到一張已經有些泛黃的賀卡,讓鄰家孩子代筆,在賀卡上寫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媽也不想再活了。

  母親拄著柺杖趕到幾十裡外的鎮上,把那張賀卡丟進了郵筒。那天的雪真大啊!一路上,母親摔倒了好幾次,紛紛揚揚的大雪,幾乎把母親裹成一個笨笨的雪人了。

  天快黑的時候,小郵電所的一個女營業員首先看到了那張沒貼郵票的賀卡,她將已舉到廢紙簍旁的手縮了回來,對老所長說:“您看,這張沒貼郵票的賀卡。”頭髮花白的老所長眯著眼睛仔細看了看那張泛黃的賀卡,一雙本來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說:“這張賀卡就是沒貼郵票,我們也要馬上把它投出去!”

  第二天早上4點多,老所長騎上車趔趔趄趄地冒著紛紛揚揚的大雪上路了。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皚皚,路上積雪很厚,這樣的行程太危險。但老所長看著那張沒貼郵票的賀卡,就彷彿看見了兩條站在懸崖邊上的生命!絕望的孩子,還有抱著僅僅一絲希望的老母親……老所長的眼眶溼了,他顧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隱隱作痛的老寒腿,把那張沒貼郵票的賀卡緊緊地掖在貼胸的口袋裡。

  天黑的時候,老所長終於趕到了縣城。分發室的人很驚訝,說:“這麼大的雪你還跑來幹什麼,不想要你那半拉子老命了?”老所長笑笑,顧不上喝一口熱茶暖暖身子,就從貼胸的口袋裡掏出那張賀卡說:“這賀卡忘貼郵票了,但它拴著兩條人命呢!”分發室的人一一接過那張還有老所長體溫的賀卡傳遞著看了說:“寄,馬上就寄,這張賀卡一點都不能耽誤!”他們“啪”地在卡上砸上了鮮紅的郵戳,想想,又在那張賀卡的空白邊緣上鄭重地寫下了一行黑體小字兒:這是一張很重要的賀卡,望能迅速投遞!落款是:禮城縣郵局全體同仁。

  夜裡10點多,郵車破例搖搖晃晃地冒著鵝毛大雪上路了。

  次日8點,那張貿卡被準時送到了遠去的火車上,開始了它新一程傳遞……

  4天之後的深夜,蝸居旅店的他收到母親這張沒貼郵票的賀卡。他看著賀卡上母親的留言和邊緣空白處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地一聲哭了。其他旅客紛紛披衣圍了過來。大家默默地傳遞著看了那張泛黃的、沒有貼郵票的賀卡,默默地掏出錢放到他的面前說:“回家去吧!你媽在家等著你呢!”那一堆錢有10塊的,有5塊的,有1塊的,還有角票和許多硬幣,他知道,住到這地方的人都是些經濟不太寬裕的人。

  懷揣著那張賀卡,他終於踏上了北.歸的列車。如今,年過40的他,已是北方一個大公司的總經理了,他和善,樂於助人。他的辦公桌上,總放著那張泛黃的用玻璃鑲嵌起來的賀卡,沒事的時候,他常常默默凝視著那張母親的賀卡,那張沒有郵票的賀卡,他的眼裡常常會湧滿淚水。為母親,更為那些直到現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們,也許,是為了生命之間那些閃爍著愛的光芒的心靈吧! ***作者李雪峰 有改動***

  22.本文依次寫 寫賀卡 等情節。

  23.揣摩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含義,說說表現了人物怎樣的心理狀態。***4分***

  ***1***一雙本來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

  ***2***他的眼裡常常會湧滿淚水。

  24.文中多次出現對雪的描寫,其作用是

  25.為什麼一張沒有貼郵票的賀卡卻按時送到了“他”的手中?***3分***

  26.對文章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本文以母親的賀卡為線索,按時間順序,敘述了傳遞一張沒貼郵票的賀卡的故事。

  B.本文既刻畫r老所長這一個體形象,又描寫了縣郵局]一作人員和其他旅客等群體形象。

  C.在敘述故事表現人物時,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語言樸實而令人感動。

  D.本文著重表現了母親的諄諄教誨對兒子一生的深遠影響。

  三、作文***50分***

  27.下面兩個作文題,請任選一題寫作

  作文***一***題目:放心吧,有我們在

  作文***二*** 閱讀《母親的賀卡》,會引發你怎樣的聯想呢?請結合你的所見所聞,以“愛的傳遞”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卷面整潔,字跡清楚。

  答案:

  1.烘 敞 撼 祥

  2.D[解析]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3.D[解析]①生死攸關:指關係到人的生存或死亡。 形容事關重大。④置之度外,指毫不放在心上。

  4.B[解析]A項缺主語;C項主謂搭配不當;句式雜糅,要刪去“使人”;D項兩面對一面。

  5.示例:珍惜我們的生命,珍愛我們的父母,善待我們身邊每一個愛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讓人間多一點溫情。

  6.***1***兩張笑臉緊貼在一起,體現鄰里之間親密無間、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兩根飄帶營造了鄰里節的喜慶氣氛;下方文字表明首屆鄰里節的時間和名稱。***意思相近即可***

  ***2***看法:可以從必要性和作用等方面談。

  示例:a.城市社群存在“鄰里不相識,彼此不往來”的現象,舉辦鄰里節很有必要。b.農村居民居住比較分散,外出務工的多,鄰里往來明顯減少,由於溝通少,矛盾相應增多,舉辦鄰里節很有必要。c.鄰里節有利於促進鄰里和睦、交流、溝通,可以化解矛盾,避免糾紛。***意思相近即可*** 活動建議:a.可以開展“才藝盡情秀”等社群文體表演活動。b.可以開展“愛心列車”等慰問獨居老人和貧困家庭的活動。***意思相近即可***

  7.示例:孫悟空一一三打白骨精——勇敢、正直、忠心、 執著 魯濱孫——荒島餘生——勇氣、智慧、毅力、忍耐

  8.***1***海記憶體知己 天涯若比鄰

  ***2***《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

  ***3***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4***家書抵萬金杜甫

  ***5***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任選四題填寫。多寫的不另給分。共8分,每小題2分,每空1分,錯l字該空不給分。***

  9.D[解析]宜:應當。

  10.沒有嘈雜的音樂來擾亂我的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來使我的身體勞累。

  1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襯托蓮之高沽。***如果答“對比”或“襯托”也給分***

  12.不矛盾,因為居室環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13.C[解析]‘‘說”側重於議論。

  14.為什麼兩岸猿聲啼不住——到底是不是“兩岸”啼——發出了猿聲的是猿還是猴 15.B[解析]應該是母猿保衛家庭的地盤。

  16.說明猿只在南岸啼***或猿並非是兩岸啼***

  17.示例:猿一般在什麼時候啼呢?據《水經注》記載:“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由此可以推斷,猿一般在天氣放晴或下霜的早晨啼鳴。

  18.奮鬥,是生活給予的最高報酬

  19.當醫生看見病人重現笑容 當科學家們看到“神六”升空 ***符合要求即可***

  20.D 21.A 22.送賀卡——收賀卡

  23.***1***表現了老所長沉重、緊張的心理狀態,因為人命關天。

  ***2***表現“他”複雜的心理狀態,“為母親,更為那些直到現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們,為生命之間那些閃爍著愛的光芒的心靈”所感動。或對母親和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的感激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24.烘托人物、渲染氣氛、突出送賀卡的艱難。

  25.母親在賀卡上的留言,讓老所長等人感到賀卡的分量;又有很多素不相識的人的幫助和關愛:老所長冒雪送信到縣郵局,郵車破例上路,賀卡被準時送上火車……

  26.D 27.略

  文言文譯文

  【甲】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關好的德行。苔蘚給階前鋪上綠毯,芳草把簾內映得碧青。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的沒有淺薄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孔子說:***雖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裡面***有什麼簡陋的呢?

  【乙】水中、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從唐代以來,世上的人們都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成長出來,卻不受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並不顯得妖豔。蓮花的葉柄中間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傳播得越遠就越顯得幽香;筆直地挺立在那裡,只可以在遠處看,而不可以在近處玩弄。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人;蓮花,是花中君子。啊!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後就很少有聽聞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當然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