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人士經驗分享

  對於創業來說,新的路可能在別人不敢走的地方,也可能在別人不願走的地方,看看那些創業人士的經驗,學習他們,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侯姝媛:90後女研究生建自行車驛站,一年騎出百萬元

  一位長相清秀,看起來嬌嬌弱弱的90後女孩兒,卻迷上了對體力要求較高的戶外騎行,並在海南將這一愛好變成了事業。重慶工商大學研二女生侯姝媛,憑著一股子闖勁兒,白手起家,成立了“517騎行驛站”。如今,驛站廣獲騎行者好評,年營業額60多萬元。

  愛好變事業,填補市場空白

  春日裡,怒放的三角梅爬滿了門口的鐵柵欄,將眼前這棟藍色外牆的別墅掩映得格外漂亮。掛在柵欄上的一輛自行車和木製招牌,提醒著路人這裡是騎行者之家。

  “現在這麼好看,可當初這裡卻像個‘鬼屋’。”侯姝媛調皮地笑著。她開啟電腦裡的照片,記者看到這裡曾是一棟半拉子別墅,連門窗都沒有,足有一人高的雜草將房子包圍,建築垃圾堆得滿地都是。

  改變,始於一次騎行。

  近澗涓密石,遠山映疏木。這是90後女孩侯姝媛對海南的第一印象。

  2013年1月,參加完研究生入學考試第二天,侯姝媛決定到海南環島騎行,慶祝考試結束。雖然之前只到蘭州附近騎行過一次,但她還是深信能在海南完成一次騎行。沒想到的是,這一次騎行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讓她由鄂妹子變成了海南媳婦。

  “帥哥,我租輛自行車。”至今她還清楚地記得到海口美祥路一家自行車租賃店租賃自行車的場景,當時的自行車店老闆叫陳啟程,當時大夥都叫他“蟲子”。

  熱情好客的“蟲子”見到侯姝媛,不停地向她推薦騎行線路,並提醒騎行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當了解到她是隻身一人來海南騎行後,決定免費當嚮導,陪她騎行去三亞。

  土生土長的“蟲子”是海南萬寧人,對線路非常熟悉,騎行過程中時刻關心她,和她一起賞美景、嘗美食。

  這次騎行,侯姝媛深深地愛上“蟲子”,兩人由騎友變成了戀人,直到後來成為夫妻。

  “‘蟲子’,不如我們建個驛站吧!”第一次騎行之後,她把開驛站的想法告訴了“蟲子”。原來,在騎行過程中,她發現騎行驛站比較少,加上沒有地方休息,導致在騎行過程中不是很順心。而和她有同感的,還有許多騎友。

  經調查,侯姝媛發現,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約3萬國內自行車愛好者到海南環島騎遊,租車、住宿是必需的環節。如果開一家環島自行車出租和環島青年旅舍於一體的騎行驛站,一定有市場。

  兩人意見統一後,她開始在島上做調查,發現沒有一家把租車和住宿結合起來的驛站。此外,如果在環島遊的線路上開連鎖店,解決遊客異地還車不便的煩惱,一定更有市場競爭力。

  “在哪裡建驛站比較合適呢?”兩人開始在海口地區尋找地方,考察再考察,商量再商量……

  2013年1月,兩人在新埠島租了一棟毛坯別墅改造成驛站。別墅有600平方米,7間房,可以安放40個床位。

  啟動資金不足就刷信用卡來解決。為了節省開支,驛站的設計裝修全靠自己解決,牆自己刷,再請朋友幫忙在牆上繪畫,從租房到裝修一共花了15萬元。

  為了銘記創業歷程,驛站裡每間客房的名字別出心裁:經費不足、資金短缺、預算不夠……

  一個是準備入學的研究生,一個是連年虧損的小老闆,兩個合夥人都一窮二白。“你看我們這些房門上分別掛著‘資金短缺’‘缺口太大’‘預算不足’的牌子來取代房號,紀念開辦驛站時缺錢的窘境。”侯姝媛帶著記者在驛站一邊參觀一邊介紹。為了省錢,陳啟程甚至跑到工地上蹲點半天,仔細觀察電焊工如何作業,然後連續幾晚在網上找相關視訊自學電焊技術,自己硬是把院子上的一個大鐵架焊了起來。

  經過半年的努力,2013年7月,海口517驛站開業。沒鋪瓷磚的水泥地板被擦得鋥亮,色調明快的小裝修讓人覺得溫馨如家,40個床位乾淨整潔,100輛自行車整裝待發。

  夥伴變愛人,共圓青春之夢

  驛站成立一個多月,生意慘淡,前來住宿、租車的旅客寥寥無幾。經過與多位騎友溝通,侯姝媛找到了原因。“遊客來之前大都在網上訂好自行車和住宿,我們幾乎沒做推廣,所以生意不好。”侯姝媛說。於是,她開始嘗試在各大網站論壇特別是騎行論壇上推薦自己的驛站。

  “每天早上6點左右就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網宣傳驛站,與騎友溝通交流,留下驛站的地址和自己的手機號碼。”回想起當初那段當“營銷員”的日子,侯姝媛依然覺得幹勁十足。

  經過多次推介之後,生意開始有了起色,陸續有騎友過來租車住宿。“硬體不足,服務來補。”侯姝媛說,熱情周到的服務是驛站一大特色。因為兩人都愛好騎行,熟知海南情況,能給每一位騎友提供詳盡的騎行攻略。驛站的名字很快在騎友中傳開,甚至韓國、哥倫比亞的友人都慕名而來。現在,驛站的牆壁上滿是可愛的塗鴉和旅客留言,由於來的客人太多,連天花板都被寫得密密麻麻。

  在驛站的創辦過程中,侯姝媛發現身邊這個木訥的“理工男”動手能力強、人品好。而陳啟程覺得身邊這個“女漢子”有主意,能吃苦。共同的愛好,共同的事業,讓侯姝媛和陳啟程由夥伴變成了戀人,進而變成了夫妻。

  夢想——

  將驛站開遍全省

  “老闆,幫忙看看我的車是否有問題了。”3月28日,在517驛站,一名騎友剛從三亞騎行過來,面對騎友遇到的問題,“蟲子”總是熱情地服務。

  “這家店的老闆人不錯。”來自河北的騎友陳先生說,去年,有一次他騎車從三亞回到海口,自行車有點問題,“蟲子”一直從晚上10點忙到凌晨3點多,幫他修好了自行車。

  “有家的感覺”“大學最後一次騎行”“說走就走的旅行”“告別霧霾,來海南騎行”……在驛站裡,處處有騎友的留言,如今驛站已成為騎友的樂園。

  建立驛站2年來,驛站的知名度不斷提升。2013年6月至今,已經有文昌、博鰲、興隆3家旅店老闆主動找上門來,成為517騎行驛站加盟店。

  “租車和住宿是環島遊客普遍關心的問題,517騎行驛站把租車與住宿一起解決,在我們當地還是首創,另外異地還車也是區別其他驛站的一大亮點。”517騎行驛站博鰲加盟店負責人劉得得說,加盟後自己驛站入住率直線上升。

  看到市場前景後,2014年4月,侯姝媛和蟲子又投資近30萬元,在三亞開了一家直營店,並帶動了7人就業。

  “去年我們有近100萬元收入,純收入50多萬元,現在驛站已經佈設環島騎行線路的東線,預計5年後我們還會在環島騎行的中線和西線開5至10家驛站,到時候騎友就會享受到我們一站式服務。”侯姝媛說。

  現在“海口517騎行驛站”有500輛自行車,兩人在三亞還開了一家直營店,在文昌、博鰲等地有3家加盟店。說到新年打算,侯姝媛表示下一步將在環島騎行的中線和西線開5至10家驛站,到時候騎友就能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務,同時在跟旅行社洽談合作,擬推出騎行旅遊專線等。

  如今,學校已開學,侯姝媛除了要經營好驛站,還要加強學習,她覺得在創業的同時不能將學業拉下。

  如今,在重慶工商大學,她經常騎著山地車快速穿過校園……

  侯姝媛深信,“我要騎”一定能借助國際旅遊島建設步伐,生意將會越來越好。

  二:

  許家輝:“肆憶拍”記錄一代人的青春光影

  十八歲的時候,他讀高中,因為堅持,他從班級最後一名華麗逆襲到班級前三。

  二十歲的時候,他讀大學,因為夢想,他從寢室小賣部起家,把零食業覆蓋了附近的幾棟宿舍樓。

  二十四歲的時候,他剛畢業,因為熱愛,他從拍攝做起,旗下的“肆憶拍”記錄了一代人的青春光影。

  他就是許家輝,鄭州肆憶拍攝影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

  2014年年初,這家致力於服務大學生,記錄大學四年青春成長足跡的影像公司正式成立。短短的兩年時間,他們由最初的影像逐步擴充套件為影像、服裝、舞美三大類,各方面逐步走向流程化、正規化、制度化。他們是你的青春日記本,用影像記錄你的精彩年華。他們是你的私人定製潮流導師,打造美麗動人的你。如今,青春依舊,他們仍在前行!

  讓行動聽從內心的聲音

  當記者在肆憶拍工作室見到許家輝時,他身著正裝,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走進他的辦公室,我們發現這裡雖小但卻十分整潔,牆上懸掛著“天道酬勤”的書法裝幀,四周佈滿了精美的紀念冊,細緻、專業,正如許家輝本人在創業道路上的姿態。這一切似乎都在默默地告訴我們,他的創業成功是有原因的。“我們這個七人團隊,其實在最初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會攝影,也沒有一個人會PS,而且他能看到大學生帶來的廣闊市場,最終他放棄高薪就職的機會,毅然決然地選擇走上創業的道路。他當時只有一個信念:“我還年輕,即使失敗了,以後還有工作的機會,但創業的機會並非一直都有,有可能就只有這一次,只要有51%的把握我就會去做。”

  本著這樣的信念,從最初簡單的拍攝寫真業務,到後來一整套完善的攝影服務,再到如今涵蓋班級文化、畢業紀念、文化潮品、晚會承接等專案,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語,正是許家輝創業精神最為真實的寫照。當初創業之前,他的團隊,七個人中沒有一個人會攝影,沒有一個人精通PS。購買裝置,租賃房屋的資金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而父親的三個問題“你見過單反嗎?你會拍照嗎?你會後期的PS嗎?”道出了父親對他創業的質疑。

  但即使夢想與現實之間隔著一座又一座大山,他也要一路披荊斬棘,不斷前進,跨過山和海,去追逐夢想。

  “我大學四年嘗試過很多事情。我發過傳單,做過寒假工,做過銷售,甚至還在醫院做過醫生助理,但無論是哪一種行業,都教會了我很多東西。”許家輝坦言道。他喜歡嘗試,不喜歡拘泥或固步自封,每一次嘗試都讓他深思而獲益匪淺。發過傳單之後,他懂得了傳單人的感受,所以不會再拒接別人遞過來的傳單。做過寒假工後,他懂得了知識的寶貴,所以讀書更加用功。而當醫生助理那段歲月,更是讓他認識到了生命的可貴,所以至今他不吸菸不飲酒。青春要敢於嘗試,靜止的生活是沒有活力的,他向學弟學妹們建議不要讓寢室埋葬了你的青春,主動走出來,才能走向遠方。

  在經營上他致力於“打造大學生攝影傳媒第一品牌”,堅持以質量、實惠、時尚、省時、省力為經營理念,採用“先讓顧客免費體驗,用質量贏取信任”的營銷方式,真誠地為每一位客戶服務。他堅定地說:“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我們能拿什麼來換取別人的信任呢?只有真誠、優質這些東西,才能作為我們不斷前進的保障。”這一切真實地映射出許家輝的創業姿態。

  的確,肆憶拍中的“肆”代表著大學四年的時光,“憶”代表著對這些日子的追憶與懷念,而合起來,正是他們的工作方式——用影象記錄美好瞬間,用影象打造每個人的專屬青春紀念冊。他們秉持“拍寫真是一種態度”的工作理念,用心地在為每一個故事每一段青春賦予靈性,他們在“發現美”與“記錄美”上特立獨行。

  創新追夢路

  目前,肆憶拍實行全覆蓋式代理模式,擁有清晰的業務劃分、明確的工作流程、專業的人員分工、制度化的管理機制。以“最低的價格,最好的服務”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對於未來的發展,肆憶拍正將營銷物件逐步擴大,不僅僅停留在財大,更要向外發展,以華水為基點,外聯部為缺口,向外輻射,覆蓋北大學城。但這絕不僅僅是最終目標,不久之後,許家輝和他的肆憶拍團隊將計劃實行一個終身跟蹤拍攝的專案。

  2015年,許家輝在投資建廠之前到安徽最大的畢業冊製作產地與義烏小商品城進行學習。除此之外,航拍與電子相簿等新技術的運用也是他們今年的維持舉措。經過兩年的成長,肆憶拍在畢業季時已經能夠提供一整套人性化高質量的服務。此外,他們在線上利用移動個人終端平臺在微信公眾號上為顧客提供一個作品展示的平臺,畢業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檢視肆憶拍以往的作品並對攝影師進行預約。許家輝坦言:“我們始終將畢業照當做一種一輩子只有一次的神聖儀式,所以我們對每一次的業務都十分投入、熱情。力求用最精準、最人性化的服務對待顧客。”所有的努力付出最終都會獲得最好的回報。2015年畢業季時肆憶拍一共服務了286個班級,位於鄭州市同行業第一。許家輝對肆憶拍的未來亦是信心滿滿,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肆憶拍能最終佔領鄭州市場,甚至逐步向外發展。

  目前,肆憶拍攝影公司發展態勢良好,一如既往地朝著他們的目標——大學生攝影第一品牌不斷努力著,他們用大學生特有的真誠與堅持一步步前進。下一步他們打算為顧客開展量身定做流年相簿業務,記錄一個人二十歲、三十歲、甚至六十歲的模樣。

  歲月長,衣衫薄,我們的故事與時光一直很美好。那肆意年華、別樣青春,讓我們共同祝福許家輝和他的肆憶拍,留住更多生命中的美好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