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硬筆書法作品

  近些年來,硬筆書法由於輕便,快捷,書寫工具容易攜帶,而深受中小學生們的喜愛。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初中生們的硬筆書法作品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書法的內涵與門道

  書法是什麼?可能有的人會簡單認為就是寫字,有的人可能會定義為寫毛筆字。其實,書法之所以是國粹,就它本身具有很深內涵,需要我們從更高層面、更寬範圍和更多角度去品味和理解。如果給書法下個定義,不妨這樣說:書法,是人們在對中國文學、文字、歷史和詞賦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運用特定的工具***包括筆墨紙硯***通過不同形式表達的文字書寫藝術,它不僅體現了作者對書寫內容的深刻理解,也體現了作者較深的藝術造詣和審美取向。

  東晉王羲之在1600年前書寫的《蘭亭集序》,區區324個字,尚有四處勾抹塗改之處,但卻被世人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從唐人馮承素摹本《蘭亭集序》中,尋找出答案。據說馮承素所臨《蘭亭集序》是諸多著名書法大家中最為接近王羲之原作的,因此被後人視為可以假亂真的“神品”。鋪開這幅摹本,我們會受到強烈的視覺衝擊和藝術感染:字的大小無律,運筆的收放自如,首尾的前後呼應,真楷和行書的巧妙融合,應該說是字字珠璣,美不勝收。稍微有點兒書法基礎和審美觀點的人,看了《蘭亭集序》都不會無動於衷。這就說明,《蘭亭集序》的藝術魅力,絕不是源於王羲之的德高望重和地位顯赫,也不是因為投入了多麼多的精力和努力,而是靠它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征服了後人。這裡,沒有恭維,也沒有從眾。書法是很講究的。

  首先,它講究個章法。一幅作品,不管是詩歌詞賦,還是絕句美文,都是由文字構成的。而文字如何擺放,如何體現呼應和高潮,如何產生良好的藝術視覺,需要作者具有深厚的知識儲備和藝術造詣。有的人在紙面上只寫一個字或兩個字,這是無法體現出作品章法的。而不論採用什麼字型,不論採用什麼樣的表現形式,都應該強調和體現出章法。行草有章法,真楷也應該有章法;條幅有章法,長卷同樣少不了章法。

  書法,還講究個筆法。一幅作品,內容不同,表達的思想內涵和感情型別也不同,這就需要作者採用不同原料製成的毛筆***羊毫、狼毫、紫毫、兼毫***自如地書寫,較好地體現創作初衷。運用不同的毛筆,如何處理筆鋒的收、放、藏,如何處理字的不同筆畫所需要的運筆姿勢和提壓力度,是筆法運用中首先要考慮和落實的關鍵。

  書法,還講究個墨法。墨法是一般人通常忽視的,而墨法本身又具有特定不可替代的渲染功能,不同的墨法表現出來的書法藝術視覺是截然不同的。與繪畫不同,書法只能是靠墨的運用來體現層次和高潮,我們只能在黑白之間創造出更多過渡色,或表現得變化突兀,或表現得漸變自然,讓別人能夠從你的書法作品中,看到水墨畫的效果。當然,並不是所有書法作品都需要水墨效果,真楷為主的長卷、大小篆書書寫的作品,就應該莊重自然,這時的水墨比例應該以拉筆自然為標準,而有些內容較為閒散,藝術內涵較深的素材,不妨運用一下水墨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