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飼餵養的科學方法

  肉雞在餵養的時候也是要講究一般的方法技術的,科學地進行餵養,具體都有哪些方法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科學進行肉雞飼餵養

  在吃的問題上,我們往往出現錯誤,這種錯誤是因為我們不重視,而在肉雞養殖成本中,吃的成本是最大的成本,因此,我們必須科學進行飼餵,否則就會影響了肉雞生長髮育,造成了飼料浪費,降低了飼養效果。

  吃的時間 肉雞養殖一般是自由採食,在時間方面要注意的是肉雞第一次吃食的時間。第一次吃食的時間可以依據兩個事情來確定,第一個是在飲水後2~3個小時。或者雞雛出殼後24小時。吃食過早過晚都不好,開食過早,影響雛雞體內卵黃的吸收利用,引起消化不良;雛雞體內的卵黃消耗過度,體質虛弱,同樣影響雛雞的生長髮育和成活率。

  吃的次數 前面說過,一般是自由採食,這裡的吃的次數,主要是指飼養人員新增飼料的次數。雛雞消化道發育不健全,沒有牙齒,嗉囊較小,消化酶分泌能力不完善,消化能力較差,所以開始階段應少喂勤添,隨日齡增加,飼餵次數逐漸減少。一般來說,1日齡~3日齡,每2小時給料一次,夜間停4~5小時給料1次;3日齡後逐漸減少給料次數,每晝夜6次~8次;後期4次~6次。

  吃的位置 育雛前期,一般飼料是撒在墊料上,吃的位置沒有太多的講究。7天后,每隻雞至少應有5釐米寬的採食位置,隨日齡增加,採食位置應逐漸加大。在使用料桶後,還要隨著肉雞日齡的增加,應定期調整食槽的高度。食槽的上緣應與雞背平齊或高出2釐米。雞沒有牙齒、軟顎,在啄料和飲水時,須仰頭進入,料槽設定妥當,可減少飼料由嘴中溢位,減少飼料浪費。

  吃的質量 供應易消化、營養全面的全價配合飼料。肉雞的飼養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飼料,這個可以直接從飼料廠家購買,只要告訴他們你的肉雞日齡就可以了。在保障肉雞飼料的質量時,如果有條件,可在飼料中定期新增益生素,提高飼料利用率5%~8%;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防止一些疾病的發生;降低糞便中非蛋白氮的比例,減少氨氣的產生,有利於改善雞舍環境,減少呼吸道疾病和腹水症的發生。

  另外,在飼養過程中,由於不同階段所需的營養不同,更換飼料是不可避免的。換料產生的應激是一種無言的痛,換料不當,可能引起雞隻消化機能紊亂,造成消化不良、拉稀等,影響肉雞的生長和飼料利用。因此換料時,一般要經過5天~7天的過渡,具體做法如下:前一飼料***正使用的飼料***的2/3+後一飼料***待更換的飼料***的1/3,用2天;前一飼料的1/2+後一飼料的1/2,用2天;前一飼料的1/3+後一飼料的2/3,用2天,然後全部換成後一飼料。

  提高雞肉品質幾種物質

  調味劑 調味的物質有丁香、生薑、甜辣椒等,我們既可以使用果實,也可以飼餵這些植物的莖葉,有的可以鮮喂,有的需要加工成草粉。使用調味劑不僅能刺激雞的食慾,還能改善雞肉品質,使雞肉味道更好。當然大家也可以按照以下的配方進行配製:大蔥10克、大蒜10克、乾酵母7克、姜粉3克、五香粉3克、辣椒粉5克。在整個育肥期間使用,新增比例為0.2%-0.5%,一般早晚各喂1次即可。

  大蒜 通常在肉雞飼料中新增大蒜粉,新增量為日糧的0.2%,可消除其肉中帶有的魚腥味,使雞肉變得更香郁。

  生薑及其莖葉 萊蕪盛產生薑,姜上市後,大量的莖葉造成浪費,因此有人開始研究姜的莖葉,後來發現製成乾粉是很好的飼料,提高抗病力和肉質都有作用。有條件的地區或者飼養場可以考慮。

  小生物 這裡的小生物指的是昆蟲、蚯蚓之類的。大家都知道農家雞長時間啄食昆蟲,生長快,肉質好,同理,肉雞上飼餵這些也可以。有條件的可以飼餵活體,沒有條件的可以購買昆蟲粉、昆蟲飼料來飼養。黃粉蟲及其蟲糞、土元及其蛻皮、蚯蚓都是比較常飼餵的物質。

  另外,大家經常飼餵胡蘿蔔、菜葉、草粉等也有利於提高雞肉品質。

  如何正確在肉雞飼料中新增油脂

  從使用功能上說,油脂是能量飼料。油脂的代謝能值高,是肉雞日糧中不可缺少的原料。但在生產實踐中,使用油脂總會在不科學的地方,比如說混合不均勻,新增比例不當,油脂存放時間長等,在此,談一談如何使用油脂的問題。

  首先,油脂的選擇。在選擇油脂時,先要了解油脂的種類。油脂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豬油牛羊油魚油等屬於動物油,其代謝能在33.5兆焦/千克以上,植物油,如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其代謝能在29.3兆焦/千克左右。北方常使用的油脂有豆油,南方地區一般是菜籽油或棉籽油。動物油脂一般使用的是豬油。選擇時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議使用植物油脂比較好。

  其次,新增量。一般情況下,在肉雞育肥期間才使用油脂,當然也有人建議在飼養前期也可以少量新增,是否新增,新增多少要根據油脂提供的能量和生產需要來確定。有人推薦肉雞日糧中油脂的最佳用量前期為0.5%,中後期逐漸加5%-6%,使日糧中代謝能達到13.4-14.2兆焦/千克,能保持肉雞較快的生長速率和最佳的經濟效益。

  第三,油脂的混合。油脂黏性大,溫度低時容易凝固,因此在採用人工新增時,要先做到加熱溶化油脂,逐步用粉料擴大稀釋,攪拌均勻,最後與剩餘日糧混均。有條件的飼養場可以用噴霧器把油脂均勻噴灑在顆粒飼料表面,不僅可以均勻配伍,而且可以提高肉雞適口性。

  最後,注意事項。在肉雞飼料中新增脂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新增油脂以後,提高了日糧能量水平,飼料中其他營養成分也要做相應的調整,特別是要保持飼料蛋白能量比不變。二是油脂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貯存時間過長或在高溫條件下存放易氧化酸敗,因此,存放時間越短越好。三是儘量使用植物油脂,如果使用動物油脂,不能飼餵禽類油脂。肉雞不能飼餵禽類油脂,以防感染各類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