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血暈吃什麼調理

  產後血暈,中醫病名。是指產婦分娩後突然頭昏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滿悶,噁心嘔吐,痰湧氣急,心煩不安,甚則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稱為“產後血暈”。產後血暈是產後常見的疾病之一,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熟地龍骨煲冬瓜湯

  材料:熟地黃50克,龍骨300克,冬瓜100克,姜10克,鹽3克,雞精1克,胡椒粉2克。

  做法:1、將所有材料洗淨,龍骨斬件,冬瓜切片。

  2、燒油鍋,炒香薑片、蔥段,放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放入龍骨焯燙,濾除血水。

  3、砂鍋上火,放入龍骨、薑片、熟地黃、冬瓜,文火燉約40分鐘,調味即可。

  藥膳功效:熟地黃甘溫質潤,具有補陰益精的功效,為養血補虛之要藥,搭配龍骨食用,可補腎養血,對腎虛、血虛引起的胎動不安均有療效。

  紅棗枸杞雞湯

  材料:枸杞子30克,黨蔘3根,雞肉300克,紅棗、生薑、蔥、香油、鹽、生抽、胡椒粉、料酒、雞精各適量。

  做法:1、將雞洗淨後剁成塊,紅棗、枸杞子、黨蔘洗淨,薑切片、蔥切段備用。

  2、將剁好的雞塊及所有材料入鍋燉煮,加入鹽、生抽、胡椒粉、料酒煮約10分鐘,轉文火燉稍許,撒上調料,淋上香油即可。

  藥膳功效:紅棗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枸杞子可滋補肝腎,雞肉可強身健體、補虛,三者合用,適宜產後血虛氣脫型血暈症患者食用。

  靈芝核桃枸杞湯

  材料:靈芝30克,核桃仁50克,大棗2顆,冰糖2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1、靈芝切小塊,核桃仁用水泡發,撕去外皮,枸杞子泡發。

  2、煲中放水,下入靈芝、核桃、枸杞子、大棗,蓋上蓋,煲40分鐘。

  3、將火調小,下入冰糖調味,待冰糖溶化,即可食用。

  藥膳功效:靈芝可寧心安神、補益五臟,核桃可補血養氣、補腎填精,枸杞子可滋補肝腎,此品尤其適宜產後血暈恢復期患者食用。

  蟲草瘦肉粥

  材料:冬蟲夏草6克,瘦肉50克,白米100克,鹽適量。

  做法:1、將瘦肉用清水洗淨,去掉血水,然後切成小方丁備用,冬蟲夏草用清水洗淨,並用網狀紗布包好。

  2、將大米用清水淘洗乾淨,然後放入裝著冬蟲夏草的紗布包同煮。

  3、煮至七成熟後,再放入切好的瘦肉,煮熟後將藥材包取出即可。

  藥膳功效:冬蟲夏草具有益氣補虛、養心安神、益腎補肺的功效,豬瘦肉益氣養血、增強體質,粳米養胃氣,三者合用,對產後體虛、血虛患者均有療效。

  產後血暈的藥膳調理

  血虛氣脫型藥膳方

  1、黃芪粥

  黃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粳米50克煮粥,熟後加入藥汁和適量紅糖,再稍燉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

  五味子大棗人蔘湯

  五味子50克、大棗10枚、人蔘12克,水煎共煮。取藥汁加紅糖適量,溫服,每日1劑。

  2、蓮子粉粥

  蓮子共研細末,每次取15克,同粳米30克煮粥,熟時調入適量紅糖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

  3、當歸羊肉芪薑湯

  羊肉500克***洗淨後切片***,當歸60克,生薑、黃芪各30克,大棗10枚,加水文火燉湯,吃肉飲湯。

  血瘀型血暈的藥膳方

  4、桃仁粥

  桃仁15克,搗爛後加水浸泡,取汁。粳米50克,煮粥,粥半熟時加入桃仁汁與適量紅糖,燉至粥熟,每日清晨服食。

  5、佛手元胡山楂湯

  佛手、元胡各6克,山楂10克,水煎,取汁飲服,每日1劑。

  6、黑豆紅花湯

  黑豆30克,紅花6克,水煎,取汁衝50克紅糖溫服,每日1次。

  7、艾葉乾薑醋糖飲

 

  艾葉、乾薑各9克,水煎,取汁,加入米醋100毫升,再加適量紅糖,稍煎片刻,溫服,每日1次。

  產後血暈的預防調護

  本病多由產後大出血發展而來,因此防治產後大出血是預防產後血暈的主要措施。

  1. 注意做好孕期保健。對雙胎、多胎、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有可能發生產後出血的孕婦,或有產後出血史、剖宮史者,應嚴格把好產前檢查關,擇期住院待產;對胎盤早剝者,應及早處理,避免發生凝血功能障礙。

  2. 提高助產技術,正確處理分娩三個產程。認真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完整,有無殘留。

  如發現軟產道損傷等體徵,應及時處理。

  3. 注意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情況,同時觀察血壓、脈搏及全身情況。

  4. 一旦發生產後出血量多,須迅速查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時糾正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進行鍼對性治療。

  5. 在產婦分娩過程中,應注意保暖,避免風寒,注意外陰部清潔衛生,避免產婦情緒激動,並應注意產後飲食調攝,清除其他導致產後血暈的因素,確保產婦生命安全。